《哪吒之魔童闹海》真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太耀眼了,短短18天中国电影榜破100亿;
目前中国电影榜第一、饺子导演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自此载入影史册;
如此亮眼的成绩、如此振奋的场景,全年龄段的国人纷纷在看这部电影,
还有很多观众二刷、三刷中;
而且,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哪吒》作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已经进入全球影视票房排行,力压一众大片目前在不断攀升中。
而这部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集合了4000家动画公司心血,利用5年时间精细打磨的作品,诚意满满。导演饺子专注作品、精益求精的做法,也成了大家议论的热点。
01、啃老3年,历经1000个日夜,横扫30多个国际大奖
饺子原名杨宇,是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高材生。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大三那年,开始自学动画。
饺子经常说《哪吒》中殷夫人的原型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是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的小孩。
对于医学院高材生来说,半路转行学动画,很多都要说是“不务正业”,但是饺子的母亲非常支持她。
面对邻居的流言蜚语,周围质疑的目光,饺子将自己关在房间专注创作。1000个日夜里面,饺子每天的生活就是2点一线,靠着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的生活。
啃老这三年,他的母亲给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实实在在的支持,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让他尽量的吃好补充身体。而他也将这份原生家庭的松弛和信任创作进了他的作品。
一台电脑、每天16小时的专注创作,1000多个日夜后,饺子作品《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这部16分钟的动画横扫30多个国际奖项,也让饺子的心血得到了回报。
02、突破魔咒,将动画做出品质
国内的动画一直处于寒冬,经常被人调侃几毛钱特效,而《哪吒》的横空出世,终结了对于国内动画的调侃。
就像申公豹说的:人心中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
而饺子的《哪吒》就突破了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成见。
每一帧的人物毛发都可以拿放大镜看,每一处镜头都藏着伏笔,每一句台词都精雕细琢,每一场画面都美轮美奂。
最初饺子虽然凭借《打,打个大西瓜》获奖无数,但是面临国内动画的寒冬,不得不靠外包项目来维持公司的生存。
这样的坚持终于有了成果,饺子遇到了《哪吒》,《哪吒》也有了腾空而起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后,饺子将全身心的精力放到了哪吒上。
对于细节,他反复考古,力呈最有魅力的角色特点;
对于特效,他精益求精,每一帧的动画都按照最高的要求去做。曾经负责申公豹的动画师因为制作不过关,很受挫,所以离职。结果到了另一家动画公司后,哪吒又找到他新跳槽的公司外包,结果申公豹的特效还是落到了他的手中。一分钟的动画特效,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呈现,成为了哪吒的底色。
饺子始终不放弃对于品质的任何要求,将动画品质提升了无数个维度。
就是因为这样努力,《哪吒》1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突破50亿的票房。而对于《哪吒》2,因为系列电影想超越第一部非常难,可是这部打磨了5年的作品,却让所有全年龄段的观众感受到了满满诚意,目前突破110亿票房,而且还不断在攀升中。
而这部由中国文化输入的作品,已经突破历史开始向全国影史攀登。
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哪吒》给了我们答案。
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一个死抠细节的人,精益求精的人,把品质刻在骨子里的人,很大程度上会让自己的命运风向变的很好;
一个有追求、坚持不懈的人,一定会把控自己的命运;
一个有梦想,肯吃苦、能屈能伸的人,命运很可能不差;
把平时的委屈咽下,用心血凝聚成力量,托举自己,终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