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子孙最低可承袭啥爵位,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什么意思?有何区别

野路说历史 2023-11-17 10:25:27

和硕亲王经过数代以后,其子孙是否会沦为闲散宗室?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如有不对的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 郡王、亲王爵位承袭方式

清代宗室的爵位共有十四个等级,其中包括和硕亲王、世子(亲王的长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的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然而,很多人对清代王爵的印象仅仅局限于"铁帽子王",这种观念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 清朝的爵位承袭存在一段特殊的时间段,并非所有王爵都被降级。而且,“铁帽子贝勒”也是个例。

宗室爵位的承袭方式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乾隆四十三年。在这一年,乾隆皇帝平定了多尔衮的叛乱,恢复了他的睿亲王爵位。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乾隆还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将开国各王的爵位定为世袭罔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铁帽子王"这个称谓流传至今。

乾隆的世袭罔替政策似乎提升了开国诸王的尊贵地位,但实际上却是减少了他们的特殊性。在此之前,开国各王的爵位本就是世袭罔替的。以礼亲王一脉为例,乾隆四十三年之前已经有了七代世袭,每一代都是和硕亲王。因此,这一政策并没有对开国王爵的特殊性产生太大影响。

受损最大的应该是恩封诸王。本来,恩封诸王的爵位也是世袭罔替的。然而,乾隆推出新政策后,除了怡亲王家族之外,其他恩封诸王都被调整为降级承袭。

到了晚清时期,原本的九个铁帽子王增加到了十二个,包括晚清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三家。因此,清朝后期形成了八个功封铁帽子王和四个恩封铁帽子王的格局。

通过对宗室爵位承袭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王爵制度。这个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部分宗室的地位,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开历代王爵的特殊地位。清代王爵制度的细节和变革,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 王公储子爵位承袭

在清代宗室爵位中有两个等级是颇为特殊的,那就是“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严格来说,世子和长子并没有真正的爵位,因为他们并不一定会成为继承人,这其中存在着许多变数。

在皇太极崇德时期,他开始规定宗室爵位,并且由于当时爱新觉罗氏家族人口有限,故对宗室王公爵位的继承规定相对宽松。亲王的嫡子被封为郡王,然后才继承亲王爵位;郡王的嫡子被封为贝勒,贝勒的嫡子被封为贝子,贝子的嫡子被封为镇国公;亲王的庶子被封为辅国公,而郡王以下的宗室则各级递减。

在关外时期,亲王的诸子往往都有很高的爵位,除了继承亲王之嫡子外,其他嫡子也能获得郡王的爵位,最低的也是贝勒。

然而在康熙帝时期,宗室的人口开始急剧增长,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避免重蹈明王朝皇室分封的覆辙,康熙皇帝做了一些改革:除了继承者外,亲王无论庶子还是嫡子,都不再封为八分辅国公;而郡王以下的爵位也进行了降级,并且授予爵位需要通过考试。

然而,亲王和郡王的爵位承袭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规定为世袭罔替。康熙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数量庞大的非爵位继承者,即其他嫡子和庶子,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政治地位。

而郡王以下的贝勒、贝子等则通过降级承袭爵位,但康熙也设定了一个底线,即降至辅国公以后,可以世袭罔替。非爵位继承者的子孙则降至奉恩将军后便可世袭罔替。一般来看,即使是亲王和郡王地位最低的庶子,在经过数代传承后,也不会成为无爵位的闲散宗室。

然而,在乾隆时期,随着宗室人口进一步增加,原先的爵位承袭制度再次被放低了标准。取消了亲王和郡王的世袭罔替资格,规定亲王的爵位最低降至镇国公,郡王的最低降至辅国公,贝勒的最低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的最低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一旦降低到这个最低标准后不再继续降低,可以准许世袭罔替。

对于那些非法定爵位承袭的宗室来说,数代以后便变成了无爵位的闲散宗室。鉴于宗室的高贵血统以及他们是太祖的后裔,乾隆出台一个新方案,赐予闲散宗室四品顶戴的官职,以保证他们的收入来源,避免他们流落街头,损害皇家的体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开国诸王的爵位世袭罔替外,乾隆还考虑到杜度和彰泰这两个开国诸贝勒在大清基业开创过程中有很大的功劳,特别授予他们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们成为了大清少数得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贝勒”。

◑ 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区别

宗室爵位中的八分制度,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和分界线,涉及到个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一般认为,“八分”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可以享受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这八项荣誉。

然而,对于“八分”这一概念,这种认知实则过于肤浅。八分与不入八分是关乎满族统治集团的重要政治遗留,从努尔哈赤去世后,他遗命由“八贝勒共治国政”,这便是八分制度的雏形。

在太宗时期,定宗室爵位为辅国公以上的六种高级爵位者为“入八分”,其他爵位则为“不入八分”。只有入八分者才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而不入八分者则无此特权。同时,八分与八旗制度有着本质的联系,关外时期,八旗攻城略地所得的俘虏、财物,都以八旗平均分配。

入八分的宗室王公,要么是八旗领主,要么是拥有牛录的八旗领主,只有他们有权力分配战利品。入关后,他们的地位被固定下来,成为高级贵族的象征之一。

实际上,八分制度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内部对待遇与分配的规定。因此,到了清朝末年,“宗室之待遇、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

关于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具体论述,只能说自己知其一半,史料中对此的记载并不多。对于对此有更深入了解的读者,恳请不吝赐教。

0 阅读:853
评论列表
  • 2023-11-18 02:48

    你还真是野的可以啊,乾隆四十三年平定多尔衮之乱,这位九千岁这么长寿?康熙就60年了+雍正十多年再加乾隆四十三年,这不得一百二十多岁了。

  • 2023-11-18 09:51

    多尔衮说我又回来了

  • 2023-11-18 03:03

    乾隆平定多尔衮叛乱[笑着哭]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