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事人被收交手机默不作声,这回儿轮到律师被喷辣椒水了

烟语法明 2024-12-26 16:33:26

突发了一起数名律师遭遇被某法院安检法警喷辣椒水的冲突,目前,相关视频及有些律师的声讨文章,正在网上传播。

根据涉事律师视频里的描述,他们不是正在法院“依法公开”审理的某刑事案件的辩护律师,而是前去旁听的。之前也去过几次旁听,今天再去旁听,突然被通知安检升级了,而且是针对律师。不仅不允许携带笔记本电脑,连手机也不准携带。涉事的律师就向执行该规定的安检法警索要相关的法律依据,得到的答复是,“我不管法律怎么规定的,我们的规定就是这样。”,言语之间,就遭遇了被喷辣椒水。

视频里,有出镜律师称,自己是要询问和查看法警的警号,没想到,就被喷了辣椒水。有被喷的律师称,“我当时眼睛就睁不开了,非常非常痛苦,痛苦到绝望那种感觉。现在整个头皮、脖子、手腕,所有裸露在外面的皮肤都非常疼。”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意外,不信看看此前12月5日本号发的《老王说了句大白话,不去关心别人的合法权益,律师的能保多久?》一文(如此具有预见性的文章,只有区区的3000多点击量,可见,大家对于群体性的利益,根本不放在心上),其中就曾经引用过王律师举的事例和担忧:

有律师在朋友圈诉苦,最近到某法院办案,被通知律师的手机也不能带进法院,必须寄存,否则的话,就按不遵守安检规定处理,本人就不准进入法院,管你开庭是“原告按撤诉处理、被告按缺席审理”。

王律师反思到,“他们(法院)不让当事人带手机进,我们(律师)不是当事人,所以我们(律师)不说话。好了,现在他们也不让律师带手机进法庭了,因为是当地律师,所以不敢投诉,怕得罪法院,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外地的律师或因为怕争执导致'按撤诉处理',不敢理论。”“于是,这家法院就此成了规矩:不让当事人带手机进法庭,也不让律师带手机进法庭。你说,这只能怪法院吗?”

当时文章的留言区,还有律师庆幸到,自己怎么没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是不是真的?如今,律师被拒绝带进笔记本电脑、手机的有图有视频的传来,而且律师还因为质疑被喷了辣椒水,还有人怀疑如此现象的真实性吗?按照公开发布的《人民法院庭审规则》,禁止带入法庭的物品清单中,哪有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啊?反而是从规定的,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不得实施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中可见,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是可以带入法庭的。然而,在司法现实中,不少法院已经不顾以上最高法院的公开规定,而是以“内部规定”的名义,禁止当事人及旁听人员携带手机等录音录像设备进入法庭甚至是进入法院,或是规定开庭期间,当事人要上缴手机,不得随身携带。这些限制或剥夺社会民众权利的“内部规定”,不仅没有法律根据,甚至与最高法院的《人民法院庭审规则》相违背,却在现实中畅通无阻、运行多年。那些号称“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者”的律师们,有几个敢指出这些规定是违法的,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甚至是告诉自己的当事人,不准带手机进入法院,开庭时赶紧把手机交上去。在一规定手机不得携带进入法庭(基层法庭)的安检处,烟语君就亲眼看到,有律师优越感十足的挥挥手中的律师证,从专门的律师通道不经安检的进入法庭,而对正在被安检法警通知不得携带手机进入的社会人士,投来不屑一顾的神态。

说实话,烟语君当时就在想,这些律师啊,不要以为你们不受安检优待、可以携带手机的“特殊权利”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人士不准携带手机,而些《律师法》规定的肩负“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律师们视而不见的话,早晚社会人士的待遇,会落到你们头上。

没想到,应验来得这么快!王律师本月提到的事例,本月就发生了律师因自己被“规定”不得携带手机进法院进而被喷辣椒水的“待遇”。这是意外吗?些律师的遭遇值得同情吗?

不信,可以看看发这些律师被喷辣椒水的视频号的历史记录,里边都是自己案件的维权视频,可曾关注过、转发过其他律师维权事件的新闻,更别说社会人士遭遇不准携带手机的遭遇了。

是故,在转发律师被喷辣椒水的视频时,有网友的留言是,“看看他们的号过去发的,都是自己的案子,从来不发别人的案子。自己挨打了就四处求救,别人遇难了就作壁上观,别人的遭遇终于轮到他们了。”不出意外的话,律师被喷辣椒水的遭遇,很快就会跟这个案子的案情联系起来,各种文章满天飞。让人不知道究竟是律师是在不准带手机进法院进行维权,还是借此将社会关注引到这个案件的审理上来?昨天写的《等刑事审判来查明民事诉讼中的虚假情形,谁之过?》一文,可能是跳跃性太大了,也可能写作水平不足,又引来了不少网友在留言区的质疑。文章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不管是律师也好,法官也好,自己不注意维护和提升法治生态,而只求自己能暂时收益就好,例如,法官能快速结案就行,律师能不择手段的打赢官司就行,自己所不屑一顾的“潜规则”,飞快的就会反噬到所在的职业群体,甚至是自身。这样的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可真落实到具体现实中,能以身作则、抵御住暂时利益诱惑的却少之又少。就如同律师对法院“内部规定”不准当事人乃至社会人士携带手机进入一样,如此蔚然成风的话,真到了轮到自己身上就会发现,已经改不了什么局面了,反而是肯帮助自己的,越来越少。这怪谁呢?

0 阅读:5
烟语法明

烟语法明

法治情怀,心怀大众,一个职业法律人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