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菲:谈温方伊的话剧《蒋公的面子》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9-12 11:48:40

《蒋公的面子》在西安演出的时候,我恰巧错过了观看的机会,虽然没有看到演出,但是还是有幸读到剧本。而作者是该校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温方伊,读完剧本同为90后的我深感自愧不如。

故事发生在历史悠久的南京大学,在还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时候,蒋介石出任该校校长,邀请了三位中文系的知名教授赴宴。三人由于对蒋介石的态度不同便一起商量该不该赴蒋公的这个宴会,为此争吵了一下午。后来文革时期, 他们必须交代是否接受蒋公宴请,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诚惶诚恐地回忆往事,真相难觅,各执一词。 这个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故事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1943年,蒋介石任中大校长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确有此事,作者能紧密的联系历史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读完剧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剧中人物的刻画都极其鲜明且有血有肉。想吃火腿烧豆腐却又因在课堂上不承认蒋介石当校长的夏小山,痛恨蒋残忍杀害自己学生却又想请老蒋帮忙的右翼分子时任道,与体制合作又被两位教授同僚喝斥是谄媚之举的卞从周,为此都各怀鬼胎。

这三个人物的塑造都是极其生动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形象的刻画出了三位教授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状态,揭示了知识分子追求文人面子的讽刺性和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同时将人性的复杂抒写的淋漓尽致。

三个人都有着想要赴宴的动机和心态,奋力的劝说彼此却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纠结并且争执不休 ,整部戏都流露着轻松幽默和诙谐,让人在发笑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而作者最精明之处就是并没有简单的辱骂蒋介石,蒋介石毕竟在任中央大学校长是取得一定成绩的,所以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否决蒋介石,而是通过文革时我们出于政治原因完全地否定了蒋。所以说戏的成功之处比比皆是。

 戏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批判,三位教授在受到蒋介石的邀请后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恩赐而积极赴宴,即使为《中央日报》写过稿子的卞从周也没有这种倾向 写出了大学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所以作者从根本上肯定三位教授这种人格的,有力宣扬了南大这一精神传统。 《蒋公的面子》之所以能够在各地火热上演,是因为它真正的回归了戏剧艺术,是一部立意深刻 耐人寻味的"喜剧"。

0 阅读:0

光影故事的博客

简介:黄世智博士主持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