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老师有多累?

初中物理化学 2025-04-16 18:50:18

最近后台有位网友留言说,

她做过公务员、进过企业、当过老师,结果发现最累的竟然是教师。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敢相信?

但仔细一想,好像确实如此。

现在的老师,压力远比以前大得多。

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基本教学任务,还得随时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负责;

除了要面对学校的考核和各种检查,还得24小时待命回复家长消息。

最要命的是,不管做得多好,总有人在一旁“盯着你”:

家长群、朋友圈、短视频平台……

网络时代下的舆论监督无处不在,搞不好还会被拍个小视频“挂上墙”。

时间一长,很多老师都变得小心翼翼。

上课怕说错话,和家长沟通怕被误解,带学生怕出意外……

心思太多,压力太大,哪有心情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那种常年绷着神经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应激状态”。

留言区里一位老师的真实经历,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我发现自己最明显的应激反应,就是下了班完全听不得小孩的声音。

有一次我等电梯,一个家长领着小孩在旁边,那小孩突然尖叫了一声,我整个人瞬间就炸毛了,像触电一样。

接下来整整一晚上都处于一种说不清的烦躁和焦虑中。”

是不是听着就觉得熟悉?

我们总说“自己习惯了、还能扛”,但其实我们的身体和情绪早就悄悄在抗议了。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对身心都是巨大的消耗。

根据调查,有69%的教师曾经感到焦虑或职业倦怠,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动过“要不要转行”的念头。

而更令人心疼的是,尽管如此,大多数老师还是选择咬牙坚持,因为我们太懂责任、太能扛了,总想着“孩子怎么办”、“班级怎么办”、“不能掉链子”。

但问题是:老师也是人啊!我们也会累,也会烦,也需要情绪的出口。

如果我们一直在压抑自己,不懂得调节和释放,久而久之就只剩下一具“职场空壳”,工作效果打折,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

所以今天,我们想和每一位老师聊聊——你真的可以“放过自己”一下了。

不是让你躺平,而是换种方式,轻松一点、自在一点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接受一切事的发生,别再预设“完美”情境

每天出门上班之前,不妨先给自己打一针“心理预防针”:

领导不一定和颜悦色,学生不一定听话,家长也可能很直接。

但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工作的常态。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不如调适自己的心态,学会“带着问题上路”。

不要预设困难,更不要预设“完美课堂”。

有时候课讲砸了、试卷出偏了、学生考试没考好——这都很正常!

别太自责,也别钻牛角尖,下一次做好就行。

困难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被它压垮,不如学着面对、迎接、甚至调侃一下,放过自己,也放松自己。

人生的容错率,其实比你想象中大

很多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一点小错就放在心上反复纠结。

但说实话——这世界没那么多人关注你那点“小失败”。

你以为“天塌了”,其实别人早忘了。

公开课表现不好?别怕,下次还有机会;

学生成绩下滑?也许只是阶段性波动;

没被评上优秀教师?那也不说明你不优秀。

我们总是把外界评价看得太重,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得坦然、问心无愧。

放过一些无谓的“面子”、一些注定无法控制的事,把注意力多放在当下和生活上。

下班后吃顿好吃的、和朋友聊聊天、陪孩子写写作业……

这些都是你人生的“高光时刻”。

别总在脑子里“加戏”,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我们总习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脑补各种结果——

这节课讲砸了领导会不会对我印象不好?

家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我当班主任是不是被压榨了?

但很多时候,这些“戏”都是我们自己脑补出来的,根本不存在。

试着把每件事都当成“中性事件”,不主动贴标签,不赋予太多情绪色彩。

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也许学生只是没发挥好;

被开会点名,也许是领导例行安排。

这不是针对你,也不代表你不行。

可以这样想:

“我只是在完成一份工作,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超人。我能做好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的心态,会让你轻松很多。

明确自己的职场目标,别什么都想要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卷王”,也不是每份工作都非得全力以赴。

你可以想清楚自己在职场中最看重什么:

如果你想的是稳定赚钱养家

那就别太在意职场里的小情绪,专心完成任务就好;

如果你想升职发展

那就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课题、拓展人脉上,别把时间浪费在八卦上;

如果你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那就学会对一些“加码”的任务说不,守住自己的下班时间;

如果你只是想平平淡淡当个老师

那就安心当个“庸人”,没必要事事争第一。

别被别人的节奏带跑了,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才能越走越轻松。

用高能量的方式滋养身心

下班后,别总躺着刷手机。

试着去做点能让自己恢复能量的事:跑步、跳操、烘焙、看电影、和朋友聚一聚。

或者静静发呆、冥想、早睡早起,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出口。

别用暴饮暴食、熬夜加班来“安慰”自己,那只会越陷越深。

学会让身体动起来、心情静下来,身心才会慢慢复位。

作为老师,我们为教育付出了太多心血,但这并不代表要牺牲自己去成全一切。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身心健康、有底气、有温度的人。

要记住:只有你自己先快乐了,才能真正把那份温暖传递给学生。

所以,从今天起,请温柔地对待自己。你值得。

如果你看到这里,感觉这篇文章说到了你心里,欢迎转发给身边的老师朋友们。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在努力生活,也都值得被理解和善待。

0 阅读:16
初中物理化学

初中物理化学

各种初中物理、初中化学教学、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