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结节后,很多人都关心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但拿到报告单也看不懂,听医生讲解也感觉云里雾里,今天就给大家说几个关键词,可以重点关注,如果你的报告单上出现这6种描述,就要引起重视了!
1、边界不清或边缘模糊
这些词汇可能表示结节的边界不够清晰,这可能与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的浸润有关。
2、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

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的结节可能更倾向于是恶性肿瘤,因为良性肿瘤通常形状较为规则。
3、毛刺征
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有细小的毛刺状突起,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生长方式有关。
4、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是指结节与胸膜之间的牵拉关系,结节可能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和压迫。
5、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是指结节周围血管增多、增粗或扭曲,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营养供应有关。
6、增大或生长
如果报告指出结节在随访期间增大或生长,这可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当然,看到这些词汇时,不要过于恐慌或自行解读,出现这些描述只是有恶性可能,并不能直接确定结节的性质,最终的诊断需要依靠医生的综合判断、病理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就拿前段时间,门诊上的一位肺结节患者来说,找到我的时候,看的出来他非常焦虑。

患者十年前,查出左肺上叶有一枚纯磨玻璃结节3mm,因没有症状,便也没有当回事,今年咳嗽咳痰两个月没好,做了胸部CT,发现原肺结节已经长大至11*6mm,并伴有毛刺、分叶等恶性指征,当地医生建议手术,但因患者害怕手术,前来寻求中医调理。
像这样的情况,门诊上也有不少,因为结节有相对静止期,过去几年没怎么生长,近两年开始慢慢增长,综合考虑后认为目前还没到手术不可的地步,可以尝试中药散结,若结节缩小或消失,则避免挨上一刀。

结果不出所料,中药调理两个月后,患者因不放心,前往医院复查,发现肺结节缩小至7*5mm,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后续坚持用药调理,直到结节消散。
总之,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恐慌或自行解读,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结节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戒烟、限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结节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