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然而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并不友好。
最近坐诊时,不少本身就有呼吸疾病的人,如肺结节、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反馈,春季一来,喉咙里仿佛总有异物,咳嗽连连,痰液难以咳出,纷纷询问有何良策可以化解这困扰?
其实,对于这些症状,单纯依赖西药往往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调理体质,化痰利咽才是根本。
而就在我们身边,就隐藏着一位“化痰高手”,化痰止咳的能力很强,它就是化橘红。

关于化橘红,史书中有诸多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赞誉其为“橘红佳品,利气,化痰”。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痰湿较重者。
平时如果是为了保健预防结节生长,用3-5克化橘红煮水喝就可以,如果结节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适当增加到5-10克,但如果想彻底根除结节,就需要用化橘红来入药了。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位肺结节患者,去年5月份查出双肺多发结节,其中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大小约1.1cm的结节,当时做了手术切除,但余下小结节医生建议观察,患者担心结节长大后还要手术,于是想试试中药调理。

刻诊:患者平时压力大,总感觉身体困重,四肢乏力,早上起床后嗓子里总有黏腻的白痰,不易咳出,饭后常觉胃脘胀满不舒,大便黏滞不成形。
综合判断是痰湿内阻导致的肺结节,在调理上应以燥湿化痰、理气散结、健脾和胃为主。
开方:化橘红、半夏、茯苓、白术、薏苡仁、枳壳、浙贝母、夏枯草、甘草。

方中化橘红、半夏理气宽中、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祛湿,枳壳理气宽中,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夏枯草清肝泻火、软坚散结,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两周后复诊,患者自述身体困重、乏力感明显减轻,咳痰量减少,于是在原方基础上稍作调方,坚持调理3个月,上述症状皆好转,停药半个月,待药物充分吸收后,复查肺部 CT,显示散在肺结节已经完全消失。
临床40余年,我想告诉大家:中医治疗肺结节,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也需要因人而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能不能用, 我很乐意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