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东汉、唐,谁是盛世第一?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11-06 16:24:49

之所以不把宋、明、清纳入讨论,是因为三者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宋,外患严重,虽有富宋之名,却积弱难返,连幽云都收不回;明,特务统治,政治压抑,思想限制严重;清,仅割土赔款一条就让人恨得牙痒痒……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盛世王朝也就两汉和大唐,那么三者之间谁是盛世第一,谁又是第二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证一下:

一、盛世长短

西汉的稳定期实际是从文景开始,刘邦在位时又是平乱又是白登之围,战乱并没有止息,吕雉死后又有诸吕之乱。

宣帝之后的元帝刘奭,虽武有平灭郅支,昭君出塞,一度庙号“高宗”,但为人柔懦,不谙霸王之道,被宣帝痛批为“乱我家者”,以至于威权旁落于外戚、宦官,西汉自他便开始衰落。

后面的成帝就更不用说了,刚即位就封了自己母族五人为侯,后又受王氏挟制,躲进后宫,一味宠信赵氏姐妹,结果造就了史上干政最厉害的角王政君,以及第一个通过和平演变夺得江山的皇帝王莽。

汇总下来,文景之治40年,孝宣中兴25年,即便加上武帝在位的前10年(还称不上穷兵黩武),也不过75年。

而东汉连续四代明君,刘秀太学出身,个性宽厚,功臣宿将皆得善终;刘秀、刘庄承父祖之风,以柔治国,百姓安居;刘肇更是使东汉达到极盛,不仅国力雄厚(使北匈奴退出东亚),疆域最广(青海西域纳入版图),人口剧增(超过西汉全盛时期),且为政似文景,继续与民生息,轻刑减赋,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汉和帝之后是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的一代贤后邓绥。邓绥先后拥立殇帝和安帝,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她临朝期间,革故鼎新,选贤任能,躬行节俭,完成了东汉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和熹盛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科技盛世。

她引导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纸——蔡侯纸;她改进军械,造出了能够媲美近代机枪的中尚方弩机,其所制秘剑大幅提升了汉军的作战能力;

她任用张衡为太史令,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台浑天仪,第一台感测地震的地动仪,领先世界1700多年;她诏令许慎等人矫正文字,创造出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发明了世界第一部标准教科书《兰台漆书》;

她创办了世界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她在察举制中开创了“道术”科,第一次将天文、历数、医方、遁甲引入选举项目;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罗马杂技引入中国,堪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与此同时,她还派兵平定羌乱,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设立西域副校尉,并将夜郎国纳入版图,拓地1840里,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苏辙赞之“和熹盛东汉”。

汇总下来,光武中兴33年,明章之治32年、永元之隆16年、和熹盛世16年,东汉盛世足有97年。

至于大唐,更是无愧古代史的巅峰,强盛了近一个半世纪,不算李渊在位的9年,还有贞观之治22年,永徽之治6年,高宗和武后时期的“贞观遗风”35年(不包括武周15年),开元盛世30年,大中之治13年,元和中兴15年、会昌中兴6年,共有127年。绝对的史上第一。

二、人口和温饱

盛世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个是人口的多寡,一个是粮价的高低。太平盛世疆域广大自然人口众多,战乱频仍易子而食何谈填饱肚子。

根据《汉书》、《后汉书》、《旧唐书》、《通典》等史料记载,汉唐盛世人口如下:

西汉文景时期,人口3000万,武帝时期3600万,昭宣时期5000万;

东汉光武时期,人口2100万,明章时期4335万,和帝时期5325万,和熹时期4935万;

唐朝贞观年间,人口1800万,永徽时期2400万,武曌神龙元年3714万,玄宗开元末年4814万,天宝末年5291万,安史之乱后的大中年间也有人口2300多万。

有专家认为,唐朝在天宝年间的人口峰值在 8000—9000万之间,甚至有日本学者认为在1.4亿以上,但这些都缺乏考证,我们还是以史料为准——

和帝永兴元年,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

——《后汉书注》

开元二十八年,……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

——《旧唐书·地理志》

天宝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此国家之极盛也。

——《通典·食货七》

就人口而言,东汉永元之隆时的极盛人口,比开元盛世还多,总体稳定性两汉也要超过唐朝,这应该与后者皇室成员的作派有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宫廷政变最多的王朝,而两汉则是发生夺嫡大战最少的朝代。

我们再来看粮价。

除了汉初和王莽这一头一尾,西汉在多数时间的粮价都比较平稳,撇开武帝铸五铢钱前后货币的剧烈波动,从文帝始一直到宣帝末,西汉的粮价一直维持在100文一石左右。

虽说汉朝的一石比唐宋轻了整整一倍,只相当于现在的60斤左右,但即使如此,换算过来,一百文也能买到60斤大米,一斤1.6文也是相当便宜了。

东汉与西汉差不多,除了章帝、安帝期间的几次天灾,以及灵帝以后的王朝末年,大部分时间的粮价也都在一百文左右,大约也是1.6文一斤。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天灾最多的朝代,没有之一。据史料记载,作为东汉王朝都城的洛阳,在166年间就发生了102次自然灾害,邓绥执政的16年,每一年都有大灾,这可能也是她如此重视科技,让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动机之一。

东汉能取得如此成就,更显不易。

世人真没有必要将天灾作为崇祯亡国的借口,人祸远比天灾要来的恶劣,所谓人定胜天。

唐朝的粮价最低。

据《资治通鉴》及新旧唐书记载,贞观年间的粮价是一斗4文,高宗年间是一斗11文,玄宗是一斗10文,一斗合现在的12.5斤左右,也就是说,唐朝前100年的粮价是一斤0.32至0.88文,那是相当便宜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粮价开始大幅上涨,德宗年间是一斗150文,文宗年间是一斗70文,一斤不到12文,也不算过分。

总的来说,唐代的粮价在一斤0.4文至12文之间波动,不但稳定而且便宜,不愧盛唐之名。

就粮价而言,唐>两汉,考虑到东汉的天灾,东汉又>西汉。

三、社会环境

在保证温饱的情况下,百姓追求的是什么?是言论自由,是个性解放,是张扬自信。在这一点上,首推大唐,东汉则略强于西汉。

华夏的自信起自两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语自西汉名将陈汤)、“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出自汉宣帝定胡碑)、“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语自西汉苏武),“国恒以弱灭,独(东)汉以强亡”,即便是最混乱、最衰弱、人口剧减的东汉末年,华夏随便拿出一国甚至一州也足以轻松碾压外虏。

但如果说哪个王朝最开放、最包容、最自信?那还得是大唐。

唐朝是历代王朝中“女权主义”最兴盛的朝代,它不仅诞生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最有权势的公主太平,唯一军礼下葬的公主平阳,还是史上惧内官员最多的朝代。

同时,唐朝女人性感前卫的穿衣风格也丝毫不输今天的女性,大家可以看一看影视剧中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人的装束,一点都没有夸张。

另外,唐朝还是历代王朝中“外籍”人员最多的朝代。当时的都城长安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国际大都市。据统计,开元时期的长安人口有100万,外国人就有8万多人,占了近十分之一。而且在唐的外国人,还可以做官,甚至做高官,一点都没有遭到歧视。

正因为唐朝的繁荣富庶以及开放包容的心态,造就了唐人极度的自信,最应文质彬彬的诗人,也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雄强之音!

这表现在用人上,就是不拘一格,不问出身、不看族属,只要有能耐就能出人头地。据统计,番将在大唐将领中占比达到了70%以上,安禄山、史思明、高仙芝、李光弼、哥舒翰、李光颜这些耳熟能详的牛人都非汉人。

至于两汉,哪个社会环境更宽松?个人还是倾向于东汉。原因有二:

其一,东汉秉承光武帝的柔术治国,缓解阶级矛盾,避免规模战争,西汉有酷吏、有文字狱,诛杀大臣是常有之事,特别是景帝、武帝时期;其二,东汉时儒学进一步发展,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而西汉前期更讲究王霸之道,儒学与法家并重,文帝虽然废除了肉刑,实际执行却更严苛。

综合以上三点,个人认为唐盛世第一,其次东汉,再次西汉。

至于说,大多数人以为的西汉要盛于东汉,主要是因为西汉是开创,东汉乃延续。

西汉反击匈奴,东汉灭了匈奴,但西汉却是代表了中国最能反抗外侵的标志,先期被人打,而且打得很惨,武帝之后,奋力反击,终将匈奴打残,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而东汉,在世人眼中,是延续汉民族的荣光,消灭重创后的匈奴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就好比,西汉是一个孱弱少年终成长为强壮青年并击倒昔日欺压他的强邻,自然引人侧目。东汉则是一个强壮中年把那个已经虚弱的强邻毫不客气的打个半死,自然没啥好大书特书的。

虽然后世多有穷兵黩武的微词,但西汉的国威是实打实打出来的,而东汉是继承,是摘桃子。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东汉是刘秀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一个完完全全崭新的王朝,东汉对匈奴的巨大优势并不是继承西汉的力量,窦宪燕然勒石也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并无取巧之处。

终东汉一朝,东联日本,西接大秦,甘英到达地中海沿岸,武力昌盛,版图辽阔;纸圣蔡伦、科圣张衡、字圣许慎、医圣张仲景,文化兴盛,科技繁荣。东汉确实不应该被看做是西汉的延续,应在中国大一统王朝中单独占有一席之地。

1 阅读:68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