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其一生的学术成就、思想观念以及社会活动都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围绕胡适的争议从未停歇,甚至在一些人眼中,他被贴上了诸多标签,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见。
那些偏见不仅遮蔽了胡适本身的历史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历史的客观认知。
人们对胡适的误解,主要是因为不了解他。或者对他的了解不够,由此做出的评价有失偏驳。
1、误解他亲美
胡适一生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在美国留学多年,深受美国文化与教育的影响。
那种背景使得他在思想与文化上对美国抱有一定的好感。
甚至在一些场合中,他积极倡导中美文化交流,试图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正是那种“亲美”的态度,被一些人片面地解读为“亲美卖国”。
但事实上,胡适对美国的推崇并非盲目崇拜,他始终坚守着对中国的热爱与责任感。
他所倡导的“实验主义”,本质上是希望中国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以科学的方法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他主张“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就是倡导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
2、误解他浅薄
在学术领域,尤其是对《红楼梦》红学研究方面,胡适打破了传统红学的索隐派的主观臆断,将红学研究引入了科学的轨道。
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他创作了《白话文学史》,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将白话文学纳入文学史的研究范畴。
尤其是,他强调文学的平民化与口语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而,这些原本很正确的理论,却在一些人的眼中被视为“浅薄”与“无用”。
他们认为胡适的学术研究缺乏深度,只是在表面上做一些考证与梳理工作,没有触及到文化的本质。
其实,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方式。
那种研究方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误解他保守
在思想观念方面,胡适一直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强调通过渐进的改良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通过激进的革命手段。
而他的那一观点,在当时与陈独秀等激进派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如此,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一种“改良”的思想,被很多人曲解为“保守”。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革命思潮风起云涌,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激进的革命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
胡适的“改良”思想被看作是对革命的抵制,甚至被视为对封建势力的妥协。
然而,胡适的“改良”并非是对现状的维护,而是基于对国情的深刻洞察。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落后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由此可见,胡适的那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今提起胡适,许多人都认为胡适的贡献被严重地夸大了。
其实,如今对于胡适的贡献非但没有夸大,而是恰恰相反,他仍然被严重低估了。
因为他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挑出任何一个来,不仅激进青年们完全望尘莫及,就是当年和他同时代的那些“大师们”,也无人能和他比肩。
关于胡适的贡献,学者张耀杰就曾经说过,胡适至少有三大贡献,历史上无人可比,无人可替代。
1、提倡白话文:打破知识垄断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
在白话文运动之前,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长期被精英阶层垄断,底层百姓难以接触和理解,严重阻碍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不模仿古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主张,明确提倡使用白话文。
那一倡议不仅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更打破了知识的垄断,让普通民众能够更直接地获取知识,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2、抗战期间出任驻美大使:争取国际支持
1938年,胡适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驻美大使。
在任期间,他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巨大支持。
他促成了2500万美元的“桐油借款”,并在1939年和1940年又促成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
此外,他还协助宋子文达成中美一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合同。那些援助对中国初期抗战的坚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胡适还通过频繁的演讲,争取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他在4年间进行了400多场演讲,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增强美国对中国抗战的信心。
正因如此,他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美国政府的援助,还促使美国改变了对日政策,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在台湾提倡现代文明:反对威权主义
1949年,胡适赴美,之后长期居住在美国。
老蒋退守台湾后,胡适始终保持与老蒋的联系,他并没有放弃对现代文明的倡导和对威权主义的反对。
文献记载,胡适分别于1951年5月和1952年9月,给老蒋写了诸多长信,其中就有对老蒋集权的抨击。
还有在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典礼上,胡适直接“纠正”了老蒋演讲词中的不当之处,当时使得老蒋大为恼火。
要知道,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没有人敢违背老蒋的意愿的,胡适可谓是第一人。
张耀杰先生对胡适的评价深刻而客观。
胡适的这三大贡献,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通过提倡白话文,打破了知识的垄断;通过外交努力,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关键支持;通过坚持现代文明理念,反对威权主义,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胡适不仅有学识,有贡献,有担当,甚至他的贡献和努力,还被严重低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客观的来看待。
读者们,关于“胡适的3大贡献”,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