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LIE,2013年加入华为,现为无线网络西研分部基站平台三部主任工程师,主要负责5G高频数字前端算法规划与设计工作。对AAU上下行非线性校正、发射峰均比降低技术、非线性干扰对消、MIMO空域干扰抑制、相位噪声抑制等数模结合的前端算法设计与实现有着深入理解与认识,主导5G高频多款样机与产品算法的设计,具有单点深入突破的技术能力以及系统化的广阔视野,并在2019年的无线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下面是张烈专家分享他在创新以及创新大赛上的心得与秘诀。
从2017年开始接触无线创新大赛,到如今,自己已经历过三届大赛。三年中,从第一次止步100强,到第二次晋级TOP15,再到第三次获得银奖,不仅实现了自己在创新道路上的一次次蜕变,也让自己对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自发的创新,到团队的创新,再到领域的创新,每一次的历练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每一次认知的飞越都令人满怀欣喜。
第一年:小试牛刀
初识创新,我看到的是天马行空的概念表达。2017年,无线创新大赛启动了,我所在的西研团队大力鼓励思想革新:“每个人都可以去试一试。”那时的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创新大赛,还有点迷茫,于是就研究了大赛介绍以及之前的案例,心里嘀咕着:“不如试一试,虽然奖确实很诱人啊,但拿不拿得上,哈哈,随缘、随缘……”
那会儿,我刚好一直在研究高频相位噪声,所谓“相位噪声”,是指系统(如各种射频器件)在各种噪声的作用下引起的系统输出信号相位的随机变化,是衡量频率标准源(高稳晶振、原子频标等)频稳质量的重要指标。高频正是未来的趋势,这个方向既有挑战性又贴合自己当前的业务难题,于是很快就定下以这个点来参加创新大赛。现在回想起来,哈,还确实是“年轻就是敢”:第一次参赛,一个人就成了一个队。
当时,高频样机开发中主要是通过硬件配置X参数来优化频率源的相位噪声,我就在想:“能不能在M算法上考虑改进手段呢?”而我的idea目标就是进一步指数级提升容量和峰值流量,这就如同让一个管道变得更宽,让管道里流的水变得更多、更快。
由于在之前8年的工作中,自己也输出过专利,深知广泛接触、拓宽领域广度与深度的必要性,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更容易获取点子。于是,我开始搜索相关的论文、专利,因为它们确实更具前瞻性;同时,企业又会更多地考虑实用性、如何落地、商业价值。看了几十篇,重点看它们的解题思路,将之前的一些研究进展和我的目标进行比对,看看哪些方法可以适配在我司的架构下。一点点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方式是什么”,“与原来有何不同”等等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基于Y的相位噪声消除方法”。
令我惊讶的是,我的点子顺利进入了TOP100,确实有点小惊喜,毕竟第一次参赛,之前心里挺没底儿的。
很快就迎来了复赛。由于那时对创新大赛的idea方案要细到什么颗粒度不够清晰,所以,只给出了大致的框图流程,至于具体怎么分解,整体还是不够系统化和深入细节。虽然将自己的理解都表达出来了,但idea聚焦在一个单点,没有从架构层面和技术层面给出准确而清晰的描述,后来就被线上的三位评委问得有点小“懵”了,遗憾止步TOP100。
虽然心里有点儿小遗憾,但也觉得:其实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对自己来说都已经有了收获。毕竟,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大胆尝试,这也是一种成长。而后来,这个idea的研究也并没有止步于这次大赛,经过不断地打磨、优化,目前已经进入到验证阶段。在此,我也要特别感谢部门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尝试的机会和信心。
第二年:冲进TOP15
第二年创新大赛又开始了,经过第一年大赛的磨练,多少积累了一些心得,而随着工作中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我突然在想:“这一次,自己能不能选择一个更加系统化的主题呢?复杂度上也可以更挑战一些?”
我去找了技术老大交流,他说:“非常赞同你的想法,选题可以稍微大一些,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小点上,普适性更好的主题往往价值也会更高些。”
“是啊,从某个技术点延伸到某个领域的‘面’上,每个阶段的价值将被更系统化地规划出来。”我非常庆幸老大给我的信心,让我更加坚定之前的灵光热血。
那会儿机器学习很火,我就想在这个领域挑战一下,我考虑着将机器学习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业务的应用整合潜在的创新点。我想通过这次的idea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的“直通率”,打个比方:以前生产100个模块,机器可以自我检视,一次性通过的合格率为90%,那么我的目标则是:经过对机器的训练,让一次性通过的合格率达到93%。
前两次大赛虽然都是单枪匹马上阵,但这一次的心境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第一年的创新大赛中,自己收获的更多是一个创新小白所勇敢迈出的第一步;那么第二年的创新大赛,就是一个轻车熟路,只管放开了去挑战自己的旅程。
我又去找了技术老大“取经”,他很Nice,也很细致,跟我分享了“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用系统化思维打磨一个idea”,细致地阐述了自己对“如何结合产品应用的每一个路径来找问题、提升效率、分析价值”的理解和感悟,而我也从中受益良多;与此同时,我吸取了上一届创新大赛的经验教训,梳理过程中加强了系统层面的详细论述,包括:思路、架构、可行性、价值等等,使得大赛的方案更加周详、更加深入。
经过多轮PK,我的方案经受住了地域专家、产品线专家的考验,有幸晋级TOP15,在中间打磨idea的过程中,非常感谢技术、市场、解决方案三位评审给我的建议,让我的方案不断优化。
后来,产品线为每一位晋级TOP15的团队安排专家团队进行指导,我有幸得到了三位专家的帮助,他们在系统可行性、商业价值和创新性方面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大牛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在他们身上的与众不同,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理解方式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们给我的输入也让我知道如何将自己的idea打磨得更加完美。
终于,我迎来了决赛的一天。我去了上海,那是一个很大的礼堂,坐得下足足两百多人。那天安排了彩排,有老师过来指导我们如何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坦白说,第一次参加决赛,确实有点儿激动。
比赛要开始了,远远望去,台下坐了很多技术大牛以及产品线的高层主管,再看着满满当当的礼堂,内心不禁打起了小鼓,这可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大场面上演讲,而且我还是第一个上台的,心扑通扑通的,提到了嗓子眼儿。虽然略有紧张,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演讲。随后,现场专家们对我的idea进行了犀利的点评和提问,在“机器学习应用到射频模块上的生产难度”“解决方案最终能否达成之前的目标”这些问题上还存有一些疑问,而当前的方案离预期还是有一些差距,止步TOP15。而我也没有放弃这个idea,经过后面的持续钻研,因为一系列综合因素的考虑,目前这个idea暂且搁置,但是未来说不定还有无限可能。
经历了这一次大赛,我些许理解了“顶级技术Leader们是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他们关注的技术痛点又是什么?”“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才更具有商业价值?”……相比第一年,这一次创新大赛给我的收获又更进了一步,也更坚定了自己创新之路的前进方向。
第三次:斩获银奖
有了前两次创新大赛的经验,我对2019年的大赛更有信心了。这一次,无线产品线结合业务痛点,提出了命题式创新,其中就包括了我正在从事的微波领域命题。在回传场景中,“点对多点”能够实现多个分散点用户业务的集中通信,相对于“点对单点”,能大幅降低成本,但它存在系统干扰、覆盖、容量等等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赛,促使这些问题有所改进。
这回,我决定集结团队的博士和专家们一起,组成“超强战队”,从系统架构到单点技术突破全方位开展创新,来自西安、上海的五人小分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周边的同事一看:“呀,你们队很强嘛,中科大博士坐镇,各个能力都杠杠的啊!”
“是啊,团队的骨干基本都上阵了,能不稳嘛!哈哈。”作为队长,第三次参加创新大赛的自己信心十足。
当时,问题的来源、需求和价值已经写在命题中了,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命题,要解它,势必要进行分解。每个队员的研究方向有所差异,但由于在项目中相处已久,我很熟悉每个人的技术特长,于是将这个大命题初步切割成3个小的主题,而3个小主题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成更小颗粒度的子主题。
那会儿,我问过大家:“第一次参赛,大家都没有经验,有压力不?”
大家哈哈一笑,“没啥压力,拿不拿奖都是次要的,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就挺好。”
“我可不这么认为,既然参赛了,就要‘C位出道’啊!哈哈!”
经过讨论,大家很快就认领了自己的任务。每个人针对自己的主题,分析选用合适的技术方法,提出方案,进行仿真和数据分析,并验证结果。
每周的例会上,我们都会深入地讨论最新发现的问题,而大家的技术实力也经受住了考验,一个月后,每个人都输出了自己所负责的主题方案,而我也很快输出了整个idea的总体方案。最终,针对本届大赛微波命题的3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全套的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同步场景、异步场景以及拉远场景的毫米波AAU性能。
基于前两次大赛的经验,我们的方案在一开始就相对成熟、细致,在首轮PK中的优势很容易便凸显出来,轻松过关。后来的两轮专家打磨中,技术问题也并不多,更多的是在商业价值、公司价值及竞争力方面进行了更多的补充,顺利晋级TOP15。
2019年创新大赛的决赛为线上评选,每个队需要提前录制好idea的讲解视频,与材料一起进行归档。决赛评委可以提前熟悉,真正的决赛只为每队留有5分钟的方案简介时间,之后便是问答环节。这一次,从准备到策划,到打磨,到最终决赛,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得非常充分,一路走来相对都比较顺利,决赛中也展现出了我们的实力和自信,最终成功斩获银奖。目前,这个idea处于前期研究与样机阶段,但我们相信最终一定会有所突破。
有人说,创新很简单,一个idea的迸发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瞬间,只需灵光一闪;也有人说,创新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一颗对创新满怀热情的心,需要一份愿意付出的坚持和毅力。
回望这三次创新大赛的经历,有辛苦、也有兴奋;有遗憾、也有收获。在我看来,当我们所站的位置足够高,视野足够大,创新也许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用心去打通获取广泛信息的渠道,别人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看似不同,实则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可以拿来借鉴。而当我们真正开始淬炼一个idea时,我们的思维要更系统化,要从单点要延伸到商业价值与竞争力。
创新,这是一个逐渐提升并最终达到要求的曲折过程,它需要敢于尝试、不畏失败,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决心以及以行践言的意志;创新,它也是一种倔强修行的过程,需要自己不断的突破,需要团队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