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医院之间的藩篱,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武桓社会趣事 2024-11-15 12:44:41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晴

这是许多患者尴尬乃至“窝火”的经历: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不断重复检查,单据攒了一堆,付出无数的精力和花费,检查结果也是一样……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而现在只要报告上有“恩施HR”互认标识且检查检验的时间、技术规范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检查检验结果在全州互认。

我的一个病人得知自己近日在武汉一家医院做的彩超和验血的结果在我们医院可互认,既意外又欣喜。她说“不用二次检查,真是为患者着想。”她赞不绝口。

检验结果互认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对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相互认可的一种做法。简单来说,拿着A医院的检验结果,到B医院看病,不需要再重复进行检验,医生直接认可A医院的检验结果。这是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意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患者因重复检查而产生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患者不需要为相同的检查项目多次付费,减少了经济压力,同时患者不需要重新排队等待检查,缩短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就诊效率。同时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医疗资源。在确保检查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互认,有助于保障患者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除了对患者好处多多以外,对于我们医疗机构来说也通过互认机制有助于我们不同医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互认需要依托医疗信息平台,推动了医院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同时医疗保障部门通过互认机制,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医保基金,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互认机制鼓励医生依据客观的检查检验结果进行诊断,促进了医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已经喊了有十多年了,却推行缓慢,主要是在全面清理整治以药养医乱象之后,检验检查费就成了不少医院“创收”的重要途径,医院甚至将此与医生的绩效挂钩,大有“以检查养医”的趋势。认可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就意味着自身收入的急剧减少,因此医疗检查结果“互认”也必定会遭遇各类“软抵制”。

同时要实现跨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互认,长期以来存在“不能认”、“不敢认”的瓶颈。比如,在技术方面,纸质胶片携带、保存不便、承载信息有限,医疗机构之间系统不联、数据不通,无法互认共享,导致“不能认”;在质量安全方面,此前各医院的检查检验项目编码、标准、质控水平不一,相互之间“不敢认”。互认的前提,是看技术人员的水平、看医院的水平以及看仪器设备的情况。说到底,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的是医生与医生之间的信任。

而今年卫健委细化操作流程,规定好相应的检验检查项目以及时效,加强跟进与监管,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真正落实到医院中去,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患者。

而且目前我州公立三甲医院已经接入湖北省检查检验互认平台,二级医院也准备马上接入。这是优化医疗环境的一大重要举措,是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后的又一次升级,标志着我州首批医疗机构实现全省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的线上互认,可进行跨机构、跨区域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为患者就诊提供更多便利。

接入该平台后,我们医生开具检查检验项目单时,若患者近日(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时效性多为1周至3个月,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时效性多为3天至60天,具体情况因病种、个体、项目、病情等因素而异)在省内其他医疗机构做过相同检查检验项目,平台会弹窗自动提醒医生查看有“鄂HR”互认标识的结果,避免重复检查,提升互认工作的便捷性、有效性。

然而,疾病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医生要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就需要对之前的检查结果有所了解,这些都是一种证据或者参考,最终要根据临床表现、各种相关的检验、检查、生活习惯、家族史,甚至基因检测等一系列的证据,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这也是循证医学,医生就是根据逻辑,寻找疾病的证据,获得正确诊断。当患者出现因病情变化导致已有结果难以反映实际病情,时效问题导致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或检查检验结果与疾病发展关联程度高、变化幅度大等情况时,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

全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涵盖绝大多数检查检验结果在州内互认,减少重复检查,让患者省时省钱更省心。我院也正在全力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感、获得感,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0

武桓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