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名普工做到副国级,连任7届中央委员,逝世后被葬入八宝山

木艺人的历史 2024-11-16 16:01:06

他从一名普工做到副国级,连任7届中央委员,逝世后被葬入八宝山

世人常说,时势造英雄。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这样一位普通工人,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过人的学历,却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之路。从12岁的学徒工到省级劳模,从工厂技工到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平凡中的伟大"。他曾在三座直辖市担任一把手,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既倒,为国家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即便功成名就,他依然不忘初心,晚年重拾"老本行",继续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智慧。他是如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走出这样一条传奇的人生之路?

一、少年苦学艺

说起倪志福的童年,老一辈人都说那是个艰难的岁月。1934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12岁的倪志福踏进了上海一家外资机械厂的大门。那时的上海,租界林立,洋人开设的工厂比比皆是。倪志福进的这家工厂,是英商开设的一家专门生产机床零件的作坊。

世人都说,拜师学艺要趁早。可12岁的倪志福,比起其他学徒工来说,已经算是"高龄"了。那时候的学徒,大多是8、9岁就开始当的。正因为如此,倪志福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厂里的老师傅姓张,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年近五旬,一手钳工技艺在当地颇有名气。张师傅待人严厉,教徒弟更是一丝不苟。头一个月,他连工具都不让倪志福碰,就让他在一旁看着。

"学徒要先学规矩",这是张师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天早上天不亮,倪志福就得到厂里打扫卫生,擦拭工具。等到太阳升起,其他工人来上班时,他已经忙活了两个多小时。

到了第二个月,张师傅才开始教他使用工具。从最基础的锉刀开始,一点一点地打基础。那时候的工具都是进口的,昂贵得很,稍有不慎就会损坏。为了练习,倪志福经常捡一些废铁回家,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

1935年的一天,厂里接到一笔急单,要赶制一批特殊规格的零件。张师傅带着倪志福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就在最后一个零件即将完工时,张师傅的老毛病犯了,手开始不听使唤。倪志福见状,主动请缨接手。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操作如此精密的零件,虽然过程战战兢兢,但最终完成得分毫不差。

从这天起,张师傅对倪志福的态度明显改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处处限制,而是开始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张师傅说:"志福这孩子,手脚麻利,心思细腻,是个做工匠的好料子。"

到了1936年底,倪志福已经能独立完成大部分零件的加工。有一次,一位德国技师来厂里指导工作,看到倪志福加工的零件,连连称赞:"了不起!这孩子的手艺,已经赶上德国学徒三年的水平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局势动荡。外资工厂纷纷关门,倪志福所在的工厂也不例外。临走前,张师傅特意找到倪志福,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套工具送给了他。"这些工具,跟了我二十多年。现在送给你,也算对得起师徒一场。"

就这样,倪志福带着这套工具,辗转来到了后方。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套工具成了他谋生的倚仗,也成了他日后在机械制造领域不断进取的起点。

二、技改显身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倪志福进入了上海第一机床厂工作。这是一家生产精密机床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当时可以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机床制造基地。作为一名普通钳工,倪志福很快就在车间里崭露头角。

1950年春天,厂里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为东北某重点项目加工一批特制钻头。这批钻头需要在极度精密的条件下完成,工艺要求异常严格。车间主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倪志福,这让许多老师傅都颇感意外。

在加工过程中,倪志福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时使用的钻头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剧烈的抖动,这不仅影响加工精度,还容易造成工具损坏。更为棘手的是,这种抖动问题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国内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倪志福开始仔细研究钻头的结构。他注意到,传统钻头的螺旋角度是固定的,这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离心力,导致抖动。经过反复试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改变钻头的螺旋角度,使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化。

这个想法在当时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车间里有人说这是异想天开,有人说这样会影响钻头的强度。但倪志福坚持自己的判断,利用下班时间进行试验。他找来废旧的钻头材料,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测试。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倪志福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支"变螺旋角钻头"。这种新型钻头不仅解决了抖动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在一次实际测试中,新钻头的寿命比普通钻头延长了三倍,加工精度提高了40%。

这个成果很快引起了轰动。工业部派人专程来厂里考察,认为这项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1951年秋天,倪志福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他的技术改革经验在全国机床行业推广。

但倪志福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注意到,钻头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排屑不畅的问题。特别是在深孔加工时,切屑容易堵塞,影响加工质量。为此,他又开始研究钻头的排屑结构。

这一次,倪志福采用了"实验加观察"的方法。他在钻头表面涂上特制的油墨,通过油墨的流动轨迹来分析切屑的运动规律。经过近百次的实验,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传统钻头的排屑槽设计不够合理。

1952年初,倪志福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排屑钻头"。这种钻头采用了独特的槽型设计,既保证了切削效率,又解决了排屑问题。这项改进再次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成为当年全国机床行业的重要技术创新。

1953年春节前夕,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中央工业部决定派倪志福赴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不仅介绍了自己的技术创新经验,还结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这次北京之行,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三、三城治理路

从一线工人到城市掌舵人,倪志福的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54年,组织决定让倪志福担任上海市工业局副局长。这个任命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质疑一个普通工人能否胜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上任伊始,倪志福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上海的老工业区改造。当时的上海,不少工厂都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厂房破旧,设备陈旧,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

1955年春,倪志福带队对上海132家老厂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杨树浦工业区,他发现很多厂房的屋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一位老工程师告诉他,这些厂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承重结构已经不堪重负。倪志福当即决定,要在确保生产的同时,分批进行改造。

改造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资金短缺。倪志福提出了"修旧利废"的方案:将能用的设备整修后继续使用,把报废的设备改装改造。这个方案使改造成本降低了近40%。到1956年底,第一批45家工厂完成了改造,产值提高了25%。

1957年,倪志福调任天津市副市长。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当时正面临着严重的供电不足问题。全市每天都要实行分区轮流停电,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

倪志福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电力部门的负责人开会。通过调查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电量不足,而在于电力调度不合理。他提出了"分时段用电"的方案:将全市工厂分为三个时段轮流生产,避免用电高峰。这个方案实施后,停电现象大为减少,工业产值反而增加了。

1960年,一场更大的挑战等待着倪志福。他被调任重庆市市长,这是他第一次担任一把手。重庆当时正处于"三线建设"的关键时期,数百家工厂从沿海内迁至此,给这座山城带来了巨大压力。

最棘手的是交通问题。重庆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很多大型设备根本无法运输。倪志福提出了"江陆联运"的方案:利用长江水道运输大型设备,在重要节点修建专用码头和运输通道。

1961年夏天,一台重达200吨的发电机组需要运往某厂。按照传统方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倪志福亲自带队,先用轮船将设备运到寸滩码头,然后采用特制的履带车,沿着专门修建的加固路面,历时三天终于将设备安全运达。

在重庆任职期间,倪志福还解决了另一个历史难题:渝中区的供水问题。由于地势太高,很多居民楼常年缺水。他组织专家论证后,决定在山腰修建蓄水池,利用多级泵站逐级提水。这个方案虽然投资较大,但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至今仍在使用。

到1964年,重庆已经完成了120多家内迁企业的安置任务,工业规模跃居西南第一。这座曾经的陪都,开始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

四、机械部掌门

1965年初,一纸调令将倪志福从重庆调往北京,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这一次,他再次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机械制造领域。然而,形势却比他在工厂时要严峻得多。

当时,我国的机械工业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瓶颈:高精度机床严重依赖进口。一台进口精密机床的价格,相当于同类国产机床的三到五倍。更重要的是,很多关键技术都被国外垄断,许多高端设备根本买不到。

上任后的第一个月,倪志福就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京津地区的十几家重点机床厂。在北京第二机床厂,他看到工人们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精密磨床,但始终达不到预期精度。倪志福二话不说,脱下西装,戴上工作帽,亲自上阵调试。

经过仔细观察,倪志福发现问题出在床身的铸造工艺上。传统的铸造方法容易产生内应力,导致精度不稳定。他建议采用新型的"振动时效"处理技术,通过特定频率的振动来消除内应力。这个方法立竿见影,机床的精度一下提高了一个等级。

1966年春,倪志福组织召开了全国机床工业发展座谈会。会上,他提出了"以专业化带动系列化"的发展思路:将全国机床企业按照专业分工,每个厂都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通过技术积累形成优势。

这个思路很快见效。天津第一机床厂专攻车床,沈阳第一机床厂专攻铣床,各有专长,相互配套。到1967年底,国产机床的品种增加到了460多种,基本涵盖了工业生产的主要需求。

1968年,一个重大机遇摆在了倪志福面前。苏联一家机床厂愿意出售一批精密机床的制造技术。这些机床的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价格异常高昂。倪志福当即拍板:只买样机,不买技术。他的理由是:与其花大价钱买技术,不如通过研究样机自己突破。

样机运到后,倪志福组织了一个攻关小组。他们将机床完全拆解,研究每个零件的制造工艺。特别是关键的主轴部分,光是测绘图纸就花了两个月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69年底,第一台国产高精度机床trial-1型试制成功,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原机的水平。

1970年,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来了。国防工业需要一批特殊规格的精密机床,这种机床在国际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倪志福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了跨地区的协作攻关。他提出了"分段制造、联合攻关"的方案:将机床分解为若干个部件,由不同的工厂分别攻关,最后统一组装。

这个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单厂制造模式,充分发挥了各个工厂的专业优势。上海负责床身,沈阳负责主轴,北京负责电器控制,各个厂家都能发挥所长。1971年底,第一批特种机床顺利下线,填补了国内空白。

到1972年,在倪志福的主持下,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机床工业体系。从普通机床到精密机床,从专用机床到特种机床,产品谱系日趋完善。这不仅为国防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民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桃李满天下

1973年,已届花甲之年的倪志福并未选择退居二线,而是主动请缨担任机械工业部人才培训中心的主任。在他看来,机械工业的未来在于人才的培养。

这个培训中心最初的条件十分简陋,只有几间平房和一些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倪志福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培训模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老师傅传帮带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相结合。

1974年春季,第一期学员入学。倪志福坚持亲自授课。在讲授机床调试技术时,他不用讲稿,完全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将复杂的技术要领讲得深入浅出。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他常常示范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培训中心很快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许多已经成为工厂领导的人,也纷纷报名来听课。他们说,倪志福的课不仅教技术,更教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满足这些特殊学员的需求,倪志福开设了"周末技术讲座",每个周末都座无虚席。

1975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培训中心声名鹊起。某省一家大型机床厂的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请来多位专家都无法解决。得知这一情况后,倪志福带领培训中心的师生前往现场。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不仅修好了设备,还提出了预防类似故障的改进方案。

这次事件后,各地工厂纷纷要求与培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倪志福提出了"订单式培训"的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学员回厂后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国推广,培训中心也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发展成为占地数十亩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1976年冬天,倪志福开创了"现场教学"制度。他带领学员们走遍全国各大机床厂,通过实地考察来学习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技术特点。这种方式让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南京机床厂,学员们发现了一种独特的主轴热处理工艺;在广州,他们学习到了精密零件的加工技巧。

1977年,培训中心迎来了第一批外国学员。这些来自非洲和东南亚的学员,大多是各国机械工业部门的骨干。倪志福特意为他们制定了适合国情的培训方案,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学员回国后,很多都成为了本国机械工业的领军人物。

到1978年,培训中心已经培养了超过5000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工厂的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还有的成为了科研院所的专家。倪志福常说,这些学员就像种子,播撒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1979年,已经66岁的倪志福仍然坚持每周给学员们上课。这一年,他还组织编写了《机床维修实用手册》,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成册。这本手册后来成为了机械行业的必备参考书,被誉为"蓝领工人的圣经"。即便在退休之后,倪志福仍然经常应邀到各地讲学,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工作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0 阅读:0

木艺人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