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嫔:出身显赫,孝贤皇后曾侄孙女,却与后位失之交臂一生不得宠

雍亲王府王妃 2025-02-14 11:34:57

1820年,也就是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在避暑山庄病逝,其嫡长子绵宁继承皇位,史称道光帝。道光帝做了17年乾隆皇帝十分宠爱的皇孙,又做了21年秘储皇子,38岁时才登基。

即便是如此,道光帝的潜邸旧人数量也远不如其皇祖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登基之前,潜邸便有八九位侍妾格格、两位侧福晋、一位嫡福晋;而道光帝仅有两位嫡福晋、两位侧福晋以及两位侍妾格格:

嫡福晋钮祜禄氏,出身勋贵家族弘毅公家族,是康熙岳父遏必隆的玄孙女、孝昭仁皇后的曾侄孙女、一等果毅继勇公阿里衮的孙女、一等子布彦达赉的女儿;而且钮祜禄氏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的族孙女乌雅氏。正因为出身如此显赫,才被乾隆指婚给了皇孙绵宁为嫡福晋,只可惜无所出,后被追封为孝穆成皇后。

继福晋佟佳氏,同样出身勋贵家族,而且还是出身佟佳氏一族大宗。佟佳氏是康熙大舅舅、一等公佟国纲的五世孙女,而佟国纲是孝康章皇后的兄长,孝懿仁皇后与悫惠皇贵妃的伯父。正因为出身如此显贵,被嘉庆帝选中,指婚给了嫡长子绵宁为继福晋,佟佳氏仅为夫君生一位公主,后被追封为孝慎成皇后。

侧福晋辉发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原为侍妾格格,因生下绵宁长子奕纬而母凭子贵被嘉庆帝封为侧福晋。道光帝登基将其封为和嫔,后进为和妃。道光十一年奕纬去世,五年后纳喇氏病逝。

侍妾格格赵氏,包衣出身,道光帝登基后被封为平贵人,道光三年病逝,无所出;

侍妾格格孙氏,包衣出身,道光帝登基后被封定贵人,道光二十二年病逝,一直在贵人的位份上

而还有一位,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一样出身显赫的富察氏。而且富察氏在嘉庆四年时,便已经被嘉庆帝选中,指婚给了嫡长子绵宁为侧福晋。可以说富察氏是道光帝所有潜邸旧人中陪伴道光帝时间最长的,但为何落得一个因大火而去世的结局呢?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道光帝是大清唯一一位由皇帝原配皇后所生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可想而知他的皇位有多名正言顺,道光帝出生在乾隆四十七年,是乾隆第十五子永琰的第二个儿子,而且还是永琰嫡妻喜塔腊氏所生。

乾隆在乾隆三十八年时,便已经将令皇贵妃魏佳氏所生的皇十五子永琰秘定为皇储。

所以乾隆格外看中永琰的嫡福晋、侧福晋出身,毕竟永琰登基后,嫡福晋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侧福晋便是妃甚至是贵妃,还有可能继任为皇后。

乾隆三十九年,大学士来保的侄孙女喜塔腊氏被乾隆选中,指婚给了永琰为嫡福晋;

除此之外,永琰的两位侧福晋出身也十分显赫:

侧福晋钮祜禄氏,开国功臣额亦都第六子达隆蔼的后代,尚书恭阿拉的女儿。与康熙的岳父遏必隆、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乾隆的诚嫔、顺贵人同族,都出身勋贵家族弘毅公家族。

侧福晋完颜氏,父亲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位至山西参将;姑姑嫁给了和硕庄亲王的孙儿永瑺为嫡福晋,姐姐嫁给了永瑺继承子绵课(庄襄亲王)为嫡福晋。可见完颜氏虽然并非出身勋贵家族,但是其出身也是十分显贵。

永琰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位皇帝,那么永琰的嫡长子便是最有可能的隔世之君,毕竟乾隆皇帝跟康熙皇帝一样,都希望嫡子继承皇位。

喜塔腊氏嫁给永琰八年后,终于生下了嫡长子绵宁,而且绵宁出生之前永琰的庶长子已经夭折;可想而知对于乾隆而言,绵宁的出生有多重要。

可以说绵宁从出生之日开始,便成为乾隆心目当中的隔世之君,对其格外的宠爱。

正是因为如此,绵宁不仅可以时常见到皇祖、得皇祖教诲,而且其大婚都是皇祖亲自主持的。如此背景下,绵宁的侧福晋人选虽然不及嫡福晋人选重要,但是仍旧需要谨慎挑选。

只是绵宁的侧福晋人选,并非乾隆皇帝所亲选,而是在乾隆皇帝病逝这年嘉庆帝亲自为儿子挑选的。而嘉庆帝为绵宁挑选侧福晋人选时,已经将绵宁秘定为了皇储。

可想而知,绵宁侧福晋人选有多重要。

最起码在出身上,并不比已经嫁给绵宁四年的嫡福晋钮祜禄氏要差。

那么绵宁的第一位侧福晋富察氏的出身有多显赫呢?

富察氏出身乾隆朝时期第一外戚家族——檀都系沙济富察氏一族

其高祖父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宰相马齐

其曾祖为敦惠伯、西安将军傅良

其曾姑祖母(马齐之女)是康熙的儿媳、和硕履亲王胤祹的嫡福晋

其堂曾姑祖母是乾隆皇帝缅怀一生的孝贤皇后

其堂姑为乾隆皇帝的晋妃

其父为广东盐运使查清阿

其生母爱新觉罗氏是二等侍卫科灵阿的女儿

.....

如此便可见富察氏的出身有多显赫。

永琰的两位侧福晋(钮祜禄氏与完颜氏)都是以储备嫡福晋的目的被乾隆指婚给永琰的,因为永琰的嫡福晋喜塔腊氏(孝淑睿皇后)身体并不好。只可惜完颜氏早逝,但仍旧在永琰登基后追封为恕妃,而钮祜禄氏则是在喜塔腊氏病逝后成为继后(孝和睿皇后)。

可想而知,富察氏也有作为储备嫡福晋的目的,被嘉庆帝指婚给绵宁的。

毕竟绵宁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孝穆成皇后)也一直未有所出,身体也不是很好,嘉庆十三年便病逝了。

若是富察氏能够得绵宁宠爱,又有母仪天下风范的话,在绵宁嫡福晋(孝穆成皇后)病逝后,富察氏便能成为继福晋。很显然富察氏没有让嘉庆帝满意,也没有得到绵宁的宠爱,所以富察氏不仅多年来一直无所出,而且在嘉庆十三年绵宁嫡福晋(孝穆成皇后)病逝后,嘉庆帝便重新在八旗中为绵宁挑选了一位继福晋佟佳氏(孝慎成皇后)。

就这样,富察氏与继福晋之位(皇后之位)擦肩而过,更是与后位擦肩而过。

富察氏大约在嘉庆四年,婆婆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丧期结束后,嫁给了绵宁为侧福晋。而嘉庆三年是选秀年,所以富察氏便是嘉庆三年的记名秀女,嘉庆四年被正式指婚给皇子绵宁为侧福晋。虽然是侧福晋,但是按照清制,绵宁也需要正式迎娶富察氏。

在清宫档案中,将富察氏记载为“皇二子侧妃”。

而富察氏作为绵宁身边唯一的侧福晋,一直到嘉庆十四年。

嘉庆十四年时,富察氏在档案中已经被记载为“大侧福晋”。

因为这一年,绵宁的身边又多了一位侧福晋——辉发那拉氏,只不过这位侧福晋并非嘉庆帝为绵宁在八旗中挑选的,也非绵宁喜欢自己主动求娶的,而是“母凭子贵”。

辉发那拉氏出身正白旗包衣,其父成文为三品参将。原本是绵宁身边的侍妾格格,但是辉发那拉氏不甘心只做侍妾,所以便想方设法怀孕,并且生下了绵宁的长子奕纬。

奕纬出身的时候,绵宁已经28岁,却膝下无一子半女。

嘉庆帝又如何不为此而着急呢?

得知皇孙奕纬出身,嘉庆帝十分高兴。

不仅下旨将侍妾辉发那拉氏封为侧福晋,而且还亲自为皇孙取名。除此之外,嘉庆帝还为此而大封后宫(还因为明年嘉庆帝五十岁),晋封后宫诸妃的位份。

可想而知奕纬的出身,让嘉庆帝有多高兴。

就这样,富察氏不再是绵宁身边唯一的侧福晋。

但是因富察氏出身显赫,所以即便是辉发那拉氏生下奕纬,其排位仍旧在富察氏之后。

而且整个嘉庆朝,绵宁只有奕纬这一个儿子出生。

若是富察氏能够为夫君生下一个儿子的话,可想而知其在潜邸的实际地位会有多高,毕竟绵宁的继福晋佟佳氏(孝慎成皇后)也仅为绵宁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再无所出。

只可惜富察氏不得宠,自然侍奉在绵宁身边的机会便少之又少,虽然在侧福晋的位置上多年也一直未怀孕。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病逝,绵宁登基,史称道光帝。

道光帝登基后,自然需要为潜邸的妻妾进行加封:

继福晋佟佳氏被尊为皇后

侧福晋辉发那拉氏、皇长子奕纬的生母被封为嫔

侍妾格格赵氏,为贵人

侍妾格格孙氏,为贵人

辉发那拉氏毕竟是道光帝唯一一位生有皇子的后妃,也仅被封为嫔,如此便可想而知道光帝有多不待见辉发那拉氏。而富察氏,不仅不得宠,而无所出,自然也仅被封为嫔;而富察氏能够被封为嫔,也仅是因为其显赫的出身而已。

从道光元年十一月开始,富察氏便同定贵人孙氏一起搬到了承乾宫居住。

道光二年十一月,嘉庆帝丧期满后,道光帝后宫诸妃举行正式册封礼。

富察氏为恬嫔

辉发那拉氏为和嫔

孙氏为定贵人

赵氏为平贵人

虽然和嫔是皇长子奕纬的生母,但是其在后宫的排位还要在恬嫔富察氏之后,毕竟二人都不得宠

“恬”在满语中的意思同“娴”,都是“恬静”的一起,可见富察氏虽然出身显赫,在潜邸时便为侧福晋,但是她不争不抢、更不争宠,一直安分守己。像乾隆皇帝的侧福晋纳喇氏一样,只是乾隆比较大方,在登基时直接将纳喇氏册封为娴妃,而非嫔。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富察氏性格仁厚,对待宫中的官女子十分亲厚,虽然按照规矩是主仆,但实际上富察氏同宫里的官女子跟亲姐妹一样,所以在富察氏的宫里,官女子们都比较随意,跟主子富察氏相处起来十分融洽。就像我们在《甄嬛传》中,看到的甄嬛与两位陪嫁丫鬟流朱、浣碧的关系一般。

若是能够在富察氏宫里当差的话,必定是一件很轻松幸福的事情。

原本在潜邸时便不得宠,道光帝登基后富察氏便更加成为后宫中很不起眼的一位后妃,因为道光帝登基后为了绵延后嗣,不断地充实后宫:

道光二年祥贵人钮祜禄氏、全嫔钮祜禄氏、珍贵人赫舍里氏入宫,祥贵人与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侧福晋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是族内堂姐妹的关系,而道光帝的发妻孝穆成皇后是祥贵人的族内姑祖母,祥贵人出身弘毅公家族第十房,出身勋贵世家。

至于全嫔虽然也出身钮祜禄氏家族,但是并非出身弘毅公家族,其家族在乾隆朝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因曾祖父成德立下赫赫战功的缘故家族崛起。因长相出众、才貌双全而被道光帝一见钟情,直接封为嫔入宫。而全嫔,便是道光帝最为宠爱的一位皇后,生下了皇四子奕詝(咸丰帝),在孝慎成皇后病逝后为继后——孝全成皇后。

至于祥贵人,出身本就显赫,再加上得宠很快便晋封为祥嫔、祥妃,为道光帝生一子两女(道光十七年开始失宠)。

珍贵人赫舍里氏是广东按察使、布政使容海的女儿,因得宠很快便晋封为珍妃(道光六年开始失宠,无所出)。

道光五年,刑部员外郎花良好阿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入宫,被封为静贵人(奕訢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因接连生子而被晋封为静嫔、静妃,甚至静贵妃;在孝全成皇后病逝后,被封皇贵妃统摄六宫。

道光八年,乾隆宠臣和珅的侄孙女钮祜禄氏入宫,被封为成贵人;

道光十一年,吏部郎中舒穆禄.玉彰的女儿舒穆禄氏入宫,被封为彤贵人;因得宠而接连晋封,被封为彤嫔、彤妃,甚至是彤贵妃,为道光帝生下三位宫女,从道光二十四年开始失宠。

道光十四年,蔡佳氏入宫,被封为宜贵人。

道光十七年,笔帖式乌雅灵寿的女儿乌雅氏入宫,被封为秀贵人,是道光帝后期最为宠爱的后妃,先后为道光帝生下三子一女,被晋封为琳贵妃。

除此之外,道光帝还有很多官女子出身的后妃。

正因为道光帝在整个道光朝都有宠爱的后妃,而且大多为道光帝生下皇子公主,道光帝又如何能想得起已经“色衰而爱驰”的富察氏呢?

不过在道光十一年,皇四子奕詝的洗三礼时,富察氏在清宫档案中曾被记载为“恬妃”。很可能道光帝曾诏封潜邸旧人富察氏为恬妃,但是不知因何故又不晋封了。

不过原本排位在富察氏之后的辉发那拉氏,在道光三年时母凭子贵晋封为了和妃。

随着后宫新人不断地增加,富察氏这位出身勋贵家族的潜邸旧人,在后宫的地位也是越来越低。

不过好在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在后宫安稳度日;待孝慎成皇后病逝后,富察氏每年的元旦都会奉道光帝之命前往储秀宫为孝慎成皇后拈香。

富察氏虽不得宠,但是心性淡然,并不会因为失宠而伤心,所以她并未跟定贵人与平贵人一样早早便病逝了。但可惜的是,富察氏也没有“善终”。

道光二十五年富察氏所居住的延禧宫起火,一共烧毁了二十五间屋子,只剩下宫门。为此延禧宫的掌事太监被杖责一半,发配黑龙江为奴;原本跟富察氏一起居住延禧宫的成贵人与常贵人则是搬到了咸福宫居住,但是作为延禧宫主位的富察氏却没有搬到别的宫殿居住。

而唯一的解释便是:富察氏在这场大火中受了重伤,很快便去世了。

富察氏去世后,其丧仪的规格按照道光六年时去世的荣嫔规格来办。

荣嫔并非道光帝的妃嫔,而是嘉庆帝的后妃梁氏。梁氏原本是嘉庆帝的侍妾格格,因不得宠在嘉庆朝时仅位至贵人,道光帝登基后将其尊封为皇考荣嫔,道光六年病逝。

而富察氏跟荣嫔的一生确实也很相似,都是皇帝的潜邸旧人,都不得宠,最终的位份也都是嫔。

其实富察氏去世时,在位的皇帝已经是咸丰帝,道光帝已经病逝了。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富察氏被正式入葬慕陵妃园寝,位居第二排最右边的位置。

0 阅读:126
雍亲王府王妃

雍亲王府王妃

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