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次例行带孩子打疫苗,却在排队时无意中听到前面两位家长的聊天,这让鹏哥忍不住往上“贴”得更紧——
家长甲:“我家孩子写作业太拖沓了,说是拿手机查资料,好家伙!一玩能玩1小时,作业基本就没动,愁死我了!”
家长乙:“你用的啥手机啊?教你个好办法,华为手机里有个‘“健康使用手机”’。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给他设置一个停用时间,除了学习要用的应用和电话什么的,其他应用都不能用了。你看,在我手机上,还能看到孩子每天都用手机干了些啥……”
没想到,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获取了用户的一手反馈,一时间,鹏哥感慨万千。
回想起关爱团队成立之初,大家热情满满,却唯独因为团队比较年轻,成员们都没有孩子或孩子很小,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家长的痛处,时常觉得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和憋屈。但失落是暂时的,大家振作起精神,想尽各种办法了解家长和孩子们,通过亲戚朋友、各类论坛,甚至儿童问题中心,也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宣传推广,听取用户的批评,不断打磨产品。
在听到前面排队家长的这番话后,鹏哥深受感动,亲历了“好产品会口口相传”这条“真理”,也让他那颗要将产品越做越好的心,更加笃定。
但”健康使用手机”从走近消费者,到被接纳被使用,这一路并不顺利……
不受欢迎的“新人”
时间拉回到2019年初,武汉的天气乍暖还寒,产品经理鹏哥看着窗外,心情Down到了谷底。团队忙活了7个月,终于在Mate 20系列手机上发布的”健康使用手机”,却没能等到想象中的掌声一片,反而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吐槽:
“现在这个版本,怎么跟以前的学生模式完全不一样?”
“原来学生模式可以控制游戏软件一天只能玩半小时,现在怎么不行了?”
““健康使用手机”不能设置游戏应用的时间段,还是学生模式好!”
“不喜欢这个”健康使用手机”,能换回去学生模式吗?”
……
用户口中的“学生模式”正是“健康使用手机”的前身,从管控孩子逐步放宽到成年人的自我管控,新版的“健康使用手机”让众多熟悉之前“学生模式”的“家长粉”们相当不习惯,以至于上线几个月来,团队持续收到网络上最多的用户声音就是:还我学生模式!
随着用户吐槽声量越来越大,团队成员也越来越焦虑。“我们真的做错了么?”一段时间,鹏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从绝望之谷,爬上开悟之坡?“健康使用手机”如何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呢?
其实,原版的“学生模式”与“健康使用手机”功能两者背后的逻辑就根本不同,原版学生模式的用户,多数是需要与孩子进行“博弈”的家长,这类用户使用的目的性更强:针对具体应用,在某个时间段去实施管控;而新上线的“健康使用手机”,兼顾成年人自我管理,更注重合理分配一天的时间。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模式下,所有功能的使用时间由家长来管控,事先设置好,时间一到,就自动受限,无法再继续使用了;而“健康使用手机”在此基础上新增的成年人模式,更注重自我管理,在APP界面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手机每个功能的使用时长,并且针对已预先设置了使用时间时长的APP,会自动提醒时间到了,比如事先设置好了游戏APP只能使用一个小时,时间一到提醒界面就会自动跳出来提示你了。
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团队始终坚信,时间管理对成年人和孩子同样重要。帮助每一个人健康地享受数字生活,这个方向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一个APP上,成功兼顾两种方案,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鹏哥和他的团队也一筹莫展。
倾听用户的心声
解铃还须系铃人,用户的吐槽成为团队的动力。那就走出去,从真实的用户声音中寻找解决方案吧。大家将用户的吐槽声音梳理、分类,然后设计好问卷,工作之余,团队带着问卷开始访谈周边的各类人群。
UX设计师潇潇姐,在家长群里从来都是“深度潜水”状态。而现在她则是小区群、育儿群、宝宝班级群里的“踊跃发言人”,扮作“热心群众”和大家闲聊,时不时植入一下功能理念,收集一波用户反馈,引得邻居有一次问她,最近是不是改卖手机了?
研发工程师洋哥,在出第一版demo的时候,就给自己妈妈设置了“健康使用手机”,一天只能玩3小时,时间一到,屏幕变灰,娱乐应用被锁定。妈妈一边吐槽自己儿子“太狠了”,一边又在遇到了问题后马上图文并茂提意见。更“硬核”的还有,为了方便儿子定位,学会了抓Log(调取后台日志)!现在阿姨已经是团队的金牌“种子”用户了。
团队的成员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尽可能与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大家汇集所有调研数据,梳理用户的意见,整合输出demo,再给用户试用,获取新一轮反馈。团队不断地通过这种笨拙而原始的方法,慢慢理清了思路,逐渐建立了用户模型和产品设计逻辑。
通过用户模型的不断梳理,用户画像也开始逐渐清晰:
一类用户属于自我管控型。这类人群有自律的心,也会立各种各样的Flag:从明天起再也不熬夜了、每天看书半小时、不瘦10斤不换头像……但是这些flag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这类人群,软件起辅助作用,做轻限制。这类用户,他们更关注每天的总使用时长,个别用户需定制。
一类用户主要是管控孩子用。有些孩子学习自觉性强,只是把手机当游戏机,那就限制他们玩游戏应用的总时长;有些孩子拿父母手机,只是写作业时用,那就让他们学习软件保持无限制使用,其他应用适度使用;有些孩子自律性太差,那就只给他们开通基础的通话等应用,其他应用全部禁止……
每类用户的需求不同,反馈回来的声音、使用场景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各个小模块时,功能需要设计地更加灵活,比如在总时长的基础上,对各个小模块增加一些自定义的按钮,方便用户进行定制。
有了明确的方向,团队成员就像手机的电量一样,开发时永葆满格的初心,demo时耐心等待用户的反馈来让电量重新满格。如此反复,前前后后迭代了30多个demo。持续将近6个月的时间,不断“提纯”。方法虽然“笨”了点,但“健康使用手机”的差评率却开始慢慢减少,论坛上也逐渐能看到用户的正向反馈了。团队里还单身的小李笑称,要是拿出这种勇气去找对象,什么样的姑娘追不到!
随着功能越来越完善,被用户越来越广泛的接收,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在反馈给我们的用户声音里,孩子与家长针对玩手机的时间,有着持续不断的争论,对此,鹏哥又陷入了沉思。
彼此尊重,一起成长
一直以来,中国的家长可能更加注重关心、照顾孩子,而往往这种关爱会演变为日常对孩子各方面的掌控,有可能会在亲子沟通中带来屏障。原来“健康使用手机”的孩子学生,更倾向于帮家长“管”孩子,而这么管孩子真的有效吗?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这种强制性的“管”带来的并不是全然的积极正面结果。
于是,团队找到了中科院的心理学家,继续寻找答案:孩子年龄虽小,但同样拥有独立的人格以及自我的空间。“管”将会把家长与孩子置于对立面上,家长应该作为一名守护者,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去带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正是育儿畅销书中经常提到的理念吗?”初为人父的鹏哥感叹道。
改变思路是必经之路。围绕“亲子守护,让爱在线”的设计理念,开始了又一轮的步步深入和层层提炼,这次不随旗舰机憋大招,为了更好地在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帮助各位家长们,“家长助手”APP 在应用市场上线,一周内,就获得2万多的下载量。
它与强制性的管控APP不同,这是一份颇有仪式感的约定,像儿时的拉钩,长大后的盖章,这个何时、如何使用手机的约定,需要得到孩子的认可才能生效(如下图)。这是孩子与家长平等对话的权利,有了孩子的参与,也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了约束感。这种掌控自己的感觉,不正是孩子一直以来希望拥有的吗?
被接纳的快乐
都说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消费者领域很多用户非常有创意,会将我们的功能玩出很多新花样。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团队收到很多用户的反馈。
比如“健康使用手机”针对成年人的管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约束(自己给自己设置密码)。为了更好的约束自己,有一些朋友、同学、情侣之间会互相设置密码(此密码仅针对功能本身,不会获取用户隐私),互相鼓励对方放下手机。
有些父母年纪大了,也像孩子一样,闲来无事抱着手机一玩一整天,孩子也会使用家长助手APP,给父母设置到晚上11点手机屏幕变灰色,没有了缤纷的色彩,手机也不那么“香”了。
有用户笑称,自从用了“健康使用手机”,腱鞘炎好久都没再犯了。
有用户用“健康使用手机”的警示语激励自己,终于通过了人生中重要的考试!
有用户用“健康使用手机”,成功放下手机,去运动、去读书,去学习新技能……完成了自己的年度小目标!
这些可爱的用户反馈和肯定,也是团队一直以来前进最大的动力。极致体验、快速响应、不断完善、超越自我、永不止步,为了这群可爱的用户,我们很荣幸自己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