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在古代抹杀活力,在现代,却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狐狸先森讲历史 2021-04-27 11:45:23
01封建制,只在西周这一朝出现过

在我们的印象中,封建制可能不是一个好制度。

封建制,其实就是封建制度,这里可不是我们常念叨封建制啊,是分封建制的意思,就是把疆域一层一层分封出去,分到的人建立一个较为独立的建制政府。

历史课习惯把鸦片战争之前的古代历史叫作封建社会,从学术角度来说,这其实不准确。

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在中国只有西周出现过。

《左传》里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把亲信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来保证周王室的权威。

这种封土建邦、分封割据的状态就叫封建。

西周的封建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政治制度。

西周后五百年的乱世,就是因为分封制导致的。

唐代柳宗元就写过一篇叫《封建论》的文章批评分封制。

他说,郡县制比封建制要好,因为他从安史之乱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地方权力太大,会威胁中央的统治。

但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之后,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地方无法与中央抗衡,越来越缺乏应有的活力。

到了明清,士大夫甚至开始怀念西周的封建制。

明朝的大儒顾炎武提出了一个建议:“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为什么明清的士大夫,要怀念千年前就已经淘汰的封建制呢?

02周朝用家国天下,统一了中国

如果从国家整合的角度讲,那西周可以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因为在它之前,夏商两朝的政治结构是上下脱节的,上面是个部落酋长式的君主,下面是互不相干的城市,一盘散沙。

到了西周,周天子靠封建制把整个国家整合起来了。

西周封建大一统的核心就四个字:家国天下。

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血缘的、地方的、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

什么样的共同体最稳定?

除了宗教之外,大概就是血缘了。

西周的封建制最有创意的,就是把政治共同体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

天子、诸侯跟卿大夫,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就像一个大家庭。

周天子在西周社会具有双重身份,从宗法制的角度讲,他是族长;从国家层面讲,他又是天下共主。

家族统治与君权统治是一体的。

但是,周天子并不是独裁者,只能说是仲裁者。

周天子在中央的权力更多是象征性的。

地方上的诸侯和基层的卿大夫有时候权力非常大,大到对自己的封地有独立的自主权,不受天子的支配。

说白了,西周的封建制,骨子里就是地方自治。

西周的封建大一统,给后人留下了两个重要的政治遗产。

第一个是家国一体。

这点跟西方的古罗马有明显区别。

在古罗马法里,国与家有明确的法律界限。

公法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私法处理家庭的私人事务。

而西周的制度,家和国没有明确的界限,国就是大家,家就是小国。

第二个就是伦理政治。

在古罗马法里,公是公,私是私,但是在西周,公与私之间、政治与伦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暧昧。

这种政治可以说是一种“私性政治”。

国就是家,国家的公共事务也被看成是一家姓的私人事务。

一切都被私人化、相对化了。

君与臣、官与民、民与民都是具体的伦理关系,缺少刚性的契约规范。

03时间久了,血缘也就疏远了

西周维持了275年,也算一个长命的王朝,但到了周平王迁都洛阳,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年代,封建制度却维持不了了。

西周的封建大一统靠血缘维持。

西周天子的家族统治本来和君权统治是一体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稀释了,天子作为家族族长的权力就不稳固了。

这等于说,君权控制不住诸侯,血缘关系罩不住地缘关系了。

这就出现了春秋争霸。

诸侯不听天子的,连有实力的卿大夫都想当国君。

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家分晋,就是晋国三位有权有势的大夫,把晋国给分了,分别建立赵、魏、韩。

接连500多年的乱世之后,想要再次实现大一统,就要换一种方式。

这才出现了历史学家说的“周秦之变”。

当时有不少思想家,纷纷建议君主改革,采用新制度来管理国家。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变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一个个封建的土围子,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权力一竿子插到底,有效动员基层社会,重新实现统一。

这些提倡改革的,就是法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郡县制取代封建制,就是法家思想的实践。

周秦之变以后,基层行政组织取代了宗族组织,官僚制渐取代了家族世官制度。

有一个说法叫做,两千年来,皆秦制也。

秦制就是郡县制,建立以后,两千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

04郡县制的负面效应:地方没有了活力

以前我们学的中学历史,都把周秦之变,郡县制代替封建制,看作是历史的进步。

权力集中在中央,总比权力分散、各自为政好嘛。

的确,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有利于天下统一,否则中国早就大卸八块,像欧洲那样都是独立的小国了。

不过,一个大统的帝国,最难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郡县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一样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两宋以后,中央集权的步伐再也挡不住了。

特别是到明清两朝,权力高度集中在朝廷,君权对封疆大吏严加防范,这样一来,大小官员无不战战兢兢。

地方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了。

要知道,历史上很多成功的改革都不是自上而下从中央开始的,往往都是自下而上从地方突破的。

地方没有活力,整个国家的活力也就不足了。

怎么办呢?

只能从历史的仓库中去寻觅平衡中央集权的武器。

顾炎武、黄宗羲这些明末清初的士大夫发现:西周的封建制不是很好吗?

地方诸侯就是父母官,有主动权,对自己的臣民负责,而不是像郡县制下的官员那样,只能对上唯唯诺诺,执行上级的命令。

当然,历史再倒退回西周是不可能的,所以顾炎武才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存郡县之名,行封建之实。

地方官员可以由中央任命,但要让他们有职有权,不能只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只对上负责,而要成为一方百姓的真正父母官!

05郡县制,在古代抹杀活力,在现代,却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封建不完全是我们过去理解的那么负面,那么落后。

西周的封建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政治制度,造就了第大一统国家,实现了封建大一统。

周秦之变,郡县制代替了封建制,建立了新的大一统,这是郡县制大一统。

新的制度虽然有效地把权力集中到了中央,集中力量好办事,但也带来了新的弊端。

天下整齐划一,地方就死气沉沉了。

于是,明清的士大夫就开始怀念封建制的好处了。

封建制跟现代的联邦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现代的观念和制度,都能从中国的传统中找到对应的资源。

那么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是松散的封建制(联邦制)好呢?还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好呢?

这个问题,要看从什么角度去分析。

我们就从商业经济这个角度吧,赚钱最重要嘛。

从古代的政体来说,集权的大一统天然不利于商业经济发展,因为帝王把商人看作的对皇权的威胁。

在古代,大一统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的统一,反而是分割的,因为帝王并不喜欢老百姓到处溜达,所以会用武力把各地区分割开来统治。

反而是在分裂的时候,各个势力为了增强实力,而大力发展商业经济。

比如两宋时期,中国的商业经济就发展得很好,到了明清,朝廷就开始打压商业了。

而在现代国家,大一统则会更有利于商业经济。

市场越大,商业潜力越大,这是常识。

在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经济越繁荣,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疆域庞大的大一统国家的商业潜力非常大。

欧洲是一个个小国组成的经济体,遇到经济利益,就会吵架。

中国的人口和疆域,比整个欧洲都大,但因为是统一的国家,能较好地协调内部利益。

印度的人口与中国相当,但实行联邦制,国家的松散程度比同是联邦制的美国还要高。

所以印度的商业潜力难以得到发挥,邦与邦之间对商业的阻隔,比国与国之间还大。

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一个国家都不能实现内部化,怎么到外面跟人家竞争呢?

大一统的郡县制,在古代或许抹杀了中国的活力,但在今天,却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8 阅读:2271
评论列表
  • 锤子 21
    2021-04-30 00:42

    小编一直强调大一统,实则周制并未大一统,诸侯国之间各有各的文化,更像是宗主国与附庸国的关系,附庸国受宗主国文化的影响但主体还是本国文化,郡县制也不会使地方失去活力,郡县制更像是军政分离的做法,军权在皇帝手中,民政下放,但又收到中央监督,郡县制的依托是法治,而且法治月彻底郡县制对国家的好处越大,他能团结国家人民,对抗外来威胁,而分封只会不断给内部制造出更多威胁

    求赞求赞求赞 回复:
    对的 看看司马家就知道了
    ╰貓男 回复: 求赞求赞求赞
    所以君主论提出了这两种统治模式,大一统的好处在于能集中所有力量做大事,但是一旦中央疲软很容易把地方一起代入沟里。分封虽然不堪一击,但是各地容易根据自己的条件治理当地问题。其中举了法兰西和奥斯曼模式,法兰西很容易就能打败他们,但是你永远也征服不了他们,奥斯曼就反过来。具体实例自行参考奥斯曼帝国解体和明末历史
  • 小l 13
    2021-04-27 12:58

    东周亡于分封,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朝藩镇割据

    ╰貓男 回复:
    怎么?宋明两朝不够代表郡县制么?
    小l 回复: ╰貓男
    不能,那已经是有“府”了,有“路”了,掌控力变大 皇权下县,乡村倒是士绅治理
  • 2021-05-02 23:14

    活力?我呵呵你一脸,分封制什么德性麻烦你看看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

  • 2021-04-27 20:22

    朱元璋时期的藩国制如果进行下去,塞上藩国相互节制,也能把北疆牢牢控制在明廷手里,也不至于那么早放弃掉奴儿干都司。

    『暮雨孤城』 回复:
    夺走那也是努尔哈赤造反之后的事,搞清楚情况了吗?那是造反割据之后的事,没造反之前他就是(大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兼龙虎将军)而且任何大明官员来此地他都得迎接伺候,要征税要贡品啥的你都得给,包括要兵要钱,当然就算要了用不用那是一回事,你不给那就是造反,像抚顺守御千户:李永芳、辽阳卫千户:萧伯芝,去建州女真八部考察的时候努尔哈赤敢表现出半个不字,半点不恭敬心里立马明军开动过来
    刘云鹤 回复:
    想多了,连燕王朱棣这关都过不去,朱棣早就对他老爹和兄弟不满了,早就想造反了,侄子削藩只是起兵借口而已,如果朱标上位,到时候就是朱棣联合鞑靼本雅失里大汗举兵南下,和蓝玉大战于山东河南(明朝最精锐的幽云边军+蒙古骑兵,又有朱棣、张辅、邱福等猛将,蓝玉的中央禁军在大平原上不一定能打得过呢),最后相持不下双方罢兵,开启新的南北朝了。[无奈吐舌]
  • 2021-05-02 04:30

    周朝那叫分裂

  • 2021-05-08 11:30

    [点赞][点赞][点赞]

狐狸先森讲历史

简介:狐狸先森坚持原创,输出精品内容,与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