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检查查出腔隙性脑梗死,这是得了脑血栓了吗?要不要吃药啊?

初见李 2024-08-29 21:20:35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很多中老年朋友做体检,发现自己得了腔隙性脑梗死,这是不是我得了脑血栓了?是不是得赶紧输液,或者吃药呢?李医生今天说说这个问题!

腔隙性脑梗死,这一医学术语或许让你感到有些陌生,但它实则是脑梗死家族中的一员。其得名源于梗死面积微小,通常不超过 2 毫米,宛如大脑深处的一粒尘埃。当大脑中的微小动脉阻塞,局部缺血坏死便会留下微小腔隙。

据权威统计,腔隙性脑梗死在 45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检出率相对更高。在脑血管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约占 20%左右。 在 45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相对较高。这不禁让人疑虑,这是否是中风前兆?是否需长期服药预防?确诊腔隙性脑梗后,距离严重大中风又有多远呢?

一项针对 1000 名脑血管病患者的调查研究表明,仅有 30%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脑血栓,而大部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合理治疗,病情可以得到稳定控制,并不会演变为大家所担忧的脑血栓。临床数据统计,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约 70%的人症状轻微,甚至在常规体检中才被发现,这与脑血栓发病时往往出现较为严重的肢体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在对 500 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 500 名脑血栓患者的症状对比分析中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仅为 10%,而脑血栓患者高达 80%。

腔隙性脑梗死虽名为“梗死”,但其症状往往并不显著,许多患者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自身并无明显不适。即便有症状,也多为轻微,如偶尔的头痛、步态不稳、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或有重影、轻度的肢体麻木等。这些症状的非特异性使得它们常常被忽视,但却不容忽视。 面对腔隙性脑梗死,我们应保持既不过度恐慌也不掉以轻心的态度。

一方面,可将其视为年龄增长、身体自然衰老的一种表现,无需过度治疗,只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并定期进行复查即可。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其潜在风险。腔隙性脑梗死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且可能已较为严重。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若不及时干预,微小的腔梗可能逐渐发展,最终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甚至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应首先寻找并控制其危险因素。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积极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对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 H 型高血压患者,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以降低风险。

此外,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且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以及放过心脏支架、近期有心梗或脑梗等高危人群,建议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对于单纯的体检查出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若无其他危险因素且生活自律,则无需过度治疗。

总之,腔隙性脑梗死虽非大病,但亦需我们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注。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守护我们的健康。

读科普文章认准李医生,大品牌值得信赖!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阅读:0

初见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