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医王烈泉医案汇集(一)

皇铭安康 2023-02-15 12:10:06

▲王烈泉,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岭南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等职。从事中医工作近50年,王主任善于治疗胃肠疾病,通过辨证辨病相结合、调脏和腑相结合、理气消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编著《消化性溃疡》等专著3部,发表专业经验总结论文13篇,主持完成中医药科研课题6项,获奖5项。

茵陈五苓汤治疗黄疸病案

李某,男,时年35岁,2015年5月初诊。

发病过程:尿黄、巩膜黄染,乏力恶心,食欲减退10天,病史:患者10天前因饮酒后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伴有腹痛腹胀,乏力,无排陶土样便,无畏寒发热,在家自服胃药物后无明显改善,反而日复加重,并伴有尿黄、巩膜黄染现象,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行生化等检查后提示转氨酶升高,肝功能:T.BIL 24.4 umol/L,D.BIL 12.6umol/L,I.BIL 11.8umol/L,ALB 47.0g/L,ALT 371.5U/L,AST 502.6U/L,GGT 158U/L,收治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经护肝降酶,退黄,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已明显改善,但化验肝功能结果转氨酶一直仍偏高,经复查肝功能示:D.BIL:12.9 umol/L ALT:305.0 umol/L AST:273.6 umol/L GGT:150 umol/L,请会诊。

【首诊证候】

症见:精倦神疲,巩膜稍黄染,诉头重身困,全身乏力,大便溏垢,察其舌脉,舌质淡红,苔腻微黄,脉濡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黄疸。

证型: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处方:茵陈五苓散加减。

绵茵陈30g、溪黄草15g、茯苓15g(土炒)、白术15g、泽泻15g、党参15g、黄芪15g、生麦芽15g、山楂15g、丹参15g、赤芍20g,五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精神可,胃纳可,无恶心呕吐,大便稍成型,苔腻微黄,脉濡细,复查肝功能示:ALT:99.6 umol/L,AST:68.3umol/L GGT:145 umol/L,药后5天患者无诉明显不适,精神可,胃纳可,巩膜未见黄染。

处方:绵茵陈30g、溪黄草15g、茯苓15g(土炒)、白术15g、泽泻15g、党参15g、黄芪15g、生麦芽15g、山楂15g、丹参15g、赤芍30g,五剂,日一剂,水煎内服,即原方只增加赤芍至30克,继续服用。

三诊:

患者经再服5剂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D.BIL:3.2 umol/L ALT:28 umol/L AST:26umol/L GGT:43 umol/L,顺利出院,观其脉濡,舌苔腻,予开参苓白术散冲服调服,嘱其忌酒,饮食清淡。

按语:

黄疸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其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利小便是通过淡渗利湿退黄,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疗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茵陈五苓散原文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全方以五苓散加茵陈组成,应用范围应属于黄疸病中阳黄湿重于热或湿热并重者,茵陈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五苓散由猪苓,泽泻,茯苓,桂枝,白术组成,猪苓、茯苓、泽泻三者淡渗利水,白术健脾制水,桂枝通阳化水,此方临床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治风湿疫气;

第二:利湿邪;

第三:利水以行津液,此方与黄疸病的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是一致的

后面使用活血化瘀药在肝炎治疗中的运用,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其一,肝气不舒者,无论是气虚生瘀还是气滞化瘀,日久终有瘀积,与等其血瘀形成,不如及早用于防治。其二,疫毒之邪易伤其脉络,伤脉者必伤血络,血络受损则血分容易淤积。其三,疫毒淤积,非行气所能撼动,唯有活血逐血者才能破其性,攻其坚。所以在临床治疗肝炎多兼用活血的药物,如丹参,当归,赤芍,莪术等,效果都不错。

补肾益气法治疗痿证案

吴某,男,时年21岁。

发病过程:双下肢痿软、无力2年。2年前有一次过度疲劳,劳动中感受风寒发热,经治疗感冒迅速恢复,但是感冒愈后逐渐出现下肢麻痹无力,继则痿软,而且逐渐加重,1月后已不能下床活动,家人万分焦急,多方求医而未见成效。1983年12月23日于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脊髓炎”,经过治疗20余天未见好转,自动出院。出院后一直寻医问药,而病情逐渐加重,下肢痿软、痿缩。至1985年就诊时,双下肢能被手随意摆动,可达自己枕部。西医诊断:横贯性脊髓炎。检查所见:双侧下肢肌肉萎缩,肌力“0”级,比弗氏征阳性,双侧下肢一切神经反射消失,深浅感觉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数目占比11.2×109/L,淋巴占比51%。

【首诊证候】

症见:双下肢痿软不用,腰脊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时有遗尿,大便溏,舌淡红,脉细无力。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痿证。

证型:肝肾亏虚。

治法:补益肝肾,益气行血。

处方:鹿角胶丸加减。

鹿角30克(先煎),熟地黄、茯苓、党参、牛膝、 龟板各15克,当归、菟丝子、杜仲、白术各10克,田七5克(研末冲),黄芪20克,5剂,日1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11月25日

服药5剂,头晕目眩减轻,睡眠好,大便也有改善。

处方:鹿角30克(先煎),熟地黄、茯苓、党参、牛膝、 龟板各15克,当归、菟丝子、杜仲、白术各10克,田七5克(研末冲),黄芪30克,红花3克,水煎服,连服10剂。

三诊:11月7日

右侧足趾有微动感,精神大爽,大便正常,食欲增。

处方:鹿角30克(先煎),熟地黄、茯苓、党参、牛膝、 龟板各15克,当归、菟丝子、杜仲、白术各10克,田七5克(研末冲),黄芪30克,红花3克 连服1个月。

四诊:1986年1月10日

双下肢足趾已有轻微活动,仍守前方:鹿角30克(先煎),熟地黄、茯苓、党参、牛膝、 龟板各15克,当归、菟丝子、杜仲、白术各10克,田七5克(研末冲),黄芪30克,红花5克,再入地龙10克。嘱连服3个月,并嘱用手携脚进行锻炼。

五诊:4月7日

双下肢肌肉稍增,已能自主活动,双下肢肌力1级,上方加重北芪50克,嘱继续功能锻炼。

7月3日由家人车载而来门诊,自诉2月前已能借助椅子在床边站立,1月前已借助椅子移步,现在已自主移步。检查:肌力Ⅳ级,双下肢肌肉丰满,活动自如,神经反射存在。再嘱其继续积极锻炼,中药仍守原方,每日1剂,连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

10月5日随访,活动自如,如常参加劳动,嘱其中药继续服用,注意不要过度疲劳,此后每年随访1次,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

本证由于素体亏损虚,湿热之邪犯肺,肺热伤津,高源化绝,水亏火旺经脉失润,导致手足痿弱不用,发为痿证。此即“肺热叶焦”之理。痿证日久,正气亏损伤及肝肾,精血亏损不能灌溉,经脉失养,故病日久不愈。治疗选用鹿角胶丸以补肝肾,再加黄芪益气生血,田七通淤行血,地龙通络,共奏补益肝肾,益气行血之功,方中田七、地龙而活血通络更使补而不滞,气血得通而经脉得养,如此痿弱之证自然能愈。

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王某,男,时年50岁,1996年12月8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1月前晨起自觉头痛,感觉左眼睑抬不起来,伴有四肢乏力,神疲肢倦。就诊于上一级医院,排除眼科疾患,未做特殊治疗,症状逐渐加重,有晨轻暮重现象,休息后缓解。经相关检查确诊“重症肌无力”。

【首诊证候】

症见:左眼睑下垂,有晨轻暮重及劳作后加重现象,四肢乏力,精神疲乏,胸闷,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痿证。

证型:气虚下陷。

治法:补气升阳举陷。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黄芪50克,白术、党参、枸杞子各15克,当归、升麻、 附子(先煎)、陈皮、柴胡各10克,石菖蒲5克。水煎服,三剂。

【随诊过程】

二诊:

上方三剂后,精神稍好,舌质淡,苔薄,脉沉细余症如前。

处方:生黄芪70克,白术、党参、枸杞子各15克,当归、升麻、 附子(先煎)、陈皮、柴胡各10克,石菖蒲5克,水煎服,五剂,日一剂。

三诊:

两眼睑能少许睁开,精神好。上方黄芪增至100克,水煎服,十剂。

四诊:

上方十剂后,两眼睑用力可抬举,眼裂渐大。黄芪增至120克、加杜仲15克,水煎服,十剂。

五诊:

上方十剂后,眼睑完全睁开,眼裂正常。守上方治疗3个月,无特殊表现。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与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疾病,治疗棘手。目前,治疗本病是针对此病发病机制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嗅吡斯的明),或激素的长期治疗,但这些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易复发。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在中医归属“睑废”(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 目胞萎”的范畴。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临床常见症状。眼有五轮之说:“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象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并有肉轮(胞睑)、血轮(两眦)、气轮(白睛)、风轮(黑睛)、水轮(瞳神)之别。这里胞睑就是眼睑,上下眼睑的肌肉及皮肤,属肉轮。肉轮五行属土,五脏属脾,脾主肌肉,所以,肉轮疾病常与脾胃有关,临证治之于脾胃。

本例眼睑下垂,并有晨轻暮重,劳作后症状加剧的特点,应为脾气虚之证。“脾主肌肉”脾气虚,升举乏力,眼睑下垂。“治痿独取阳明”,更是强调脾胃在治疗痿证中的作用,针对此证,当大力扶土(补脾),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应用大剂量黄芪合白术、党参、陈皮、柴胡、升麻以升提益气,枸杞子、附子以补肾壮阳,当归养血使既补之气有所依归,石菖蒲辛窜开窍。全方共奏补脾益气,扶阳补土,使正盛其邪自祛。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案

林某,男,时年67岁,2018年3月初诊。

发病过程: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患者10年前因天气变化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以早晨起来和夜间睡觉时咳嗽最为显著,在当地治疗后有所好转,后期一直伴有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咳痰以白色的泡沫痰为主,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大便长时间秘结,3至5天一次,平素吸烟史40余年。

【首诊证候】

症见:咳嗽咳痰,痰多色白粘腻,脘痞纳少,偶有胸闷不适,舌质淡苔厚腻,脉濡。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咳嗽。

证型:痰湿蕴肺。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通便。

处方:陈夏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葶苈子10g、车前子15g(包煎)、桑白皮15g、杏仁10g、厚朴10g、槟榔10g、地龙10g、桔梗15g,7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咳嗽咳痰有所好转,有痰,痰量减少,夜间及清晨咳少量白痰,无喘息,无哮鸣音,无胸闷心悸,大便稍正常,舌质淡苔腻。

处方: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葶苈子10g、车前子15g(包煎)、桑白皮15g、杏仁10g、厚朴10g、槟榔10g、地龙10g、桔梗15g、薏苡仁30g,7剂,日1剂,水煎内服。

三诊:

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白天只有少量间断咳嗽,程度轻,咳痰量少,大便正常,舌质淡苔腻,脉濡。

处方:党参15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车前子15g(包煎)、桑白皮15g、杏仁10g、桔梗15g、薏苡仁30g,10剂,日1剂,水煎内服。

四诊:

10天后复诊,患者咳嗽咳痰稀少,余无明显不适,观其舌脉,舌质淡苔薄腻,脉濡,予服参苓白术散调服,嘱其忌辛辣,戒烟。

按语:

《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涉及多个脏腑,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若湿邪困脾,脾湿生痰,久则脾虚,脾失健运,理应补脾益肺,培土生金,咳痰者多为水湿津液内停凝聚,脾胃为生痰之源,土生金,脾生肺,脾气亏虚则母脏濡养肺子无力,《医学心悟》:“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此诚格之言也。”方中以陈夏六君子汤加减,以参苓术益气健脾,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行滞,茯苓健脾渗湿,此例患者前两诊先用理气化痰之法,后用补气化痰之法。盖因患者有胸闷不适症状,属于气机运行不畅,需先理气化痰,恢复气机的运行,待三诊时再以补气化痰之法,辅以厚朴、杏仁、槟榔行气而通便,乃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则肺气得宣,仿釜底抽薪之功效,气机不逆乱于上则咳嗽减轻,后续以参苓白术散调护。

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案

林某,女,时年51岁,2011年7月。

发病过程:反复全身皮肤起泛红色斑疹三年,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皮肤散发红斑,瘙痒。自以为湿疹遂自服扑尔敏及涂皮炎平等,虽有小效,但却常有反复,且每次复发范围日益加重,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住院,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经治病情缓解出院,然不久后复作,后更医诊治十余人,多以氯雷他定抗组胺类,维生素C等药物对症治疗。近三年来,夏天时明显,入冬天症状可逐渐缓解,现有些皮肤已经有皮损且有些已有色素沉着,患者对治疗渐失去信心,心情焦虑失眠,四肢乏力,神疲倦怠。

【首诊证候】

症见:四肢可见散发的暗红色斑疹,有些地方有色素沉着,有些地方有明显搔抓痕,双上臂有明显瘙痒,脉细,舌质暗红,舌苔黄腻。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瘾疹。

证型:血燥夹瘀,湿阻热郁。

处方:加味消风散加减。

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徐长卿15克,五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

瘙痒感稍减轻,四肢可见散发的暗红色斑疹及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舌苔腻。

处方: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徐长卿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即原方加赤芍牡丹皮凉血消瘀,14剂,日一剂 水煎内服。

三诊:

斑疹红痒均减退,暗红色色素斑也有所减轻。

处方: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14剂,水煎内服。

及至后来诊数次,多以原方加减,症状亦随之渐退,至后来皮肤的斑疹全皆尽数退去,只剩下零零星星的色素沉着,其舌色淡红,黄腻苔尽去,并嘱咐患者平时可予玉屏风散间服,至后来半年间身上偶尔有点微痒感时,患者自抓原方用之皆迅速得效,一年后患者带其孙来看病时,询之已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皮肤病。本病多由于风湿或风热犯表,肺卫不足,腠理不固,致使邪气侵伏于内,湿毒之邪浸淫血脉,郁于皮肤腠理之间,且日久伤津耗液,致血燥生瘀,而成慢性荨麻疹。患者来时乃属于燥热为患,湿毒相互夹之,遂取加味消风散用之,方中疏风清热凉血,解毒除湿,此方是治疗风疹,湿疹常用方,临床使用频率很高且疗效不错,初诊时还是风湿热为主,故用清热祛湿凉血之消风散加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徐长卿祛风止痒,“血行风自灭”,故川芎并用之。二诊,患者病情无进退,观其脉症,守方如旧,遂加用凉血之品。三诊 患者症状较前已有好转,效不更方。至后来数诊,都是以此方加减,此病多属湿毒伏邪,需循循化之,故法治宜久,才能起效,《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后并加用玉屏风散强固肺卫,提高正气,预防复发。

仙方活命饮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案

夏某,男,时年23岁,2009年10月6日初诊。

发病过程:因三天前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咽痛咳嗽,在当地诊所予消炎处理后昨天出现面浮肢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检查: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双肾及肝脏B超正常,肝肾功能,血脂正常。

【首诊证候】

症见:面部浮肿,双下肢及腹部轻度水肿,咽稍痛,时有咳嗽,口干口渴,纳少,舌质淡白,苔黄腻,脉濡。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水肿。

证型:风水相搏。

治法:疏风清热,利水解毒。

处方:予仙方活命饮合越婢加术汤加减。

金银花2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赤芍12克,皂角刺5克,蝉蜕5克,麻黄6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白术15克,生姜皮10克,七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

注: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该书为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薛立斋)以宋代医学家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校注编著而成。

【随诊过程】

二诊:

水肿已退尽,食欲较前好转,咽有不适感,无咳嗽,扁桃体仍红肿,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

处方:予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2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赤芍12克,浙贝母10克,葛根15克,皂角刺5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蝉蜕5克,玉米须15克,七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三诊:

未诉明显不适,扁桃体未见明显红肿,舌质淡白,查尿白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继续按上方:金银花2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赤芍12克,浙贝母10克,葛根15克,皂角刺5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蝉蜕5克,玉米须15克,加黄芪20克,七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

四诊:

尿蛋白(+),舌质淡白。

处方:金银花2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赤芍12克,浙贝母10克,葛根15克,皂角刺5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蝉蜕5克,玉米须15克,黄芪30克,(制)附子10克,七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

五诊:

尿蛋白(-)于原方应用,及至后续每来复诊时只加黄芪剂量,余不变,半年来恢复稳定予停药,及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例在肾炎发病过程中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患者首诊时因外感风热之邪,肺失宣发肃降,导致水液潴留,而发水肿,“其在表者,渍之以汗”,且兼有水湿之患,遂选用仙方活命饮合越婢加术汤加减用之。仙方活命饮用于急性肾炎临床多有效,其功能解毒清热,活血散结;而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为外感六淫之邪气,蕴结于体内而演变凝结成毒而致病的,从功效治疗和病理病因两者是相互一致的;二诊患者表证已解,水饮已散,湿浊渐退,多为热毒之邪内伏,遂去越婢汤,加玉米须利尿祛湿消蛋白;三诊时患者已无不适,治法同上,针对毒邪用药,遂加用黄芪托毒外排。四诊加用附子乃仿真武汤之意,以振奋阳气。其后治疗以此方善后,最终肾阳得复,毒邪被逐乃告愈。

陈某,女,时年53岁,2008年6月21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下出血,伴有发热,在外院诊为“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应用抗生素、激素等,发热已退,皮下紫癜未退,血尿,柏油样大便。胃内窥镜报告:胃粘膜糜烂性胃炎。出院时双下肢皮下紫癜,小便潜血(+),大便潜血(-)。6月29日来院门诊,大小便常规检查未见尿血及大便潜血,小便潜血(-),大便潜血(+ -)。血常规:WBC:11.6×10^9/L,NEUT%.:0.44,淋巴细胞比值((LY%.):0.64,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0.095,血红蛋白浓度(HGB):110g/L。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微热37.7º,双手腕关节及下肢见斑点密布,色鲜红,压之不退色,躯干斑点不明显,胃脘部按之轻疼,大便秘结,精神、食欲尚可,舌苔少,色淡红,脉滑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血证。

证型:紫斑之血热妄行。

处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30克(先煎)、赤芍15克、丹皮15克、知母10克、生地黄15克、旱莲草20克、茯苓20克、紫草15克、生甘草5克。3剂,每天1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7月1日

服药3剂,斑点色转暗淡,未发现新斑点,胃部微痛,大便畅。

处方:水牛角30克(先煎)、赤芍15克、丹皮15克、知母10克、生地黄15克、旱莲草20克、茯苓20克、紫草15克、生甘草5克、炒枳壳10克,5剂,每天1剂,水煎内服。

三诊:7月8日

大部分斑点基本消退,存留小部分斑点色素沉着,胃无痛,大便通畅。

处方:拟生四物加味: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紫苏叶10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墨旱莲20克。5剂,每天1剂,水煎内服。

四诊:7月15日

斑点基本消退,存留斑点色素沉着,胃无痛,大便通畅,精神好。

处方:拟生四物加味: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紫苏叶10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制首乌20克。水煎服。10剂,每2天1剂,水煎内服。

五诊:7月26日

服药10剂复诊,精神好、只存留极小量色素沉着,食欲以及大小便未见异常。

按语:

过敏性紫癜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瘀点,有胃肠道症状,关节疼痛,蛋白尿、血尿等。西医治疗以抗感染、抗过敏和激素治疗为主。过敏性紫癜属于祖国医学“血证”、“紫癜风”、“紫斑”等范畴,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高于皮肤,多伴瘙痒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外因或感受六淫之邪,或饮食不节,或药毒损伤等是主要外因。离经之血外溢肌肤黏膜而成紫癜,治疗过敏性紫癜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景岳全书·血证》载“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本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吴鞠通《温病条辨》“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本例以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属于血热迫血离经外溢肌肤黏膜,对证而效果良好,至于其他类型的紫癜如血虚统摄无权等,应通过辨证,从因辨治。本例方用犀角地黄汤,其中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代替犀牛角,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以甘苦寒之生地黄、知母,凉血滋阴生津;配赤芍与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紫草、旱莲草凉血止血,解毒透疹。共奏疏风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果良好满意。犀角地黄汤出自《千金方》也是经方一族。犀角难觅,现已多用水牛角代之。叶天士曰:“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生地黄、丹皮、阿胶、赤芍亦可加入。”后期治疗根据血虚生风的机理,重在补血行血,血行风自灭。应用生四物加味: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制首乌以凉血补血,而且凉血而不燥。紫苏叶、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气血充足邪不可干,紫斑可除。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案

姚某,男,时年15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

发病过程:反复受凉后发生哮喘3年,复发3天。以前因受寒发作哮喘多次,发作时喉中啸鸣有声,咳不甚,痰白稀,均经输液及吸入喷雾剂方能控制,但发作次数仍频繁,几乎每一两月有一次较重发作,严重时伴有大汗淋漓。

【首诊证候】

症见:哮喘,气促,喉间痰鸣,咳嗽,痰多清稀,鼻塞流涕,不渴,大便软,舌红苔白,脉浮紧而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哮病。

证型:寒哮,外寒里饮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处方:方剂以小青龙汤化裁。

桂枝10克、麻黄5克、干姜5克、细辛3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5克、款冬花10克、五味子5克、苏梗10克。水煎服,3剂,每天一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服药3剂,咳喘大减,痰量无明显减少,清涕仍多,舌淡滑,脉沉细而弱,此外邪驱散未尽而虚象显露。

处方:原方加入黄芪防风以增益气透邪:桂枝10克、麻黄5克、干姜6克、细辛5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5克、款冬花10克、五味子5克、苏梗10克、黄芪25克、防风10克。水煎内服,5剂,每天一剂。

三诊:

咳喘愈,痰液大减,鼻涕消,精神饭量增加,晨起时偶有吐痰,舌淡润脉细无力。

处方:兹转扶正固本:桂枝10克、干姜6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5克、五味子5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10剂,每两天一剂。

随访:至今6月无哮喘发作,今年底有小感冒,咳嗽咽痒有汗,给予3剂桂枝汤加防风紫苏麻黄而愈,未再去医院输液,后续偶以桂枝汤调服,患儿体质明显增强。

按语:

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清朝李用粹认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证治汇补》)。2、该患儿从12岁始见哮喘,先天禀赋必虚,受寒后哮喘痰多反复发作,必有沉寒伏痰。3、《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为仲景治疗外寒内饮哮喘之主方,对症用之确有效果。首诊加苏梗以增强宣肺祛寒下气平喘之力,复诊后见咳喘大减,痰量无明显减少,清涕仍多,舌淡滑,脉沉细而弱,此外邪驱散未尽而虚象显露,原方加入黄芪防风以增益气透邪之效,黄芪防风两药,为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益气祛风治疗体虚感冒,实乃玉屏风减白术而成,临床常用。三诊咳喘愈,痰液减,鼻涕消,精神饭量增加,晨起时偶有吐痰,舌淡润脉细无力,说明气虚卫气不足,转扶正固本。去麻黄、干姜、法半夏、炙甘草、五味子,加白术、防风、当归,加重黄芪。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本例首用小青龙汤奏效极速,正符合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小青龙汤证。素体气虚且有水饮,感受外邪,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本例解表与化饮配合,表里双解而奏效极速。方中麻黄、桂枝合用解表散,寒宣肺平喘,而且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在加入冬花苏梗以增强宣肺祛寒下气平喘之力,诸药合用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由于素体气虚且有水饮,咳喘平后宜固本以除夙根,原方加入黄芪防风以增益气透邪之效,黄芪防风两药,为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益气祛风治疗体虚感冒,再入白术实乃玉屏风。哮喘实指哮证除哮证夙根重在后期固本,正气盛而邪不可干,阳气足水饮自除,而哮证夙根亦除。

自拟头痛散治疗瘀血型头痛案

刘某,女,时年47岁,2016年10月3初诊。

发病过程:左侧头痛反复发作3年,近3月发作次数明显增加,每天发作3-5次不等,发作时阵发性剧痛,面肌抽搐,流泪和流涎,每次疼痛持续数小时。经医院诊断治疗,时好时发,情绪低下。

【首诊证候】

症见:就诊时左手扶面,诉左侧头掣痛,流涎和流泪,面赤,目红,呻吟不止。观其病状:位置固定,痛处掣痛抽搐,面赤目红,舌红边有瘀点,脉弦而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瘀血阻滞,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祛风、涤痰通络、止痛。

处方:方用奇效头痛散加味

川芎15克,天麻10克,蜈蚣2条,细辛10克,白芷10克,田七10克,葛根30克,赤白芍各20克,牡丹皮15克,5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嘱其生活保健:饮食有节,起居有恒,调畅情志。

【随诊过程】

二诊:2018年8月22重返就诊

诉自2016年10月3日服药5剂后病全愈,时至今天未见复发,要求抓原方备用。

处方:川芎15克、天麻10克、蜈蚣2条、细辛10克、白芷10克、田七10克、葛根30克、赤白芍各20克、牡丹皮15克,五剂,复发时水煎内服。

按语:

本例属于瘀血阻滞,风痰阻络而头痛,瘀血阻滞,风痰客于经络,痰阻血瘀,气滞血凝,阻遏经络,而致“不通则痛”。况瘀化火而面赤目红,瘀血阻滞而痛处固定,舌红边紫,脉弦数。应用奇效头痛散加重葛根,加入赤芍、丹皮以凉血通瘀,有时效如桴鼓。

方中川芎行气开郁,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神农本草经》说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本草纲目》说川芎“为血中气药,气行血调,其痛立止”。李杲曰:“头痛须用川芎。”川芎散、川芎茶调散治疗头痛,均以川芎为君药,本方亦然。天麻质润不燥,能平肝息风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天麻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本草汇言》曰:“白芷上行头目……头风头痛,皆能治之。”细辛祛风散寒止痛。《神农本草经》说细辛治“头痛脑动”,《本草新编》说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李东垣说:“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主张头痛用风药为主。方中川芎、白芷、细辛皆是芳香升清降浊之品,均为治头痛名药。葛根之功,解肌升阳,能扩张脑血管,且能缓解肌肉痉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循环及侧支循环。白芍养血平肝,缓急止痛。田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入赤芍丹皮以凉血通瘀,特别是赤芍丹皮同时应用,增加凉血降火之力。全方共奏祛风活血,凉血通瘀,通络止痛之功。

偏头痛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因为巅顶之上,唯风可及,外感风寒之邪,循经上犯巅顶清窍引起本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升。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瘀,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当然,偏头痛中医治疗也必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属于气滞血瘀、痰浊中阻、属于肝郁气滞或属于气血亏损或肾精不足的,按照辨证结果,以病因病机论治,本例属于风痰客于经络,痰阻血瘀,奇效头痛散加味治疗,症治相符,效果满意。

归脾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案

吴某,男,时年47岁,1997年7月10日初诊。

发病过程: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并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二十多天前突然出现头昏出汗,既则排黑便而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经补液、止血、抗炎等治疗后出血减少,但大便潜血检查仍阳性,反复在1+至2+之间,大便潜血检查2+,血红蛋白56g/L。身体日衰,家属紧张而邀余会诊。

【首诊证候】

症见:黑便柏油样,面色苍白,精神疲乏,息微气促,舌淡脉细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便血。

证型:气虚不摄。

治法:益气摄血。

处方:予归脾汤加减。

白术15克、黄芪30克、红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龙眼肉10克、远志5克、酸枣仁(炒)10克、旱莲草25克、甘草(炙)5克,水煎服,每天1剂。口服云南白药1瓶(4克/每瓶装),分4次口服。嘱家属每天反馈病情。用药1天而未见排黑便,嘱其按照上方连续应用3天。

【随诊过程】

二诊:7月14日

未见排便,面色苍白,精神佳,气息低微,舌淡脉细数。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

处方:白术15克、黄芪30克、红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龙眼肉10克、远志5克、酸枣仁(炒)10克、阿胶10克(烊)、甘草(炙)5克,为初诊方去旱莲草加入阿胶10克(烊),每天1剂,停服云南白药,停用输液和消炎止血药。

嘱服流质饮食,逐渐改为半流,家属每天反馈病情。上方连续应用,5天未解便,每2天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逐渐提升,至7月19日血红蛋白76g/L。

三诊:7月20日

诊视病情,仍未见排便,面色苍白转红,精神、食欲佳,舌淡脉细数。家属要求出院,嘱改为普通饮食后观察3天后如果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上方维持10天。

四诊:8月3日

病者诉7月21日已经排便,量不多色黑,精神好,饮食正常。面色稍微红润,精神、食欲佳,大便色黄,舌淡脉缓。大便潜血实验(-),血常规:血红蛋白89g/L。嘱易消化饮食,足够营养。

处方:白术15克、黄芪30克、红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龙眼肉10克、丹参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陈皮10克、春砂仁(后下)5克,水煎服,每天1剂。5天后改每2天1剂。连用10剂。

五诊:8月20日

面色红润,精神、食欲佳,大便正常,舌淡脉缓。大便潜血实验(-),血常规:血红蛋白102g/L。仍嘱易消化饮食,足够营养。维持上方每2-3天1剂,连服1月后改用红参15克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12天。每月用12天连用3个月。

12月15日行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血常规:血红蛋白12.4g。面色红润,精神、食欲、大便正常,正常参加劳动。

按语: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等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本例没有上腹部疼痛症状,由于大出血后突然出现头昏出汗,排黑便,应该是较大血管的受损,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出血未能完全控制,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体质急剧下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虽经补液、止血、抗炎等治疗后出血减少,但是20多天来出血未能完全控制,增加中药治疗后,出血立即得到控制,证明中医药治疗、控制出血是有效的。

患者出血而致血虚气陷,突然头昏出汗;脾不统血,排黑便20多天未止;脾虚无生化之源,体质大耗,气虚息微;《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这是血虚的主要渊源,反而又是脾不统血出血的渊源,故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为主,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大剂参、芪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为主;白术、炙草甘温补脾益气以助气生血;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旱莲草、阿胶补血止血;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之功。本例妙在出血阶段应用云南白药,增强止血功效,故一天而基本血止。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功效。现代研究云南白药有明显促进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作用;抑制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改善血液的血流状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有抗炎愈创等作用,内服用于消化道出血有奇妙的止血效果。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黄某,男,时年76岁。

发病过程:反复胃脘痞满胀痛10年余,患者于10年前开始出现胃部胀满不适,伴嗳气, 泛酸,嗳气频频,多次服用胃药有所缓解,但症状每于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时频繁发作,近一周上腹部胀闷不适,饱后更甚,伴嗳气频发,泛酸,口苦,2002年5月20日胃镜检查报告为:胃窦萎缩性胃炎,呼气实验幽门螺杆菌阳性。

【首诊证候】

症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呕而肠鸣,便结气多,小便赤,舌红干苔黄厚腻,脉弦细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痞证。

证型:湿热中阻型。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消痞,调理气机。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0克、黄连6克、大黄10克(同煎)、干姜10克、红参10克、大枣15克、厚朴10克、陈皮 10克、莪术10克、白豆蔻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天。

【随诊过程】

二诊:5月26日

诉服药后症状改善明显,脘腹胀痛明显减轻,胃口改善,舌淡苔白厚,脉弦细数。上方去大黄,加(炒)白术15克,薏苡仁25克,连用十天。

三诊:6月14日

诉服药症状消失,胃口好,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改用柴芍六君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红参1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莪术10克、白豆蔻10克,陈皮10克、儿茶3克(冲)、薏苡仁25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隔天一剂,连服三个月。

三月后患者复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察其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告之高丽参10克炖服,每天一次,每月连续应用十五天,每年应用五个月。其后每年检查胃镜一次均未见胃镜其他病理改变。

按语:

本例脾胃素虚,加上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侮脾,可使脾胃升降失常,气血瘀滞不畅,而致胃脘胀痛;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损伤脾胃,以致湿热内生,阻滞中焦,气血不和,而致胃脘胀痛。病机主要在于虚实夹杂,气机壅滞。《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泄热消痞,补气健脾,药用对证。其后用柴芍六君汤加入儿茶,其儿茶具有清热化痰,收涩敛疮、生肌止血、消食定痛的功用,同时有改变肠道微生物分布的作用,儿茶素可以抑制人体致病菌,同时又不伤害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繁衍,所以有整肠的功能。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儿茶对HP有抑杀作用。再后与高丽参善其后, 取其高丽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胃,使炎症消退且不易复发。

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属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各个类型,在辨证的基础上化裁,根据病情有所侧重,在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后再根据病因病机施治,巩固治疗一般效果都是很好的。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指导专家: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烈泉】

0 阅读:27

皇铭安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