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许多人注意到,双方会面的会议厅墙上竟然挂置了一幅用墨对比强烈、线条大开大合的行草作品。这幅作品是由当代书法家、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先生亲笔的《钓鱼台颂》。
▲6月19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行草作品上所写的现代诗,由著名词作家乔羽创作,其内容展现的是美丽家园与美好愿景。不妨欣赏下它的全文:
谁来掀起你神秘的面纱
让人一睹你绝代芳华
谁有这样神奇的魅力
让最尊贵的客人在这里停下匆忙的步伐
是你钓鱼台
你用你的精致
你的典雅
和你吹面不寒的杨柳春风
婷婷玉立的映日荷花
让天涯海角的贵客
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神秘面纱
绝代芳华
钓鱼台啊钓鱼台
你用友谊的彩笔
描绘着一幅四海一家,美丽图画
据了解,这首现代诗在钓鱼台国宾馆内还有不同版本悬挂,除了张海先生书写的这幅外,还有一副由著名书画家林锴先生所作,悬挂于不同会议厅内。说起林锴先生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其实他还有一个更令人熟悉的身份,就是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献声的“小歌手”林妙可的爷爷。
▲《钓鱼台颂》(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截图)
很多人或许会感到不解,如此正式的会谈背景,为何不用楷隶篆,反而使用草书作背景呢?
与楷隶篆不同,草书的结构打破了书体的平衡,改变了汉字四平八稳的写法。点画之间追求节奏和韵律,虽结构简省,但笔划连绵,让人感受到由线条摆动产生的韵律美,以及左右结构相互揖让、呼应而形成的和谐美,而一幅行草作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更是潇洒、流畅、律动,内质则代表着自信与协调。
有评论指出,这种气息与中美关系确有一些妙合,如此一副行草作品悬挂于钓鱼台国宾馆会议厅之上或许是有意为之的特殊安排,又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中方此番独具匠心的安排,布林肯团队读懂了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