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突然遇到三名解放军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呼,但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便突然大喊:“缴枪不杀!
1984年6月,身为排长的李海欣奉命率部驻守老山前线的142号高地。
当时正值炎夏,142号高地处于密林深处,环境十分闷热,很多战士都患上了烂脚等症状。
(参考信源: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战斗英雄李海欣》)
更艰苦的是,142号高地的送饭吃水都必须要经过越军封锁线。导致战士们连最基本的吃饭喝水都成了难题,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候两天都喝不上一口水。
即便如此,由于142号高地距离越军阵地只有200米。为了捍卫国家领土安全,李海欣每天都要安排战士们在高地山脚处巡逻,谨防有越军偷袭。
6月的一天早上,李海欣和两名战士在日常巡逻时,发现了三个身着解放军军装的人。虽然三人说着一口流利汉语,但李海欣总觉得十分不对劲。
首先,这三人不是李海欣的手下,而且身上除了武器什么都没带,肯定也不是前来送补给的人员。那么,他们前来中越双方经常交火的地方,意欲何为?
其次,三个人的军装太新了,只要是上了前线的战士,衣服就不可能这么干净。更何况这里身处中越阵地交汇处,环境还十分恶劣,战士们的衣服都不可避免的沾满泥土,这实在太不正常。
最后,这三个人虽然会唱解放军军歌,但唱的却是很早之前的歌曲,现在军中除了一些老兵,基本没人唱了。
结合种种信息,李海欣断定这三个人一定是越南特工。
于是和其他两名战士使过眼色后,李海欣突然用越南语对三人说了一句:“缴枪不杀!”三人立即明白身份暴露,于是迅速找掩体想要反击。
但李海欣和其他两个战士早有准备,三两下就将三名特工全部击毙。
自此之后,越南方面很少再派送特工潜入我军阵地,转而开始不断派兵攻打142号高地。尤其在1984年7月12日,越军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向142号高地进攻,势要将142号高地拿下。
高地上负责驻守的,只有李海欣率领的十几人小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打。誓要守住142号高地,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十几个人互相配合,一边火力防御,一边引爆地雷。仗着身处高地的地形优势,竟然硬生生打退了越军的数次进攻。
就在李海欣准备观察敌情时,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身体。一个战士见状想要为他进行救治,但李海欣看着卷土重来的敌人,毫不犹豫选择了拒绝。他要战士不要管自己,先去把敌人打退。
打发走战士后,李海欣则拖着沉重的身体,一步步艰难爬行到引爆点,引爆又一颗炸弹,再次把敌人打退。
一旁的班长杨国跃看着李海欣身后长长的血迹,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急忙跑来想要为他包扎伤口,可李海欣依旧没有同意。
因为战况紧急,而且李海欣能够感觉到自己已经不行了,没必要再浪费医药资源和战友们的精力。
李海欣把战士们的指挥权交到了杨国跃手中,反复强调一定要守住142号高地!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后退半步!
李海欣还把随身携带的手表交给了杨国跃,嘱咐他帮忙转交给党组织,算是自己的最后一笔党费。随后,李海欣便再次推开杨国跃,让他去打敌人,不要管自己。
等到杨国跃含泪离开后,李海欣再次拖着病痛的身体,向下一个引爆点赶去。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爬行,李海欣成功到达目的地,并引爆地雷,给予了敌人强大的打击。
不幸的是,越军扔进来的一个炸药包,刚好在李海欣身边爆炸。李海欣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李海欣的牺牲更加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纷纷拿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抗击敌人,誓要为排长报仇。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我军一连激战了十几小时,终于将越军全部打退,成功守住了142号高地。
而在战争结束后,李海欣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42号高地也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以纪念李海欣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做出的贡献。
最后向英雄李海欣致敬!李海欣的英勇表现与事迹将会永远被我们以及后代铭记!
劲龙机械
泪目,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