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九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治所在地)。十二月十七日,天王洪秀全以皇上帝的名义发布封王诏书: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

咸丰四年,洪秀全又封秦日纲为燕王,胡以晄为豫王,列入王爵四等。加上东南西北翼五王,即为太平天国政权初期的开国七王。
太平天国的王和清代的王不是一个概念,差别也十分显著,他们的封号、爵职以及王府属官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御史下面就以永安五王作一个介绍。
首先是爵号等级不同东南西北翼只是王爵的简称,具体到各王都有一个正式的爵号。而且诸王爵号在不同时期又有改封。
杨秀清的初封爵号为“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太平天国初期,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和其他官职一样,军师也分为正、又正、副、又副四级,杨秀清作为正军师,显然地位最高。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的权力日增,咸丰四年三月,洪秀全颁诏改封为“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杨秀清几乎将自己的政治地位等同与天王洪秀全,所以他所用的东王印内容为“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御史也不清楚太平天国的印信制度,很难想象这么多的字是如何刻在东王印上的。
天京事变后,杨秀清被杀,但是他的东王爵位没有废除,由洪秀全第五子洪天佑承袭东王爵,称“幼东王”,其封号又改为“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萧朝贵的初封爵位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咸丰二年萧朝贵在长沙战死,西王的爵位由其子萧有和承袭,称“幼西王”,改封号为“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咸丰十一年,洪秀全诏旨命西王刻印,内容为“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印中仍沿用萧朝贵之名。
冯云山初封为“前导副军师南王”,冯云山于咸丰二年在攻打全州战斗中重伤,后于蓑衣渡逝世。其爵由嗣子萧有福(萧朝贵第二子承嗣),改爵号为“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称“幼南王”。
韦昌辉初封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天京事变后,韦昌辉被洪秀全处死,其北王爵除。

石达开初封为“左军主将翼王”。至太平天国后期,其爵位改为“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其次是王府属官配置情况不同诸王、侯都设有大批的属官,东王杨秀清任正军师,为政府首脑,总理全国军事、政治,凡用兵方略,刑赏生杀,官员升降调补等事皆由专决。
东王府设吏部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每部12人,总计72名尚书。六部的分工和清代是一样,没有太多的区别。

六部之下设承宣24人,主掌发号施令;仆射32人,主掌东王的饮食起居;左掌门、右掌门各1人,为东殿引导官;正典东兴、副典东兴各1人,大旗手1人。
左一指使、右一指使各1人,为参护首领,统率参护1600人;郎牌刀手20人,主出入侍从,外加典东兴800人、典东马80人、典东龙300人、典东彩300人、典东乐240人、典东锣32人、典东炮24人、典东更20人、典东牢、典东刑各4人;还有典东袍、典东靴、典东厨、典东水、典东柴各2人,等等。
东王府所有的属官人数加起来总计为3557员,这个数字几乎是清代京师文官的一半。

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没有赶上好时候,在定都天京之前就牺牲了。他们的王府设官不多,西王府仅留参护80人、典西兴100人,这些人都附于东王府,归杨秀清节制;南王府也只保留参护40人、典南袍2人,附于北王府,归韦昌辉节制。
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两王府的属官配置基本和东王府相同,只是人数上不及杨秀清。御史这里就不一一细举,只给个总体数字:北王府总计1991人,翼王府1961人。
相比较于永安五王而言,后分的燕王、豫王二府的属官就要少很多,都是649人。可是即便如此,燕豫二王的属官人数,也已经是清代宗室亲王的好几倍了。

截止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的王爵含金量还很高,在世的只有10个王。后越封越多,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如果加上义、安、福、燕、豫、侯六等爵位,那么太平天国后期有爵位者,恐怕不会少于上万人。
潇湘富贵竹
太平天国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心无大志的起义农民,
潇湘富贵竹
太平天国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心无大志的起义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