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农找到萧劲光大将:许光达的小名是不是五伢子?我是他父亲
1949年秋,兰州战役硝烟刚散。一位满头银发的湖南老农,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长沙军管委员会。他颤抖着双手,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报纸,指着上面一位意气风发的司令员照片问道“这个人,是不是我那个叫‘五伢子’的儿子?”这个看似寻常的问题,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场的人无不为之震惊。
许光达,这个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如今却成了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谜。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摇身一变成为开国大将的?又为何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与亲情保持距离?这个故事,恐怕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57年。那一年,许光达的父亲与世长辞。按理说,作为开国大将的儿子,理应风风光光地操办一场体面的葬礼。可许光达却只派了个秘书回乡料理丧事,自己愣是没露面。这一举动,在当地惹起了不小的风波。
乡亲们议论纷纷“这个许家的五伢子,当了大官就不认老子了?”
“可不是嘛,听说连30匹白布都不肯出!”
“这哪是什么大将军,分明是个白眼狼!”
许光达的叔伯兄弟更是怒不可遏,扬言要“不葬”以示抗议。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许光达却态度坚决“你们不葬,我就让政府动员群众代葬。”这番话,简直比当年他在战场上下的死命令还要硬气。
这种“无情”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得把时间再往前推20多年。
1929年,21岁的许光达,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五伢子”,毅然离家参加革命。从此,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回过老家。那时候,哪有什么手机微信,老许家的人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对儿子的消息一无所知。
可谁能想到,这个不知去向的“五伢子”,竟在革命的浪潮中如鱼得水。他先是追随朱德、陈毅参加三河坝战役,后来又在鄂西浴血奋战,差点把小命丢在那儿。
1932年,许光达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往苏联治疗。这一去就是五年,回来时已是另一番模样。在苏联期间,他不仅学会了开坦克、大炮,还掌握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这些本领,为他日后成为“中国装甲兵之父”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许光达在延安当过抗大教育长、军委参谋部部长,打过无数硬仗。每一次战斗,他都把自己当成一颗棋子,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生命。
有趣的是,许光达虽然位高权重,但生活却出奇的简朴。1960年,他的两个兄弟千里迢迢来北京投奔。按规定,探亲亲属只能在大院住3天。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不得不委婉地向两位兄弟下了“逐客令”。
这下可把两位兄弟给惹毛了。他们偷偷溜进厨房,想看看这个当大官的兄弟到底过的什么神仙日子。结果呢?厨房里连个像样的食物都没有,就水缸里养着几根小球藻。这场景,简直比他们老家的穷光蛋还寒碜。
临走时,许光达夫妇把组织发的3斤黄豆和仅存的50斤通用粮票都给了兄弟俩。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其中一位兄弟在回家路上因营养不良撒手人寰。面对弟弟的遗体,许光达默默流泪,却无言以对。
许光达对组织的钱更是斤斤计较。有一回,组织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送来两张沙发床。许光达躺了一会儿觉得舒服,立马让妻子掏钱。管理员说可以报销,许光达却执拗地说“我自己睡的床,还用组织报销?”说完就把发票撕得粉碎,自掏腰包付了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钱。
对子女,许光达更是严上加严。他给儿子定下三条铁律住校,零花钱要向工农子女看齐,不准用他的车和打他的名号。他甚至放出狠话“你要是敢在外面说你是我儿子,就别想进这个家门!”这哪是当爹的,简直比当年的军令状还吓人。
许光达去世后,他的妻子邹靖华始终以丈夫为榜样。她临终前立下遗嘱,不要举办告别仪式,不要浪费公家的钱。她一生积蓄只有2万多元,其中1万元交了党费,剩下的钱要留到丈夫百年诞辰时出书用,而且强调这笔钱也不能让公家出。
许光达的一生,用“光被四表,誉达三江,清白传家”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他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对国家、对人民负责。有人说,许光达太不近人情;也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有人说,他是时代的产物。无论如何评价,许光达的故事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