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司令中美人计叛变,找谭余保求饶被拿下处决,陈毅称其该杀

豁达看历史 2024-11-07 07:07:20

1935年的湘赣边界,一场精心设计的美人计正在上演。时任游击队司令的曾开福,在一次营救行动中邂逅了"进步教师"凌燕,却不知这是一场足以吞噬他灵魂的致命诱惑。从意气风发的革命战士到叛变投敌的软骨头,再到跪地求饶的可怜虫,十四年后的1949年,当曾开福跪倒在昔日战友、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谭余保的办公室内时,他的革命生涯和人生已然走到尽头。这个因贪恋美色而背叛革命理想的游击队司令,最终被处以极刑,连新中国元帅陈毅都称赞"该杀"。

革命风云里的两个灵魂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湖南茶陵,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正在展开。二十七岁的谭余保因为有文化底子,被推选为当地农民协会筹委会主任。

那个年代的茶陵县,贫富悬殊极大,穷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谭余保虽出身贫寒,却有幸读过几年私塾,深知只有革命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

1927年,谭余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五年后的1932年,他凭借出色的组织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当选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

与谭余保同期崛起的还有一个叫曾开福的年轻人。这个来自茶陵县江口村的农家子弟,没有读过书,但身手敏捷,作战勇猛。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曾开福从一名普通的赤卫队员做起。他的勇敢和机智很快得到组织认可,被调入茶陵县游击队,并一路升迁为排长。

1931年,曾开福所在的游击队被编入了红八军序列。当中央红军准备长征时,组织考虑到谭余保和曾开福都是当地人,熟悉地形地貌,决定让他们留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在这片热土上,谭余保和曾开福的革命情谊在战火中不断升温。谭余保被推选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湘赣游击司令部政委。

在谭余保的领导下,湘赣边界的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游击队从最初的三个大队扩充到四个大队和一个教导队,成为当地革命力量的中坚。

曾开福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色,多次带领游击队和敌人周旋,常常化险为夷。谭余保对这个得力助手越发器重,两人经常在树下商讨军事行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线,湘赣边区的局势急转直下。面对严峻形势,谭余保在莲花县棋盘山召开紧急会议,重组临时湘赣省委和游击司令部。

在这次关键会议上,曾开福被选为省委常委,同时担任游击队司令。这个任命标志着他成为仅次于谭余保的湘赣边区第二号人物。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革命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一场精心设计的美人计正在悄然展开。这场阴谋不仅毁了一个革命者的前程,更让一对革命同仁反目成仇。

美人计陷阱:细说曾开福叛变

战争年代,情报战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后,他立刻把目光瞄准了曾开福这个软肋。

国民党江西第二行政区保安司令危宿钟听到陈洪时的建议后,立即上报给江西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熊式辉。两人一拍即合,从南昌中统特工处精选了一位名叫凌燕的女特务执行任务。

凌燕表面上是一个落榜后投身缝纫培训的女子,实则是经过特训的专业特工。她被安排在安福县凤子岗小学当老师,以掩护身份展开行动。

这位女特务很快就在当地打响了名声。她不仅教学认真,还在课堂上大胆宣传抗日救国,教学生唱《松花江上》等进步歌曲。

凌燕的"进步事迹"很快传遍了安福县。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一个年轻女教师敢于公开和国民党唱反调,这自然引起了游击队的注意。

然而想要接近曾开福并不容易。谭余保对游击队有严格规定,曾开福也不敢随意下山。国民党特工见此情况,决定使出更狠的一招。

1935年4月2日,一场精心设计的"抓捕行动"上演了。四名保安团团丁冲进凤子岗小学,以"通共"罪名逮捕了凌燕。

按照预定计划,团丁们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山路押解凌燕。这条路正好经过游击队经常设伏的密林。

果不其然,埋伏在此的游击队突然出击,打死四名团丁,救下了凌燕。率队指挥这次行动的正是曾开福。

凌燕被带到了游击队营地。虽然受了皮肉之苦,但她那出众的气质和姿色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从那以后,曾开福借口关心"受伤的进步青年",每天都去看望凌燕。他不仅给凌燕安排了单独住处,还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特意照顾她的生活。

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游击队员的警觉。他们发现凌燕不仅经常打听游击队的情况,还总在营地里东游西逛。

两名警觉的游击队员察觉不对劲,立即下山向谭余保报告。谭余保闻讯立即派出四名战士前往七都山,准备把凌燕带去审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凌燕给曾开福下了最后通牒。她不仅揭露了自己的特务身份,还告诉曾开福国民党即将对游击队发动大规模"清剿"。

面临生死抉择的曾开福,最终选择了背叛革命。他收集了游击队的重要文件,趁着夜色带着凌燕逃离了营地。

第二天上午,两人来到安福县车田联保处。凌燕亮明身份后,县长曹厢征连夜接见了曾开福,让他详细交代了湘赣边游击队的情况。

叛徒落魄:十四年后跪地求饶

1949年12月的一个上午,阳光正好。湖南省人民政府的一间办公室内,谭余保正在批阅文件,没想到一场意外的会面即将开始。

这天的工作本该按部就班地进行,可一名年轻警卫员的报告打破了平静。门外站着一个自称是谭余保老部下的人,说是叫曾开福。

谭余保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扶了扶眼镜。十四年没见的老部下突然造访,这显然不是一次普通的拜访。

很快,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庄稼汉被带了进来。曾开福站在谭余保面前,整个人显得局促不安。

从1935年的叛变到如今,曾开福经历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叛变后他被国民党迅速抛弃,凌燕也随即离开执行其他任务。

无处容身的曾开福不敢回茶陵老家,只能躲到湖南浏阳大瑶乡的深山里。在那里,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靠开荒种地度日。

而他的老战友谭余保却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抗日战争时期,谭余保的队伍被编入新四军,他先后担任新四军参议、中共中央长江局东南分局巡视员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谭余保进入延安中央党校深造,之后又担任中共热河省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一个在深山中躲藏,一个在革命事业中不断前进。现如今,新中国的成立让曾开福再也无法继续躲藏。

全国各地开展清理隐藏敌特的行动,曾开福知道自己难逃法网。他打听到谭余保在湖南任职,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来求见。

站在办公室里的曾开福突然跪倒在地,这一跪用力太猛,连办公桌都晃动了几下。他的前额在地板上不断磕着,很快就鲜血直流。

面对这个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战友,谭余保没有丝毫心软。他目光如炬地盯着曾开福,右手重重地砸在办公桌上。

谭余保立即命令警卫员将曾开福拿下。这个叛徒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身子瘫软在地上。

很快,警卫员将曾开福押往公安局。这个因贪恋美色而背叛革命的游击队司令,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几天后,新中国对这个叛徒做出了最终判决。曾开福被依法处决,为他十四年前的背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处决消息传到陈毅元帅那里,他对谭余保的处置表示赞同。在陈毅看来,像曾开福这样的叛徒,处决是他唯一的下场。

革命警示:信仰缺失必遭惩罚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座谈会上,谭余保回忆起这段往事。他说起曾开福当年在战场上的表现,指挥作战确实有一套。

这个没有文化却善于总结经验的将领,本可以成为一名佩戴两颗金星的中将。谭余保的话语中带着惋惜,一个本该建功立业的革命者,却因为理想信念的动摇而误入歧途。

中国革命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低潮期。那段时期,革命队伍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叛徒。

但正如陈毅所说,只有经受住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国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必然是意志最为坚定的革命者。

谭余保和曾开福的对比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面对敌人的围剿,谭余保选择了坚守信仰,而曾开福却在敌人的美人计前败下阵来。

当年在莲花县棋盘山的会议上,谭余保就对曾开福的任命有所顾虑。但他相信,只要把这个好战将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就能约束住他的行为。

然而谭余保没想到,曾开福的弱点竟然被敌人如此轻易地抓住。一个专业女特务的出现,就让这个指挥作战有方的游击队司令丧失了理智。

这个案例也给后来的革命者提供了深刻教训。革命道路上的考验不仅来自战场,更来自对革命理想的坚守。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学习中,曾开福的叛变案例被多次提及。这个案例告诉人们,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再强的战斗力也会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溃败。

陈毅对曾开福案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他说处决叛徒不仅是维护革命纪律的需要,更是对那些动摇革命意志者的警示。

在革命队伍中,背叛革命的代价就是死亡。这不是因为共产党人残酷,而是因为革命事业容不得半点背叛。

多年后,有人问起谭余保为什么对曾开福的求饶置之不理。谭余保说,革命是千万人的事业,不是儿戏。

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背叛革命就等于背叛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这样的人,即便是曾经的战友,也必须受到严惩。

曾开福的结局也印证了一个真理:共产党人可以牺牲生命,但绝不能牺牲革命理想。理想信念就像革命者的生命线,一旦断裂,就意味着彻底的堕落。

0 阅读:1

豁达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