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救命恩人被判死刑,周总理立即为其求情,最终结果如何?

墨影娱乐 2025-02-14 11:30:3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得知救命恩人被判死刑,周总理立即向蒋介石求情,最终结果如何?

酆悌,曾是蒋介石眼中的得力干将,却在1938年被判死刑。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人曾在关键时刻放走了周恩来。

周总理得知消息后,立刻写信向蒋介石求情,希望能免他一死。

然而,信送出去了,却迟迟没有回音。

一个曾经深得信任的黄埔一期生,为何落得如此下场?蒋介石为何如此痛下杀手?

1938年冬天,周恩来在延安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却让他久久无法平静——酆悌被判死刑,执行日期已定。

他立刻提笔写信给蒋介石,为这位曾经的救命恩人求情。

然而,这封信最终没有改变结局。12月18日,酆悌在长沙被枪决,结束了他本该辉煌的一生。

酆悌的故事,要从黄埔军校说起。

他出身湖南贫寒家庭,小时候在绸布店当学徒,后来辗转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蒋介石的亲信之一。

蒋介石器重他,甚至亲自赠送签名戎装照。

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偏转。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上海一片肃杀,周恩来也被捕。

当时驻扎在上海的酆悌得知消息后,默许手下放走了周恩来。

这一举动,埋下了日后杀身之祸的种子。

蒋介石并非当时就察觉酆悌的“异心”。

事实上,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依然重用这位黄埔旧部。

然而,酆悌的两次“越界”彻底激怒了蒋介石。

第一件事是营救华克之。

华克之是中共地下党员,1928年被捕,酆悌利用职权将其保释,并安排在国民党内部继续活动。

此事虽未立刻引发危机,但1935年华克之因刺杀汪精卫事件再次被捕,酆悌的“旧账”也被翻出。

蒋介石震怒,责令他检讨,并短暂停职。

第二件事则更加直接——刺杀张群。1936年,酆悌参与了复兴社内部的派系斗争,支持刺杀政学系要员张群。

刺杀失败,幕后黑手很快被揪出。

蒋介石开始怀疑酆悌的忠诚度。

此时,他又得知酆悌曾放走周恩来,积怨爆发,决心除掉这个“心腹之患”。

1938年,长沙大火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日军逼近长沙,蒋介石下令实施“焦土抗战”,但命令执行混乱,火势失控,造成巨大伤亡。

酆悌作为长沙警备司令,被定为主要责任人。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不需要再找理由了。

周恩来的求情信送到了蒋介石的案头,但他没有理会。

他要的不是理由,而是一个清除“异己”的借口。

最终,酆悌被处决,成为那个动荡时代的一颗牺牲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28
墨影娱乐

墨影娱乐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