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护照曝光,国虽疾弱,但护照上的24个字却硬气十足

云水闲湖 2023-11-08 23:51:4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护照是指国家公民出入境、出国旅游或居住时,发给证明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明。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有完善的护照制度。在中国,事实上,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他们已经有了最原始的“护照”。

当时,中国诸侯分开了,许多国家互相敌对,在战争中严格控制交流。此时,中国人用竹简、布、木板、金玉或纸制成的“封传”、“契”、“照碟”、“过境”等证件进出边关,其内容与今天的签证没有太大区别。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手中的最后通牒可以理解为李世民亲自颁发的“唐代护照”。中国现代护照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朝。清朝的中国护照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康熙王朝最早出现在1689年,正在与俄罗斯帝国发生战争。因此,由清朝官员组成的外交使团需要到其他地方进行谈判。清政府和俄罗斯签署的《尼布楚条约》第五条明确规定,两国人民持有许可交易的“路票”,批准两国交易。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护照,但在清朝,信函通常是集体发放的,也就是说,护照已经成为许多人出国的证明。虽然这种方法很简单,但管理起来并不方便。现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这种集体护照也逐渐消失。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朝打开大门。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授权驻扎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发放不同形式的护照。作为中国居民区,新加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设立领事的地方。

护照从“一纸多用”到“单纸”,类型也分为“大陆旅游护照”和“中国护照”,有权发放护照,除了总理衙门,中国领事馆,根据不平等条约,他们不需要清理政府官方认证,这种情况在上海和天津租界尤为罕见。

那么护照上刻着什么字呢?起初,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照片,所以护照会用文字详细描述持有护照的人的外表。例如,1905年,一名名名叫江吉的男子前往美国的护照内容详细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社会职业、财产状况和他的外表,特别写道持有人“右眼角有痣”。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个国家很弱,但护照后排的24个字却充满了硬气。上面写着:“当许可证到达中国时,立即检查放行许可证以妥善保护,不要留下困难来阻止它。”它也反映了大国的风格。至于效果,当时的人们也知道。

在现代历史上,中国护照无疑是许多国家中最特别的。从1899年清廷外交官吴廷芳发给中国外交翻译人员的护照来看,它长87厘米,宽56厘米。与其他护照相比,它是最大的纸。

0 阅读:225
云水闲湖

云水闲湖

每天持续更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