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到1943年苏联红军军服和徽章历史(40条例)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4-12-16 21:35:42

19条例:

22条例:

24条例:

35条例:

40条例

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苏联红军军服和徽章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苏芬战争结束后的1940年苏联红军恢复军衔制度;第二阶段是苏德战争期间的1943年苏联红军恢复肩章军衔。本文将先介绍1940年阶段,在1940到1943年期间是苏德战争初中期,苏联对军衔和军服进行了改革,将其从和平模式转变为战时模式。

1940年军衔制度

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关于设立红军最高指挥人员军衔》和《关于设立海军最高指挥人员军衔》的法令。1940年5月8日和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这两项法令分别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第112号命令和苏联海军人民委员会第233号命令的形式公布。

根据以上命令,用将军军衔(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替代之前最高指挥人员职务等级。红军所有兵种和部门(步兵,骑兵,工兵,空军,装甲兵,炮兵,化学,技术,军需和通信)拥有以前的职务等级必须经过特别委员会重新认证为将军军衔。将军军衔仅针对指挥人员(包括内务人民委员会部队)以及军需和技术部门。对于其他种类军事人员,例如军事政治和军事法律,并没有引入将军军衔。

大将和苏联元帅属于诸兵种合成部队的军衔,所以单一兵种,比如炮兵,航空兵,坦克兵,通信兵和工兵等最高军衔只到上将。

红军将军的新军衔徽章和军服直到7月12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12号命令才推出。红军将军的新军衔徽章为上部金色滚边的菱形领章,颜色为兵种色,用1到5颗带兵种色滚边的金色五角星代表军衔高低,并配有臂章军衔,少将到上将臂章样式一样,为一颗金星和金色粗V,V下部为兵种色滚边;而大将的金色粗V都带有红色滚边。兵种和部门将军还会在领章上部配有兵种徽章。

1940年6月4日人民委员会根据建议授予556名红军最高指挥人员以将军军衔。其中第一批红军大将为朱可夫,梅列茨科夫和秋列涅夫,苏德战争爆发前又增加了阿帕纳先科和帕夫洛夫。

以下是少将到大将的领章和臂章军衔,因为大将和苏联元帅属于诸兵种合成部队,所以兵种色为红色。

当时为大将的朱可夫

1940年7月起苏联元帅军衔领章和臂章军衔也有新变化。菱形领章上绣着一颗大金星,两根月桂枝和锤子镰刀图案。臂章上绣有带红色滚边大金星,两个金色V形,中间是两根月桂枝。

苏联元帅布琼尼的两版领章对比

1940年6月22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向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呈交了一份有关为红军初级指挥人员引入新军衔的法案。7月9日呈交了另一份文件。直到1940年11月2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第391号命令正式为红军初级指挥人员设立新军衔和徽章。

初级指挥人员新军衔从低到高为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和大士。新军衔徽章由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领章构成,底色和滚边为兵种色,并带有兵种和部门徽章。领章的上端固定一个立体黄铜三角形。领章的中心有一条红色条纹,代表下士到大士的1到4颗三角形固定在红色条纹上。大士的领章兵种色滚边内还有一条镀金饰边。

按照命令规定授予军衔标准如下:

●上等兵:授予在第一年服役结束时在接受为期30天的专业教官训练后并通过考试的优秀红军战士。

●下士:授予从团(营级)或特殊(技术,行政,医疗和兽医)学校毕业的学员;预备役退役前在部队接受为期三个月特别训练营并通过考试的优秀上等兵。

●中士:授予指挥部队至少六个月并通过考试的优秀下士,未通过考试的下士将在六个月后重新考试。

●上士:授予指挥部队至少一年并通过考试的优秀中士,未通过考试的中士将在六个月后重新考试。

●大士:授予指挥部队至少一年半,完成为期三个月的特别课程并通过考试的优秀上士。

以下是1940年完整的军衔列表从低到高:

40条例将帅军服

1940年7月13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12号命令规定了红军将帅的三种类型军服:礼服,常服和野战服。

礼服(Парадная форма):钢灰色单排扣军服,无袋,立领。衣门襟有六颗金色纽扣。在衣领,袖口上部和衣门襟侧面代表兵种色滚边,衣领的兵种色滚边上还有金色饰边。军衔臂章固定在袖口上部滚边之上。礼服通常搭配蓝色马裤和钢灰色直筒裤,侧面均有兵种色双条纹。

礼服上滚边色:深红色为工兵,内卫部队,军事技术和通信;蓝色为空军;红色为最高统帅部,陆军将军和苏联元帅。

领章底色:深红色为工兵,内卫部队,军事技术和通信;蓝色为红军;黑色为炮兵和坦克部队;红色为最高统帅部,陆军将军和苏联元帅。

苏联元帅

工兵中将

阅兵大檐帽:由钢灰色羊毛制成,帽盖高5厘米,黑色漆面纤维帽檐。帽檐上方是镀金丝线编织而成金色帽绳,用两颗镀金纽扣固定在帽墙上。帽盖滚边和帽墙同领章颜色一致。

帽墙中间是特殊的将帅帽徽,中间是珐琅红星帽徽,里面是镰刀锤子图案。红星压在红色珐琅圆圈上,然后再镶嵌在双层镀金圆环上。红星边缘,镰刀锤子和红色珐琅圆圈边缘都为镀金。

空军将军大檐帽帽盖上为镀金线刺绣的翅膀和五角星,帽墙中间为珐琅红星帽徽,红星压在天蓝色珐琅圆圈上,然后再镶嵌在双层镀金圆环上,周围是镀金线刺绣的月桂叶环。

常服(Повседневная форма):由卡其色斜纹布制成,衣门襟五颗纽扣。有两个胸袋,袋盖中间有小三角。衣领为立领样式,佩戴菱形领章,领章上部有金色滚边。常服衣领和袖口上部有兵种色滚边。常服通常搭配蓝色马裤和藏青色直筒裤,侧面均有兵种色双条纹。

苏联元帅常服

航空兵中将

常服大檐帽:样式和阅兵大檐帽一样,帽盖为卡其色。

野战服(походную форма):将常服大檐帽的金色帽绳改为漆皮下巴带,下身改为卡其色马裤加高筒靴,再配上野战装备就是野战服。

左边为将帅野战服,中间为1941年将帅野战服,右边为将帅冬服

冬季军服:将帅的冬季军服为一件军大衣(Шинель),阅兵使用的钢灰色,日常和野战使用的是灰色。军大衣为双排扣,每排六颗纽扣。袖口上部为尖头形,1941年改为直线形。军大衣背部中间有一个反褶,后腰处有个短腰带,两端变圆加宽,用两颗大纽扣固定在腰身两侧的长方形布料上。在衣领,衣门襟侧面,袋盖,袖口上部,短腰带和长方形布料都有兵种色滚边。后背有一条缝,系着四颗小纽扣,骑兵和骑兵炮兵则系着五颗小纽扣。所有纽扣都是同一个镀金黄铜纽扣,印有苏联国徽。军大衣下摆离地27厘米(骑兵和骑炮兵为18厘米)。阅兵军大衣和日常军大衣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区别。

阅兵军大衣配一顶毛皮高帽(папаха),用天然灰色羊羔毛制成,由毛皮罩,彩色帽顶和丝绸内衬组成。帽顶和领章颜色一致,有一条金色十字饰边。帽子正中央是将帅帽徽。

日常和野战军大衣搭配一顶护耳帽(Шапка-ушанка)。将帅护耳帽由天然灰色羊羔毛和羊毛织物制成。

夏季军服:夏季可以穿一件夏季军服,为白色单排扣,衣门襟五颗金色纽扣,立翻领样式,两个配袋盖的胸袋,夏季军服上没有任何彩色滚边。配白色帽盖的夏季大檐帽,纯白色夏季直筒裤和白色皮鞋,也可以搭配蓝色直筒裤和黑色皮鞋。

1941年阅兵服

推出特殊的将帅军服只是对红军军服大规模改革的第一步。1941年上半年可被视为军服改革的中间阶段,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是划分出和平和战时军服的区别,并推出所有红军人员的阅兵服(Парадный мундир),这种阅兵服在1941年5月1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首次亮相。在1943年引入肩章之前,这种阅兵服一直正式存在。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对阅兵服的需求因为战争而消失,所以阅兵服使用次数只有五一阅兵游行一次,或作为仪仗队接见贵宾身穿。不过该阅兵服成为内卫部队的军服(1941年5月16日内务人民委员会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会第00606/00193号联合命令推出)之一。

指挥和政工人员

红军各兵种指挥和政工人员的阅兵服为卡其色,立翻领,衣门襟五颗金色纽扣,无胸袋。背面腰部下左右各有两片三角形装饰布料,上下各固定两颗金色纽扣。衣领,衣门襟侧面,袖口和三角形布料有兵种色滚边。与阅兵服搭配的是侧面带兵种色条纹的卡其色马裤和高筒靴,并佩戴一条棕色皮带。

从左到右:坦克上尉,空军大尉和步兵高级营政委

军校学员,军士和红军战士

军校学员,军士和红军战士的阅兵服为卡其色,立领配平行四边形领章,无胸袋,衣门襟五颗纽扣。后腰下部样式和指挥人员一样。军校学员和军士的阅兵服为羊毛制成,红军战士为棉布制成;军校学员和军士的纽扣为白色,红军战士为黑色;军校学员和军士的衣领和袖口上部有兵种色滚边,红军战士无兵种色滚边;军校学员和军士佩戴金色板式扣皮带,红军战士佩戴框式扣皮带。军校学员,军士和红军战士均佩戴船形帽。

军校学员和军士

红军战士

从左到右:炮兵中士,空军学员和步兵红军战士

1941年军服变化

在1941年上半年(1941年1月18日人民委员会命令)和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对红军军服进行了以下改革,其目的是统一不同兵种和部门的军服元素,并最大限度使和平军服接近战时军服:

●修改了和平和战时军服津贴的发放标准。修改了战时军服和装备某些部分的设计。取消了以下内容:取消了坦克部队和空军的翻领式军服(后方和总部人员仍可以身穿)。空军蓝色大檐帽被卡其色帽盖和天蓝色帽墙的大檐帽取代;取消了指挥人员船形帽上的滚边色;取消了哥萨克骑兵的特殊军服;取消了指挥人员(将帅除外)的蓝色马裤和直筒裤。

●将帅军大衣袖口上部的尖头形改为直线形。

●为指挥人员(将帅除外)推出一款单排扣五颗纽扣的军大衣,战时指挥人员允许身穿单排扣军大衣,样式仿照红军战士的军大衣。

●对女军人的军服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将其分为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1941年2月1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5号命令中军服包括:战斗人员为现有样式的衬衫和军大衣,船形帽和呢绒马裤;非战斗人员为现有样式的衬衫和军大衣,船形帽,深蓝色呢绒和棉布长裙和蓝色贝雷帽;其他还包括标准的冬季军大衣和护耳帽。1941年8月3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 61号命令增加了卡其色贝雷帽,冬夏连衣裙和双排扣翻领大衣。

非战斗人员军服从左到右:

图1:深蓝色贝雷帽+卡其色衬衫+深蓝色长裙

图2:卡其色船形帽+夏季卡其色连衣裙

图3:卡其色贝雷帽+冬季卡其色连衣裙

图4:护耳帽+冬季双排扣翻领军大衣

●推出一款战时大檐帽,颜色为卡其色,无任何彩色元素。

●1941年秋开始,护耳帽的样式和缝制材料的质量进行了简化,包括使用人造毛皮和和假獭绒(用于普通士兵)。

●从1941年8月25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83号命令为军士和红军战士推出冬季棉夹克(ватная куртка)和棉裤。棉夹克为绗缝样式(用长针缝制有夹层的纺织物,使里面的棉絮等填充物固定),立领,用五颗纽扣固定,胯部有两个无袋盖口袋,后腰部有两个布环用来固定腰带,袖口处有切口,并用一颗纽扣固定。

●1941年8月1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53号命令对野战服上的彩色元素进行了如下规定:

1.取消了所有指挥人员在手臂上佩带的臂章军衔,包括所有政工人员在手臂上佩带红星。

2.取消了将军野战服上的彩色元素

3.取消了中级和高级指挥人员军服上的彩色元素

4.彩色领章改为无滚边的伪装色领章

5.领章上的红色珐琅徽章改为绿色

6.红军各兵种和部门的金色徽章改为绿色

7.将军领章上的金色五角星改为绿色

将军的伪装色领章

不过红军内部对这一命令的反应模棱两可,政工人员一致对取消手臂上的红星标识反对,他们认为这一红星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的全力支持。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希特勒在1941年6月6日发布了最高统帅部第44822/41号命令,该命令要求德军处决俘虏的红军政委,命令还提示辨别红军政委的只需要看手臂上的红星。

在战争初期这一项命令并没有完全执行,因为伪装色领章和徽章在战前并没有准备好,所以战争爆发后征召入伍的人员还是佩戴原来彩色领章的军服。直达1942年中期才开始大规模发放伪装色领章和徽章。

1941年到1942年期间领章和徽章有多种佩戴方式,如下显示:

图1为大士,图2为上士,图3为炮兵中士

图4为炮兵稍微,图5为坦克少校,图6为旅长(战争初期对旅长重新认证军衔工作并没有完成,而且从预备役征召的旅长没有进行重新认证,旅长直到1943年才取消),图7为中将

1942年军服变化

1942年红军对军服进行了以下创新,虽然并不是十分重要,但也符合战时红军军服变化的大方向:

●1942年5月2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第167号命令为苏联红军和海军中的近卫军引入近卫军证章。第一批获得近卫军荣誉称号是1941年9月18日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表现突出的第100,127,153和161步枪师。近卫军的所有人员可以获得更高军饷,指挥人员为原1.5倍,红军战士为原1倍。

●为红军反坦克炮兵部队(Истребительно-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ой артиллерии РККА)推出新臂章,臂章佩戴在左袖上,为黑色水平菱形,中间是黄色丝线刺绣的炮兵徽章,带红色滚边。

●1942年7月14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13号命令和苏联国防委员会(设于1941年到1945年的苏联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最高决策机关)第2039号命令规定前线红军伤员佩戴战伤徽章(нашивки за ранение)。战伤徽章为长方形彩色条纹,长43毫米,宽5到6毫米,红色代表轻伤一次,金色代表重伤一次。战伤徽章佩戴在军服右胸口同第一和第二颗纽扣中间齐平,或佩戴在右胸口袋之上。

●对船形帽的设计进行了简化。

●1942年3月25日国防委员会第1492号命令用棉夹克取代后方部队的军大衣。

●1942年3月30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93号命令新增军需人员徽章;1942年4月20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121号命令新增空军技术人员徽章。军需和技术人员军衔被指挥人员军衔所取代。

●1942年夏(与肩章和新军服开发有关),指挥和政工人员的单排扣军大衣被停止生产和使用,这种军大衣自1941年秋开始使用。指挥和政工人员重新使用1941年的双排扣军大衣。

●1941年修订的女军人军服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1942年8月9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40号命令推出的女军人新军服:前线和战斗部队为贝雷帽,护耳帽,军大衣,呢绒衬衫,呢绒和棉质裙子,呢绒和棉质长袜,高筒皮靴(军官)和防水油布靴,棉裤,毡靴和手套(士兵为两指手套);后防部队为军大衣,护耳帽,贝雷帽,衬衫,长裙,长袜,高筒靴,呢绒和棉质连衣裙。

未完待续

0 阅读:7

海绵宝宝谈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