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他俩转业,战友到物资局他无可奈何进烟厂,不久却春风得意

伊河史话 2024-01-16 06:12:07

【冯小刚投稿   伊河编发】

986年,刘永红和同为连职干部的张江民一起转业回到县城,张江民托关系安置到物资局上班,刘永红不认识人,只好接受组织分配,心情郁闷地到烟厂报了到,然而不久他的心情却越来越好。

人这一生,许多事情和选择有关,尽管有的选择是被动接受,但终归要承担之后的一切好与坏!

1986年,百万大裁军的第二年,指导员刘永红和战友连长张江民这两个老乡,脱下军装回到了他们出生的那个县城。

干部转业,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但他们的转业,却由不得他们选择。1985年他们所在团整建制撤销,他们俩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干部留队,处理善后事宜,当时的善后办由一位副团长和副政委带领着,处理着全团撤销后的人的转业安置、物资营产的处置,十分繁忙。

然而,裁军的指示还是在落实的,到了1986年,轮到他们脱军装了,由于有了这一年的工作和思想准备,他们倒也顺利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带着介绍信回到了县城老家。

在当时,连职干部转业由人事局负责分配,副团以上的干部才由组织部门安置,转业干部级别不同,分配和安置用的词也不一样。

他们一起到人事局递交了介绍信,办公室的同志给他们说,今年回来的军转干部比往年多,领导们比较重视,请大家相信组织,回去等通知吧。出了人事局的门,刘永红和战友张江民分手道别后,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军队干部转业,是军人人生路上的重要转折,关乎前途命运!

刘永红的家在距离县城40公里外的偏僻农村。他当兵这些年,老父亲和弟弟在家种地(母亲多年前病逝),他的妻子小霞跟着公公和弟弟到地里干活,一年四季虽然辛苦,打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倒也能够顾住温饱。

刘永红回来后,一家人很高兴,然而小霞的心情却很复杂。

原来,丈夫当指导员时,他们就知道再过三年,丈夫调到副营职后,她就可以随军到部队上了,她充满了希望,她平时教育儿子,好好学习,再过两年就可以到爸爸的部队上去上学了。

然而,不期而至的百万大裁军,丈夫所在单位撤销,所有的军人都要脱军装,一下子打破了丈夫晋升副营职干部的美梦,也断送了小霞和孩子到部队的美梦,他们一家人十分的失落。

这一年来,小霞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丈夫转业回来,既然不能在部队干了,早点回来,找个好单位上班,也是好事,毕竟丈夫是军官,国家是管分配的。

这不,刘永红一回到家里,全家人都很高兴,开始几天永红到同学、亲戚处稍微走动以后,就一门心事帮助家里干活。两个多月里,永红完全成了农民,日出而出,日落而息,没事的时候,父亲和他一起憧憬着未来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正直和坦然,让刘永红选择了相信,相信组织能够妥善对待每一个转业干部。

三个月后的一天,刘永红接到乡里转来的县人事局的电话通知,让到局里接受工作分配,领取报到通知书。

他们到了人事局,看了公布的转业干部公告以后才知道,张江民分到了人们都很羡慕的物资局上班,而刘永红则被分到县里的烟厂。

刘永红的心情顿时沮丧起来。转业回来这些日子,他已打听到,县里的供销社、物资局、计划委员会等部门,都是好单位。

而刘永红原本是抱着希望的。他在部队荣立过三次三等功,还被评为集团军的基层干部标兵,是团里的典型,心想人事局分配工作,肯定要参考这些因素的,他深信不已。

同时,他也知道,县里的烟厂、面粉厂、机械厂等这些厂,虽然说也是骨干企业,但效益时好时坏,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全。刘永红当时心想,人事局不会把自己分到这样的单位去的。

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刘永红果真被分到了烟厂,他的心里一下子刮进了一股寒风。

出了人事局的大楼,张江民拉着刘永红到了外面的一个小饭馆,两人要了两个小菜,喝上了小酒。他们俩虽然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但不在一个连队,张江民是二连连长,而刘永红是五连的指导员,只不过他们是老乡,又在一个团里,自然比别人亲近些。

两杯酒下肚,张江民看到老伙计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就劝他想开点。饭后,张江民抢先付了饭钱,并对刘永红说,兄弟以后有啥事,说一声就行,之后,他们就分开了。

这次的工作分配,把同时转业的两名军转干部的人生,导向了不同的方向!

回到了家里,刘永红把工作分配的事,给父亲和妻子说了,他们一听也有点懵,烟厂在县城西面的半山坡上,生产着当地一种不太出名牌子的香烟,叫“茅芦”,平时买的人也不多。对烟厂其他的事,家里人都说不了解。

但是,身为部队干部的刘永红知道,工作分配是一级组织的决定,既然分配名单已经公布,那就要执行,一个军人的纪律意识,提醒刘永红要按时间要求去厂里报到。

十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刘永红骑着自行车到了烟厂,向办公室递交了介绍信,厂长和厂办主任一起,和刘永红谈话,了解到刘永红有过一段在团宣传股当干事的经历后,厂长说为照顾军人,就留到厂办公室上班吧。

刘永红上班不久,主任就分配他负责党办的工作,负责给领导写讲话材料,组织党团活动,对这些工作,刘永红倒不陌生,他在部队,也做过类似的工作。

刘永红心想,咱没有关系,但有的是时间和力气,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相信生活不会亏待踏实而勤奋的人。

办公室同事小赵的亲戚在人事局上班,一天,这位亲戚到烟厂办事,刘永红和他们聊了起来,刘永红这才听说,就在他们到人事局报到后不久,转业干部把人事局领导家的门都快挤了,有的还找到县领导,托人找门路,托关系,都想进好的部门和单位。

而战友张江民,就是人托人,最后托了一位副县长远房亲戚的关系,才分配到富得流油的物资局上班。当时的物资局有钢材、木柴、水泥等各种紧俏物资,这些东西是抢手货,谁要想要,然而必须凭条子才能领到,因此,物资局十分吃得开。

听到这些情况后,不喜欢溜须拍马的刘永红,对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之类的事一向看不惯,觉得凭本事干事,在哪都能干好,心里对工作分配的事倒也释然了。

没想到,就在刘永红到厂里上班的第二年,烟厂换了新厂长,新厂长是上面派下来的,曾在地区烟厂工作过,很有思想。

新厂长到任后,找骨干谈心,制定厂里规划,谋求新出路,刘永红作为党办秘书,紧跟着厂长,加强解放思想方面的宣传,大造舆论,单位的新闻逐渐上了县广播站的新闻播报,后来,还上了市里的日报,刘永红得到了厂长的器重,后升任党办主任,享受厂里中层干部待遇。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解放思想的烟厂和省里一家大厂烟联合,生产多个品牌香烟,车间整天开足马力生产,烟厂的效益一点点好了起来。

到了后来,烟厂办起了食堂、幼儿园,办起了多种经营公司,还在厂旁边划出了一块土地,给职工盖起了家属院,厂里还购买了班车,接送职工上下班,而刘永红的工资和福利,也明显比县里其他单位同级干部高出一大截。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烟厂已经成为县里的纳税大户,厂长后来还升为副县长,同时还兼任厂长。

解放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一些企业搭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也让一些人的人生再次转变。

然而,当年和刘永红一起转业,分配到县物资局上班的张江民,他的人生却发生了大逆转。

张江民到物资局上班后,和上上下下的人都混得很熟,很快,他作为担任过基层主官的军转干部,张江民担任了部门负责人。

这时的张江民春风得意,天天都有人上门找,办公室的好烟抽不完,晚上还有人排队请他吃饭……

然而,好景不长,他到物资局上班的第5年,因为倒卖一批物资而获刑,最后锒铛入狱……

没有多久,县里的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越开越多,县的市场日益活跃起来,物资局改制后陷入了经营不善、机制性亏损的不利局面,最后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全。

而此时在烟厂当党办主任的刘永红,配合烟厂生产和销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和思想工作,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成绩突出的他进入了烟厂党委班子,后来担任第二副厂长,配上了小车。

而他的妻子,成了烟厂多种经营公司的职工,孩子也在县城上学,就连老父亲也被他接到城里生活。

2018年,刘永红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一万三千元,一家人吃喝不愁,幸福团圆,谈起今天的生活,刘永红的脸上洋溢着红彤彤的光泽。

人生的十字路口往往有多个,选择和被选择,快乐或者沮丧,都会不期而遇!

走在新的路上,会有阳光也会有阴暗,但是,走路的心态和样子,往往决定你能走多远!

心向阳光,前途就光明!

【原创作品,全网监控。图片选自网络,联删】

11 阅读:5026
评论列表
  • 2024-01-16 09:22

    道听途说而已!

  • 2024-01-16 07:51

    乱扯。公务员才是最好的。

    难消瘦 回复:
    进入烟厂也相当于掉入米缸了。
    禁卫 回复: 难消瘦
    哈哈哈,也可能吧还是公务员好。
  • 2024-10-24 23:39

    烟厂只要不是规划下下马,就是好得流油!

  • 2024-01-16 09:50

    平稳幸福的生活

伊河史话

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