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基层干部的“三十而栗”

壹号度文 2022-10-06 23:59:15

三十,对于男性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毕竟,20岁的时候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想问候一下父母亲就问候一下,想谈一下女朋友就谈一下,毫无压力可言。

而三十岁,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承担、意味着付出。

对于体制内的基层同志来说,三十可以说是一个坎。

二十多岁毕业后进入到体制内的基层,要想在30岁以前解决副科或者是八级事业职员,可以说是相当难。

且不说,基层的领导岗位职数少、人员多,要想在30岁以前解决,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就是提拔的风向标,很多时候县区注重从两办、组宣统政等部门当中选择,而对于基层的委办局、乡镇、街道来说考虑得较少。当然,最近几年风向标更为注重基层干部了,但是在很多县区,30岁的副科仍然算是年轻干部了。

曾经,有个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24岁考入到乡镇,到了32岁才提拔为乡镇委员,足足在乡镇熬了8年的时间。

30岁的人,普遍都希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入到一个上升通道,职位上达到一定的层次。

然而,在基层,很多人并不得以,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十分不满,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更为心力交瘁。

想换一个环境,又苦于自己专业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唯一会的也就是写材料、打电话、填表格了,自己出去体制外,也将被现有的应届生所淘汰、碾压。

在体制内,虽然加倍努力地工作,放弃双休、节假日,然而自己提拔为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股级干部,至于副科还是没指望。

很多大学的同学在职场上要么已经是部门小头目,要么就是区域老总,而自己还是个码字员,不得不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感觉每天的事情毫无意义,而离开体制又毫无办法。

体制内的职场,让自己压力巨大。

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到体制内就被确定为一级科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九级职员。

而这,是体制内薪水的最底层,每个月拿着几千块钱,除了自己的房租、水电、生活费,连偶尔的一次请客聚餐,也只能选择在街边的小店。

22岁毕业,到30岁,8年的时间,存款也就30万左右。赶上17年、18年、19年房价的大涨,心想此时不买以后跟买不起,于是忍痛借遍了亲戚,凑齐了房子的首付。

只是,每个月还剩下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一个月三四千的贷款让你压力山大。

更别提买车、女朋友彩礼。

30岁的时候,父母已经快接近60岁。年迈的身体,终于扛不住年轻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折腾,虽然极力想着报喜不报忧,但是还是被你猜了出来。

都说30以后,最怕半夜来电话。此时的压力,常常化作半夜的手机铃声,让你在凌晨的睡梦中惊醒。

于是,为了自己的心安理得,一年又多了一笔父母的开销。

经济上的压力,让你难以透气。

体制内不像体制外,你努力工作,老板看你的项目出成效可以给你发奖金。

而体制内,即使你再努力,加班加点,每个月的工资都是一样的多。

望着每个月按时到账的几千块钱,你压力倍增。

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至此时,已30。

风险的倍增、家庭的责任、经济的压力,都难以让自己在30岁来辞职,开辟另外的天地。

生活中早就已经没有了激情。每天的工作都是琐碎的,无效的内卷文字、会议、流程,按照程序办事,感觉找不到什么意义和价值。

以前一些科室偶尔的大声说话、甚至吵架都能让自己热血沸腾,而现在即使是驻村也没有了当年进村入户的激情。

于是,想着摆烂、躺平。

厌倦了励志的鸡汤。

厌倦了义愤填膺的呐喊。

厌倦了躁动的音乐。

不知不觉,更喜欢历史的厚重、舒缓的音乐、安静的环境。

稳定的环境,虽然减少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生离死别,也同样磨灭了自我感觉良好的雄心壮志。

体制内在基层,这样的30岁你还喜欢吗?

5 阅读:2208

壹号度文

简介: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