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正在开会,突然,同事急忙找到他,“你老婆生了,但失血严重,你赶紧做点吃的送去!”欧阳自远回家翻箱倒柜,怎料,竟连一个鸡蛋都没有找到。
欧阳自远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称为“嫦娥之父”。
而他的妻子邓筱兰,那时已经与他结婚4年了,刚在北医三院里生下二儿子欧阳昕舒。
当时欧阳自远正在开会,没能陪在邓筱兰身边。会议一结束,就见他的同事跑来找他。
“欧阳,你老婆生了,但她失血严重,血色素才6克,营养也不够,你赶紧做点吃的给她送去!”
欧阳自远着急忙慌地回家,他不会做饭,但最起码也要给妻子煮点鸡蛋,怎料,把家里翻了个遍,竟一个鸡蛋都没有找到。
幸运的是,他从柜子里翻出了一把小米,赶紧熬了粥,带去医院。
这是欧阳自远婚后第一次做饭,病床上的邓筱兰看着他煮的粥,一时间泪眼朦胧。
欧阳自远看她哭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有愧于邓筱兰。
当初邓筱兰远在宁夏工作,而他在北京,生第一胎的时候,他就没能陪在妻子身边。
如今妻子调来北京工作了,结果还是因为工作,第二胎也没能陪着她。
欧阳自远和邓筱兰是青梅竹马。欧阳父亲开的药房,和邓筱兰父亲开的糕点铺子,正好是对门。
两人小学和初中都在一起读,高中又一起参加了县宣传队,结伴下乡演出。当时欧阳自远沉迷学习,没有意识到邓筱兰喜欢她,直到一位同学八卦地问他:“你知道邓筱兰喜欢你吗?”
他这才注意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学校里有谁说他的闲话,邓筱兰都会第一时间为他辩驳,若是谁夸了他什么,她眼睛瞬间就会亮起来。
从那以后,欧阳自远就留意上了邓筱兰,渐渐地,他发现,只要和邓筱兰的双眼对视上,他就会心跳加速。
只可惜,后来欧阳自远考到了北京地质学院,而邓筱兰参军,被分配到西安工作,两人互相给对方写信,却一直没有捅破窗户纸。
直到4年后,性格大大咧咧的邓筱兰才来到北京,问欧阳自远:“你自己说,我们这样算谈恋爱吗?”
欧阳自远那时一心扑在学习上,听她这么一问,顿时愣住,最后点了点头:“算吧。”
两人从此开始了异地恋,在这期间,邓筱兰被调去了宁夏。
当时的欧阳自远还不知道,他和邓筱兰后来哪怕结了婚,也只能长期异地,聚少离多。
两年后,邓筱兰趁着来北京出差的一个星期里,和欧阳自远结婚了。
这时欧阳自远才知道,当时宁夏自治区刚成立,为了支持当地的建设,到那里的科技人员,只能进,不能出,邓筱兰以后没办法来北京与他住在一起。
而且之前西安的单位还有人给邓筱兰介绍对象,但邓筱兰都拒绝了,义无反顾地跟欧阳自远结了婚。欧阳自远知道,他绝不能辜负邓筱兰。
婚礼很简朴,就连他们婚房都是单位提供的宿舍,只有十几平方,还有棵树从房间穿顶而过。
而婚房里的床、桌椅、洗脸架等东西,也都是借来的。欧阳自远当时想,如果邓筱兰答应了单位介绍的人,日子肯定比现在好,但邓筱兰却甘之如饴。
婚后一年,邓筱兰在宁夏生了一个女儿,欧阳自远听到消息,喜不自胜,为女儿取名“婞媺”,期望她刚直又美丽。
但他依然无法离开北京,只能等邓筱兰坐完月子,带着女儿和母亲来北京团聚。可当时的欧阳自远还住在中国地质大学的集体宿舍里,夫妻虽团圆,却无“家”可归。
最后邓筱兰只能和女儿、母亲三人去姑姑家借住。
好在等他进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之后,情况终于改变了。
当时的欧阳自远对于中科院而言,是一个特殊的人才,也是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果他的家庭能稳定,不让他操心,那他就能毫无顾虑地投入到工作中。
于是,侯德封教授们与相关单位协商,将邓筱兰调来了北京,夫妻俩终于真正团聚了。
当时邓筱兰理解丈夫的工作有多忙,为了能离他近一点,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放弃了其他大医院,去了地质所的医务室。
果然,妻女的到来,让欧阳自远感受到了家的幸福,学习、工作也更有劲儿了。一年后,他们的二儿子欧阳昕舒出生了。
而这一次,欧阳自远果真还忙于工作,妻子第二次生产,也没能陪在身边。
邓筱兰理解他,并没有埋怨,只是慢慢地吃完了粥,然后出了医院。
当时欧阳自远人生第一次花4块钱打了一回出租车,将妻儿接回家。
困难时期的爱情或许没有鲜花,但却有着最珍贵的信任和陪伴。邓筱兰为欧阳自远操持家庭,才让他能更专心地投入工作。
1962年,他带着“219”小组参与地下核试验,以及后来的试爆选址。
1994年,他提出我国应该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2004年,“嫦娥一号”批准实施。欧阳自远被誉为“嫦娥之父”。
巴尔扎克曾说:“爱情很难抵得住家务的烦恼,必须一方具有极坚强的品质,夫妻才能幸福。”可以说,欧阳自远能轻装奔走在为国建设的事业上,邓筱兰功不可没。
参考:《飞天揽月:欧阳自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