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位旅欧青年学子,为何能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阆苑历史 2025-01-04 18:54:44

1924年7月,远在法国巴黎的周恩来同时收到两封来自国内的信函,一封是中共创始人、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的来信,希望他回国参与黄埔军校的建设;一封是中共中央的来信,要求他尽快回国到黄埔军校工作。收到信后,周恩来没有任何犹豫,即刻购买船票,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

同年9月,周恩来返回广州,应黄埔军校聘请担任军校政治教育工作。周恩来才华横溢,教学有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军校学生们渐渐都喜欢上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周出色的政工才干得到了苏方代表和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的高度认可。

恰在此时,黄埔军校第二任政治部主任邵元冲因其封建官僚式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发生冲突,受到全校学生的联名抵制而不得不辞去职务。

就这样,26岁的周恩来自然而然地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其实,廖仲恺等人早就认为邵元冲不适合担任政治部主任,而张申府推荐周恩来,一开始就是奔着这个职位而来的。

那么,周恩来作为一介远在万里之外的青年旅欧学子,为何能得到张申府的极力推荐,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周恩来自身的能力

不错,周恩来当时名义上的确只是一介青年旅欧学子。但实质上,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革命家。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一边广交朋友。

1920年初,张申府、刘清扬来到巴黎。张申府在离开北京前,已受命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海外发展党组织,宣传马列主义。

刘清扬曾是天津觉悟社的领袖,和周恩来早就认识,对周恩来的学识和抱负很是钦佩。到法国后,刘清扬自身加入党组织后,发展党员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周恩来。

志趣相投的人总是一拍即合,在详细了解了马列主义后,周恩来强烈要求加入党组织。

在张申府和刘清扬的介绍下,周恩来于1921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后,周恩来主动承担起成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任务,和李立三、赵世炎等人在留学生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周恩来的组织能力与非凡才干给张申府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3年,国共合作已全面开启,周恩来等人响应党的号召,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由于周恩来在海外的影响力,国民党也很看重他,委任他为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同年,中共旅欧支部成立,周恩来出任旅欧支部书记一职,成为中共旅欧支部的负责人。

所以,虽然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前一直在海外,但其实早已名扬国内,分别是国共两党在欧州支部的负责人,他的自身实力得到了国共两党的共同认可,回国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也就不意外了。

其二,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没人愿意接手

1924年6月16日,广州黄埔军校正式成立。黄埔军校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及国共两党通力合作下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黄埔军校是由苏联出资援建,苏联也派了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参与建设。所以黄埔军校从一开始走的就是苏联红军的建军路子。军校设有军事学、历史学等多个科目,更重要的一点是,设有政治学科目,这在中国以前的军校中是没有的。

虽然设有政治部,但从军校办校那一天开始,政治教学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戴季陶与蒋介石是结义兄弟,早年共同在日本留学,并一直追随孙中山。他在国民党内具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在黄埔军校成立初期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

然而,戴季陶虽精于政治斗争,但却对学校政治部的工作并不重视,对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也看不起。走马上任后,他对军校的政治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建设,三天打雨两天上网,后来干脆拍屁股走人。

戴季陶走后,国民党又委派了另一位元老邵元冲继任。邵元冲虽然是同盟会会员,资历也老,但他是清末秀才出身,骨子里都满是封建思想的烙印。

邵元冲每周到黄埔军校上三节课,无一例外的从忠孝礼义讲起。他的课味同嚼蜡,不仅遭到学生的反感抗议,连苏联顾问人员也大为不满,后来只得辞职。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现在看来当然非常重要,但在当时,这一职务如同鸡肋,国民党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担任,共产党人大多亦是如此。

张申府时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但其实只是挂名而已。没人担任也不是办法,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便找到张申府,商议说干脆你当正职算了。张申府也不愿意,力辞不干。

廖仲恺说你不当也可以,那你推荐几个人吧,共产党员国民党员都行。张申府冥思苦想,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旅欧的周恩来。廖仲恺虽未见过周恩来,但早已闻其大名,便说行,叫他回来试试。就这样,没人愿意干的政治部主任一职,便落到了周恩来的头上。

三,来自苏联的压力

黄埔军校成立后,接连两届政治部主任都毫无建树,军校政治部如同虚设,军校的政治教学工作毫无进展,这让苏联军事顾问人员大为不满,对国民党失望之极,不断向孙中山等人施压。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一向亲共,对共产党非常了解,知道共产党中的理论宣传人才极多,于是极力主张把这个“包袱”甩给共产党,便找到张申府,请求他要么自己担任,要么推荐优秀的共产党政工干部担任。

张申府虽然自己不重视这个职务,但党内还是有大把有识之士,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共产党在军校的力量。于是张申府便想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年轻、博学、智慧,组织能力和口才俱佳,不正是政治部主任的最佳人选吗?张申府的提议,不仅得到了中共的同意,国民党也非常满意。

就这样,1924年11月,周恩来任职黄埔军校不到两个月,便正式出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只是令国共两党都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走马上任后,立即对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把政治部打造成了与军事部同等重要的部门。在周恩来的耐心教育下,军校学生的政治水平急剧提升,大家成了真正区别于旧军队的革命军事人才。

更难能可贵的是,周恩来在军校秘密设立军事俱乐部,吸收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学员加入了共产党,这批人最终成为了共产党独立武装的中坚力量!

0 阅读:0
阆苑历史

阆苑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