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1日,徐老年满60,毛主席特批中共中央为他庆祝大寿,还亲自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信中的一句话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徐老,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主席的信很快传遍延安,大家这才知道徐老原来还是毛主席的老师。虽然毛主席一直非常尊重先生,但徐老为人低调,所以之前大多数人并不知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e731b313c2ab634cbe27a707502b12.jpg)
从这过后,延安很多人见到徐老更加尊敬了,这让他很不习惯。有一次,一位领导上门做客,对他孙女说道:“您爷爷真了不起,还是毛主席的老师呢。”
徐老听了这话,急得面红耳赤,连忙打断领导的话:“你千万别这样说,我只是毛主席的一日老师,毛主席才是我终身的老师。”
从这以后,只要谁再提这事,徐老就拿这话怼人。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风趣地批评了徐老:“这就是您不对了,您本来就是我先生,难道现在不想认我这个学生了?”
徐老听了毛主席的话,真诚地回答道:“润之,我没有说错啊!如果不是你,我还是长沙城里一腐儒呢。”说完师生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么,徐老究竟为什么说毛主席才是他的终身老师?仅仅因为毛主席当时的身份地位吗?毛主席和徐老之间的师生情谊到底如何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00df5cda531e2a724e2bbf80115ce3.jpg)
1914年,毛主席入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从此开启了与徐特立老师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从1913年到1919年,徐老在一师从教6年,而毛主席就做了他5年半的学生。在校期间,徐老渊博的知识、进步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对毛主席的学业和思想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和影响。
毛主席曾经说过: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我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而徐老对于学生毛泽东,也是推崇备至。毛主席策划组织驱逐军阀张敬尧期间,徐老通过健学会带领教师向张敬尧索薪,并在城乡揭露张氏兄弟的罪恶,积极而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的正义之举。
徐老,被誉为中央苏区的红色教育家,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整个家族因无人识字而饱受欺凌,所以家族众人决定凑钱供养一个读书人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6494905a88cce72fc38314ffe7925c.jpg)
徐老少时聪明,自然成了最佳人选,9岁入读私塾,6年后停学,28岁时考入长沙新办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应聘于当时长沙有名的周南女校。
这里有一个故事:徐老任职周南女校期间,发生了一起清政府向外国屈辱妥协教案的大事。徐老在课堂上作时事报告时提起这事,越说越激动,不仅嚎啕大哭,还当场拿刀切掉自己的小拇指写了一封血书进行控诉。
一个教书先生,为了民族的荣辱竟抽刀断指,徐老的大义行为顿时轰传全省,被全省民众誉为最有血性的老师。
1919年,徐老42岁,却毅然辞掉长沙师范校长的职务,和自己的一帮学生一起报名赴法勤工俭学,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留学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a8240f87e9f52a02a16c5ae37f41c8.jpg)
1924年留学归来后,徐老创办了女子师范,并同时担任长沙师范、长沙第一女师校长。一身三校长,成为当时湖南全省著名的教育家。
1926年底,毛主席从武汉返回长沙,在此之间特地上门拜访了老师徐特立。
师生见面,分外亲热,徐老向学生毛泽东介绍了法、德等国的教育现状,剖明了自己教育救国的想法。
而学生毛泽东则向老师徐特立阐明了中国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介绍了苏联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以及农民运动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希望老师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毛主席侃侃而谈,让老师徐特立大开眼界,仿佛打开了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cd7cfaf7f5c24cbbcc349ea57e56d5.jpg)
徐老始终记着毛主席的话,1927年春,他再也坐不住了,特地到长沙县附近农村进行了一周的调研。他发现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农民协会的作用下,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老既惊讶又欣喜,返回学校不久,他毅然放弃了奉行多年的“教育救国论”,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大肆屠杀,徐老愤怒不已,全然不顾自己与家人的危险,公开登报申明脱离国民党,然后以50岁的高龄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一南昌起义,徐老任前敌委员会委员兼20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起义军南下遭遇失败后,党中央安排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fa827f8f7ab7085e012d0c1e56c7f2.jpg)
1930年12月30日,53岁的徐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中央苏区,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待。师生再次见面,各自感慨万千,彻夜促膝长谈。
徐老向毛主席表达了想到前线战斗的意愿。毛主席真诚地对老师说道:“我劝您参加革命,不是要您老上前线,而是我们共产党人也急需教育战线的人才。现在苏区太需要您这样的老师了,您就做苏区的红色教育家吧,把苏区的教育工作抓起来。”
徐老欣然接受,开始一心一意抓教育,在苏区创办了列宁小学、列宁师范、中央农业中学等多所学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徐老出任苏维埃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ccf77bfe9648082ba4d13c6dd37bc3.jpg)
毛主席在中央苏区的低谷时期,徐老不惧流言,经常前往毛主席的住所宽慰爱徒。毛主席则劝老师不要分心,一心一意抓好教育,师徒二人相互勉励,渡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徐老年届6旬,他拒绝中央为其配备的马匹,一根拐杖,一根红缨枪更是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上,毛主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恢复了对红军的指挥权。徐老闻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抱着住在一起的董必武不停地欢呼道:“太好了!太好了!党有救了!红军有救了!革命有救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40ad74f5ee8a1f5d5fe4b5a1e5e2b5.jpg)
到达延安后,徐老出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1937年2月,根据他的建议,鲁迅师范学校成立,这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建立的第一所培养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师资的中等学校。
1940年,徐老创办延安自然科学学院并担任校长,同时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整日忙忙碌碌,却精神抖擞,完全不像一位六十几岁的老人。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有多繁忙就不用说了。但是无论多忙,他始终关心着老师的一切。一个寒冷的冬天,毛主席到老师的住所谈话,见老师整个房间都没有热水壶,回去后第一时间打发工作人员将自己的热水壶给老师送去,把徐老感动得热泪盈眶。
1947年2月1日,毛主席再次提请中共中央,为老师徐特立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70大寿。自此,徐老成为党中央历史上为个人举办两次大寿的第一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f7ff191042428a07a227b07e0c80b9.jpg)
新中国成立后,徐老长期担任中宣部副部长,是中共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徐老50岁参加革命,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是中国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
徐老晚年经常对家人和身边的人说:“没有毛主席,我不会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你们千万别说毛主席是我的学生。他只是我一时的学生,却是我终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