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生,都是带着某项使命来到这颗蓝色星球的。
有人为了除暴安良、缝缝补补,有人为了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有人励精图治、流芳百世。
但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从基因的角度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且仅有一个目标:将我们祖宗的基因延续下去。
为了尽可能延长我们基因存在的时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尽可能活得久一些;二,生仔,由仔延续我们自己和祖宗的基因。
于后者而言,人口生育率在更广泛的尺度上,决定了有多少人的基因能够延续下去。
于前者而言,活得久一些,是很多人毕业的追求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们精确规定自己的起居作息饮食,比如降低体力劳动、坚持运动、吃什么、几点吃、吃多少、几点睡、几点起、住在哪里等。
在基因层面,为了延续我们的基因,基因在演化中,有一些特别的设定:比如,为了保证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能够顺利出生,基因设定我们在第三代人出生之前,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健康的。
按照15岁一代人计算,30岁我们的精力达到顶峰,之后但开始下滑。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代人间隔时间,来到了20岁、30岁甚至35岁,即我们在35岁才开始生下一代。
当第三代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开始生病、变得衰老、无力,直到死亡。
但在现代社会,通过医学手段,能够消除我们的疾病,让我们在60岁、70岁、80岁甚至90岁保持健康。
跟其他各种精确起居作息饮食的方法相比,我们认为更先进的医疗手段,是决定人们活得更久的关键因素。
下图基于人口和GDP数据,展示了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85岁以上现存人数及GDP的分布关系。
有人会问,为何不直接取各地8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因为我国不同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直接计算,无法展示这种分布规律。
从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分布数据看,大部分城市遵循GDP越高、85岁以上人数越多的规律。
当一个地区的GDP足够高时,意味着这个地区拥有足够多的财政能力,去建设更好的医疗条件。
医疗条件好,长寿的人越多。
仅有少数城市游离在趋势线之外,一类是年轻人口流出较多的,比如商丘、玉林、梅州等,一类是深圳、东莞、厦门等外来人口较多的,还有一类是能源型城市,比如鄂尔多斯、大庆、东营等。
用户85xxx97
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