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分享,父母咋办:这两步做法很具体,是解决好问题的关键

敖爸聊教育 2019-05-05 23:10:11
01

或许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

朋友带孩子上门做客,才三四岁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看中了自家宝贝手中的玩具,想要玩一把过过瘾。

你以为自家宝贝这下肯定要好好展现一下小主人的大方,谁知他可不这样想,死活也不愿把玩具“拱手相让”。朋友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玩具玩,着急的哭了。

可自家宝贝仍不为所动,完全一副“不解风情”的无辜模样。

毫无疑问,你和朋友此时都将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对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来讲,不能不说是一场智商大挑战。

一不小心,就将弄得一地的鸡毛。

因此,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化解这种尴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家庭教育问题。

为人父母者都有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难题。

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就经常问道:我家宝贝不愿和别的小朋友分享怎么办?

父母们所担心的是,现在孩子不愿分享,在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自私的孩子?

父母们所疑惑的是,面对孩子不愿分享,父母需要干预么?

父母们所不解的是,引导分享,具体尺度和流程要怎么把握?

……

以上这些都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困惑。

02

困惑一:现在孩子不愿分享,在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自私的孩子?

这个问题是父母、尤其是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

作为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毕竟,一个愿意分享的孩子更受大家的欢迎,而且也似乎让父母更觉得“有面子”。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按照大人的“套路”去分享。

此时,家长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对孩子人际交往等有着很大的影响。

解决问题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但至少,当我们看到孩子不愿分享时,可以先放下用成人视角去审视和判断这件事的是是非非。

我们必须透过表象去看待和理解孩子不愿分享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有时,孩子不愿意分享,可能真的是事出有因。

需要父母更多的细致和耐心,才能洞察孩子内心的小世界。

或许是孩子担心对方不爱护东西,会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损坏;

或许是孩子害怕东西被对方拿走玩的时候,就再也回不来了;

或许是孩子感到很突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

其实,换位思考能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问题。

就好比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意让出心爱之物。

我认识的一位摄影界朋友,他买了昂贵的专业单反镜头。

由于他是摄影迷,爱屋及乌,他对摄影器材非常的爱惜。

所以,他从不轻易把自己的摄影镜头外借给别人,哪怕是好朋友。

但他这并不影响他在生活中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

在生活中,他却是乐善好施,能急朋友之所急。

你能说他是个不懂分享的人吗?

细想之下,发现这好像和一些特别爱惜自己东西的孩子的心思如出一辙啊!

就大多数孩子而言,现在不愿意分享,并不表明TA在将来就一定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但这又不意味着对孩子不愿分享的行为可以不管不顾,放任自流。

先尊重孩子的意愿,再鼓励分享,这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分享中应坚持的教育原则之一。

03

困惑二: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父母需要干预么?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父母需要干预么?

答案是当然要干预!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很多事情如果只看表象的话,基本上是难以得出客观结论的。

父母在干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孩子不愿分享的真实想法。

尽量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带着节奏走,这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尽管我们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的孩子,是值得被人称道的。

但我们对待孩子分享这件事上却不能机械甚至是粗暴地看待。

从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来看,

3岁以前,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关键期,也是孩子物权意识形成的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把身边的东西都当成自己的。

“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是孩子此时最爱说的的“护身咒语”。

所以,父母不要特别着急着让3岁以前的孩子一定要分享,顺其自然就好了。

分享的本质是快乐,是孩子感到内心有一种安全和满足感。

如果某次分享行为让孩子失去快乐和满足,也就违背了分享的初衷。

这样的分享不仅不是孩子想要的,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分享是美德;也要教孩子:保护好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时候,当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而拒绝分享大声说“不”的时候,

此时,父母不是急于去进行所谓的“纠正”,而是报之以平常心,尽可能地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并尊重它。

这才是“干预”的正确原则。

04

困惑三:引导孩子分享,具体尺度和流程要怎么把握?

父母在引导孩子分享中,尺度和流程的把握非常的重要。

这将有助于孩子正常分享观念的形成。

●第1步:先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要分享

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是否要分享,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和信任。

同时,这也有利于提升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尽管它在成年人眼中微不足道。

如果孩子仍旧拒绝,那么父母也不用着急。

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迫孩子分享心爱之物。

●第2步:引导孩子乐于自愿分享

当遇到小朋友不愿分享的时候,父母先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单粗暴的“贴标签”,即便是为了顾及他人脸面也尽量不要这么做。

不妨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听一听孩子怎么说,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沟通机会,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与父母平等的对话沟通。

当你能保持着足够的耐心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毫无疑问将获得孩子的信任。

当父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接下来的引导分享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比如,孩子没有很特殊的理由却拒绝分享,父母可以先用倾听和共情来接纳孩子的想法。

接下来,父母可以逐步引导孩子以同理心来对待他人。

让孩子能从分享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05

当然,另一种极端我们也要避免:

我们要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但还总想着把玩具或零食等抱在怀里,一定会妨碍TA在未来的正常人际交往。

三岁至学龄前是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孩子的分享行为不强迫但要加以正确引导。反过来,带孩子走亲访友时,父母事先要做好教育孩子的“功课”:

教育孩子未经他人允许,不随意乱动主人家的东西,更不能因为喜欢而强行拿主人家的东西。

教育孩子如果想要玩主人家的玩具等东西,要通过礼貌地沟通,征得小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无理和蛮横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归根到底,孩子如果不愿意分享,不管会让成年人有多么的狼狈,父母都不急不躁,以平常心来对待。

在面对诸如孩子不愿分享等问题上,父母要记住:

永远将孩子的情绪接纳作为与孩子交流的第一步,以同理心来引导孩子。这才是引导教育孩子应有的态度。

当然,这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之一。

只要孩子能在分享中找到快乐和满足,相信TA们以后自然而然会主动去分享。

0 阅读:0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