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这里的“富商大贾”,指的是经商的富豪。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所有游走各处做买卖的人,都称为“商”。
现代社会,商和贾可以合称为商贾,更可以为商人,即做买卖的生意人。从文字产生的角度看,商和贾来源不同。
首先,商字是一个无法拆分的象形字,其形象源自原始天平,这种天平最上边是提梁,其下连接中间有提纽左右等长的平衡木,平衡木两端是石头砝码(石权又叫秤砣),在两端石权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平衡木保持水平状态。商字甲骨文金文甚至籀文有的字形的两侧各增加一个似“日”的符号,其实是表示保持两侧平衡的石权。因此,商字并非如《说文解字》的解析“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聲”。
商字演变(《汉典》)
称量货物时,用一根木棍穿过提梁由两个人抬起,平衡木一端是石权(砝码),另一端是货物。石权重量是确定的,大小不等。当二人抬起提梁石权和货物达到平衡之时,人们就根据石权的重量知道货物的重量。
商字甲骨文字形分解
商人,提上天平游走各地,通过买进卖出,在商品流通中获取利润。所以,这样的买卖人称为商人。如今,去赶集卖菜的人仍然是自己带着杆秤,也是“行商”的一种。
贾字演变自编
贾字,楷书字形由襾[yà]和贝两个部件构成,表示把钱币(贝币)储藏起来。甲骨文字形则更明显,由“宁”(储藏)和“貝”(钱币)组合而成,表示把钱币放进一个安全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保险柜,会意挣钱,获利,赢利。
晚商西周到战国时期的金文,都基本继承了甲骨文字形,变化不大。战国时期陶文和印玺的字形发生变化,大致演变为三种字形,第一种上下结构,上为“襾字”,下左为“貝”、右为“古”;第二种字形上下结构,上为“古”,下为“貝”;第三种字形是左右结构,左为“貝”,右为“古”,左右部件可互换,不影响字义。秦国竹简字形进一步变化,省略了“古”,写作上“襾”下“貝”,隶变后楷书写作“賈”,简化字写作“贾”。
“貝、古”组合,表示卖酒(古)换钱(貝),“襾”字的意思是覆盖酒坛的封塞,防止酒气挥发,影响酒的品质。因此,賈字经过更换储钱匣(宁)为“襾”,增加表示卖酒的“古”字,再省略“古”,最后战国时期完成定型。
《说文解字》:“(賈)賈市也。从貝襾聲。一曰坐賣售也。”賈市,指的是做买卖的集市,坐卖售的意思是有固定的售卖地点,如酒坊。
由于远古时期,酿酒、装坛都要近距离进行,而酒坛易碎,不宜远距离运输,因此,卖酒就在酒坊进行,凡是就地生产销售都被称为“坐贾”。包括酒坊在内,另有油坊、面坊、布坊、豆腐坊,等等。
贾字源自卖酒后泛指各种坐贾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行商坐贾”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行商与坐贾之间的区别已经不明显,商贾合流,甚至二者用一个商字就可以表示,都可以称为经商做买卖。
顺便说一句,“贾”姓的起源和做酒有关。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在今山西襄汾西南有一个贾国,或是汾酒的发源地。河南贾湖遗址生产酒,而这里的地名叫“贾湖”,绝非偶然。
賈字的一个衍生字價,表示商品价值表现在货币上的数量,即價格。價字简化为价,导致与賈字的关系完全断裂,人们无法从价字与賈字产生联想,无法从价字与酿酒联系起来,破坏了汉字的肌理,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