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以15倍音速撞击墨西哥湾,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灾难,并终结了恐龙长达1.6亿年的统治。这次来自太空的“飞来横祸”,至今仍让人类心有余悸。
近期,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再次牵动全球神经——科学家预测,它很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概率高达2.25%。更恐怖的是,其40至90米的直径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一
2024年12月27日,智利天文台首次捕捉到2024 YR4的踪迹,这颗每4年穿越地球轨道的天体,因轨道特殊被列为潜在威胁。短短两个月内,其撞击概率从1%升至2.25%,引发全球天文界震动。尽管概率可能随观测数据更新而降低,但仍有天文学家指出:“这是目前已知撞击概率最高的小行星之一,必须持续追踪。”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尺寸的小行星曾多次造成灾难。比如,1908年6月30日,一颗直径约50-6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附近上空爆炸。这次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500万至2000万吨TNT炸药,摧毁了超过21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推倒了约8000万棵树木。好在爆炸发生于人烟稀少的地区,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再比如,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约17-20米的小行星以约18公里/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约1500人受伤,3000多栋房屋受损。
而如今这颗2024 YR4小行星体积更大,科学家预估如果撞击地球,其产生的爆炸威力几乎相当于一颗小型核弹,足以引发区域性毁灭。
二
面对这一潜在威胁,全球科学家已经开始展开行动。比如,美国NASA的“小行星防御测试”(DART)计划,已成功验证通过探测器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的技术。而中国对此采取的的行动,同样引人注目。
据权威媒体报道,中国已率先启动“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并计划通过监测、预警和拦截三大技术手段,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必要时可通过卫星、激光、动能撞击等手段应对威胁。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系统完全依靠自身技术,一些重要数据还会和欧洲航天局、NASA共享,推动国际间协作。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进步,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太空安全领域的责任感。
近年来,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不仅成功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 —— 天宫空间站,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之一,还在深空探测、卫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行星防御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决心和行动力,已经4次参与全球小行星撞击预警。
近日,网上还流传出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所发布的招聘3名 “行星防御岗” 工作人员的信息。其主要职责为承担“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研究”的相关工作。更说明对于应对太空威胁,我们是常态化、玩真的。
三
在全球合作的背景下,中国正逐步成为太空安全领域的中坚力量,逐步打破了美国垄断各种技术、信息和资源的一家独大的局面。
当然,中国并不是想在这些方面取代美国,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地球家园,毕竟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今天的中国和当年多次申请参加国际空间站,却被美国以"技术水平太低,无法为空间站贡献价值”为由拒之门外的中国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已经从原来的追赶者,成长为引领者,甚至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以前拯救地球的都是超人和美国队长,以后大家会慢慢习惯,蓝星的守护者也可能是哪吒或孙悟空。
关于2024 YR4行星危机,或许未来史书会这样记载:21世纪中叶,人类避免了又一次灭绝危机,而按下“偏转按钮”的文明守护者,正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