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杨承宗放弃55万年薪,选择回国,却只得到1000斤大米。他因放射源眼

鸿史观 2024-11-20 18:55:36

1951年,杨承宗放弃55万年薪,选择回国,却只得到1000斤大米。他因放射源眼睛损坏落选了两弹一星功勋,甚至房改款都交不起,他却依旧努力奉献。

1951年的巴黎,街头的行人熙熙攘攘,阳光洒在一位年轻科学家的身上。

杨承宗,时年40岁,刚刚以最优成绩通过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他手中拿着一份诱人的合同。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为他开出了年薪55万法郎的续聘条件,这在当时是一笔极为丰厚的收入。

他的目光却落在另一份来自祖国的邀请信上,与高薪相比,这份信中承诺的报酬仅仅是每月1000斤小米。

这一选择在许多人看来几乎难以理解,但杨承宗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高薪的生活,毅然决定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在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曾专门与他长谈,表达对他的尊重与敬佩,同时叮嘱他转告毛泽东:“要想对抗核讹诈,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原子弹。”

这句话像是一颗火种,深深扎根在杨承宗的内心。

他知道,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尤其是核科学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自己所学的放射化学知识正是祖国急需的。

他从未犹豫过,他的心早已归于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回国后,杨承宗将13箱珍贵的实验设备和资料运回北京。

这些是他用自己全部积蓄和组织拨款购买的,其中包括实验仪器、放射性标准源和核研究的相关书籍。

然而,他回国后看到的“实验室”却让他倍感震惊,只有几张桌子、两架摇摆天平、几个掺假的白金坩埚,以及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条件简陋得令人心酸。

这样的环境,能谈什么科学研究?面对这一切,他没有半句抱怨,而是立即投入到艰苦的建设中。

他修复旧设备,亲手搭建实验台,甚至用木板改装成简易的实验工具。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但杨承宗却满怀热情,因为他深知,科学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熬出来的。

1953年,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台医用提氡装置因日军破坏多年而无法使用,导致强放射性镭泄漏,威胁着医院和周围居民的健康。

这台设备对医院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价值,但长期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使修复工作极其危险。

杨承宗主动揽下了这一任务,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亲自进入地下室完成了修复工作。

这一举动不仅避免了放射性污染,还为当时的核研究提供了关键的中子源材料。

可修复装置的代价是沉重的,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放射源,他的右眼受到超剂量辐射,十年后彻底失明。

面对这一切,他却一笑置之:“如果我不做,谁能做?”

他的奉献不仅仅是这些,为了推动中国核研究事业,他还亲自设计并主持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放射化学实验楼——“放化小楼”。

这是新中国放射化学研究的起点,为培养后续科研人才提供了平台。

正是在这座小楼中,中国第一代放射化学人才开始成长,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核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50年代的杨承宗是用双手为中国科学事业奠定基础,那么60年代的他则在更高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

1961年,他被任命为二机部第五研究所副所长,承担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炼铀235的任务,这个任务难度巨大。

当时中国的铀矿品位极低,技术上几乎一片空白,而苏联专家又在关键时刻撤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杨承宗带领年轻的团队,从矿石中提取铀,从零开始摸索冶炼和纯化技术。

他们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提前三个月完成了任务,确保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而杨承宗却选择将功劳留在集体中。他深知,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尽管为中国核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杨承宗并未被评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豁达。

他曾说:“名利都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这样的境界,让人既敬佩又感慨。

杨承宗的生活条件长期拮据,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工地劳动,经济困难时甚至连房改款都一度交不起。

但他始终不放弃对科研和教育的热爱,晚年,他创办了合肥联合大学,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他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杨承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他放弃高薪,隐姓埋名,甘于清贫,为中国核事业和教育事业倾尽全力。

他的一生,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无数后来者前进的道路。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4-11-20 19:31

    难怪合肥核工业那么牛逼。

鸿史观

简介: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