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对台湾未来的精准预言,指出“只有两条出路”

峻辉聊过去 2024-01-28 20:22:02

台湾问题始终是萦绕在中国周围的一块心病,何时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炎黄子孙共有的愿望。

前几天,台湾地区选举刚刚落下帷幕,让不少人都捶胸顿足,纷纷感叹和平统一台湾已经是遥遥无期。

现实的挫折,迫使人们回首过去,不得不重新审视毛主席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总的来说,毛主席解决台湾问题经历了“武力解放台湾”和“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两个阶段,充分反应了毛主席在复杂形势下处理台湾问题的高超斗争艺术,特别是在采用后一种方式,毛主席精准预测了台湾的未来命运,看出了台湾只有两条路可走,并留下了“一纲四目”的策略。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人民解放军在正面战场上的节节胜利。

1949年1月,蒋介石就开始实施退守台湾的计划。此时的毛泽东在得知这位老对手的计划后,一边焦急不已,一边分身乏术。

早在解放战争开打之前,毛泽东对党内同志就有过警示:“解放战争拖不得,抗日战争快不得。”

这句话的重点在前一句,毛泽东以高屋建瓴的眼光看出了二战之后的格局是“美苏争霸”。

如果不能趁着美苏两国将安全重点放在欧洲这个短暂的时间段,解决国内问题,那中国有再一次陷入南北分裂的可能性。

这种政治局面一旦形成,将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也不利于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对于毛泽东而言,收复台湾、统一全国不仅仅是历史赋予他的职责和使命,更是他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所在。

早在1948年4月,毛泽东东渡黄河,忙里偷闲,特地上五台山参观。

途中听闻康熙曾五度巡视五台山后,毛泽东有感而发,评价了一番康熙:“他收复了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功劳不小,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毛泽东的意思有些借古喻今,两个不同时空的政治领袖,几百年过去,要做的事情竟然是出奇的相似,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又一个轮回。

1949年2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了苏联的米高扬,谈到台湾问题时,毛泽东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那里还有一个美国,台湾实际就在美国的保护下。这样,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到的是“争辩”二字,言外之意就是苏联方面并不想让中国立即收复台湾。

可是由于新中国国力衰微,刚从战火中新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如果要收复台湾,必须要有苏联的保证。

在此情况下,1950年1月,毛泽东访问了苏联,聊起了“中苏同盟”的事情,在和斯大林的谈话中提到“为了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我们打算今年解决台湾问题。”2月,中国政府发布了首份《告台湾同胞书》。

政治上要讲究“名正言顺”,军事上要讲究“粮草先动”。2月4日,还在苏联的毛主席,就给粟裕发了一封电报,询问1949年春季国民党起义的伞兵第三团政治训练问题。

在电报中,毛泽东问道:“伞兵第三团还有多少人,跳伞技术如何,有无党员的发展,一般的政治情绪如何。”

电报的结尾,毛泽东提前打了一个响声,说:“盼加强对这批伞兵的政治训练,我们需要以这批伞兵作基础训练一个伞兵部队,作为台湾登陆作战之用。”

毛泽东和粟裕的来往电报,显示毛泽东决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动用起义的伞兵,为武力解决台湾带来帮助。

回国以后,毛泽东又于6月6日至9日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粟裕作了汇报,详细报告了攻台作战的准备情况。

另外,粟裕提到:由于攻打台湾关系重大,如不成功,不仅对巩固国防极端不利,而且可能影响到太平洋以及东南亚局势。

最极端的情况,会使该地区驻有重兵的美国,趁机制造新的事端。毛泽东赞成了粟裕的意见,中央军委再次确定了粟裕的总指挥职责。

根据一般的常识推理,解放台湾的时间也就在朝夕之间了。可不料的是,北边出了岔子,进而影响到台湾的解放。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了。由于朝鲜紧邻中国东北,美国的出兵威胁到中国工业的核心地区,并且中国和朝鲜同属同一个意识形态阵营,从理论上说,有应尽的义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派出了志愿军,加入到了朝鲜战场。这一突发性事件,打断了中国解放台湾的大业。大国博弈中,事件具有很强、很深的连贯性。

另一边,杜鲁门也改变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命令第七舰队,军事封锁了台湾海峡。

美国的军事行动,不但使得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受挫,而且在政治上产生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这就是捏造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台湾的两个出路

美国这个“程咬金”改变了地区军事实力的平衡,让蒋介石绝处逢生。有道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1955年,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亚非会议胜利召开,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关系开始趋于缓和,这是世界政治的潮流。

和平是主旋律,毛主席也不好再开大的战端,尤其是和实力强大的美国发生正面冲突。

万隆会议前后,毛泽东确定了“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退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

随后,周总理正式在万隆会议向世界宣告了这一政治信号,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用和平的手段解放台湾。4月23日,周恩来同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代表团团长会谈,说明了中国对台湾的原则立场。

当有人问道台湾和平解放后,蒋介石是否可以当将军时,周恩来回答道:“完全可以,中国还可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一谈,讨论和缓和远东紧张局势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

万隆会议,周总理的儒雅风度为中国赢得了声誉。趁着这股东风,印尼总统苏加诺也于1956年9月30日乘专机访问中国。

30日上午一点,周恩来、陈云来到北京西郊机场迎接应邀来访的苏加诺。五点半,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苏加诺,双方就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上进行了交谈。

毛泽东还同苏加诺提到了台湾问题:“万隆会议是一次很好的会议,非常了不得。一年多来,整个世界有很大的变化,我读了你在美国的演说,我们都特别高兴。”

苏加诺劝毛主席早日参加联合国,毛泽东则回复说:

“早参加或者迟参加,这两条我们都要准备。对我们来说,最好再等几年。六亿人民的代表不参加,台湾却参加了,这是不公平的。联合国里只能有一个中国……一方面,我们要把自己建设强大,另一方面,要尽快收回台湾。台湾地小人稀,未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通往美国的华盛顿,一条是走向北京。”

紧接着,毛泽东又解释道:“前一条,是违背大陆人民意志的,中国人有很深的历史情结。和几亿人民站在对立面,注定是飞蛾扑火。”

那个时候,尽管台湾还在蒋介石的个人统治之下,但毛主席考虑到两个地区施行的社会制度不同,为了解开这个疙瘩,毛主席还对苏加诺描绘了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允许台湾保留一部分武装力量。”

在此思想指导下,后来又提出了“一纲四目”。所谓“一纲”,指的是“两岸必须统一,台湾必须回归中国”,“四目”则指台湾回归后,除了“外交权”必须交予中央,所有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全由台湾人民自行处理。第二,台湾所有军政建设费用,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第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后,两岸商议解决。第四,双方不进行从事破坏团结之事。

“一纲四目”的提出,是毛泽东对祖国和平统一方式进行的初步探索,也是后来“一国两制”的基本雏形和框架。既照顾了台湾民众的现实需要,又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大义。

不过遗憾的是,台湾内部政治势力纷繁复杂。在解除戒严之后,台湾岛内兴起了“台独”风气,不断在外交领域、军事领域,和美国眉来眼去,还挟洋自重。这一点,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确实是失算了。

结语

2019年1月,官方又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强调了“民族复兴,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

虽然现在面临的问题更加险峻,中美博弈更加剧烈,但统一大业还是要继续进行,至死方休!

参考资料

《毛泽东日常谈话的台湾问题观解读》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四期

《毛泽东关于国家统一观的重要论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5月

5 阅读:355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