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巧答8个字救了全寺的人

恨玉谈历史 2023-02-17 18:38:05
也拜过佛的宋太祖

宋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一书中记载过一则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有趣故事:“太祖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曰:不拜。问其故。曰:见(通“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赵匡胤听后大喜,宣告此次礼佛圆满成功。

然而历史总是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时间来到400年后的大明王朝。

“乞丐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五年,最终登上帝位,改元洪武,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颁布了一系列安民的政策,做到与民休养,一改元末时期的苛政暴政。但是由于出生卑贱,早年饱尝世间人情冷暖,因此朱元璋即帝位后,在对待权贵大臣方面可谓是心狠手辣,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来形容朱元璋可再是准确不过了。

《明实录》记载,太祖洪武年间诛杀超10万人,其中洪武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朱元璋就杀了将近5万人,上至开国元勋,下至县府小吏,无一能幸免,这也导致明初很多官员上朝前都会向家人交代后事,上朝宛如离别,若能安全回家,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朱元璋之恐怖,可见一斑。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经常陈述这样一种研究史学的观点,那就是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生,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套用在这里,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爱杀权贵大臣呢?

究其根本还是他出身贫寒,骨子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总觉得大臣们并不是真心得臣服于自己,自己皇位的得来不具有血统上的权威性,因此他只能用这种雷霆的手段来震慑群臣。

在如此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大臣们只能纷纷穷尽办法以求自保,对朱元璋以前的事更是讳莫如深。

位卑时拜佛

至于朱元璋以前的事,无非就是当过和尚、讨过饭,而就是这两件事让朱元璋极其忌讳,其中当和尚一事更是他的心头刺。

朱元璋幼年家中极度贫困,靠着种田艰难度日,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又刚好遇上旱灾,紧接着又是瘟疫,这导致他的父母和兄长都先后惨死,甚至连下葬之处都是因为他人帮忙,才得以让父母兄长入土为安。

当时那种情况下,在家中待着肯定是只有饿死。他听说寺庙中可以有饭吃,于是他来到了凤阳山下的皇觉寺,在寺内当起了和尚,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如想象中一般降临到他的头上。

寺庙虽然能够享受供奉,但是乱世年间,寺庙里也是捉襟见肘,为吃上一口饱饭,朱元璋每天在寺庙里起早贪黑的干活,而且还经常要遭受师兄的责骂,甚至是拳打脚踢。然而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朱元璋明白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必须要打拼才能获得。

终于,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皇觉寺也开始闹饥荒了,一番抉择之下,住持决定遣散一部分僧人,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这一赶就是三年的乞讨流浪生活,在这期间,他受到了起义军思潮的影响,最终和一群儿时的玩伴加入了郭子兴的军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

在郭子兴麾下,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很快被发现,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郭子兴立下了不少功劳,最终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由此他开始尝试谋划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建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并进一步取得郭子兴的器重。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进一步收拢权力,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起义军首领,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他充分听取的意见谋士,做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猥琐发育的同时,悄悄布局攻占当时的战略要地——应天。

占领应天后,他以应天为依托,开始和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势力进行正面角逐,最终他采纳谋士建议,先灭陈友谅,后攻张士诚,最终成功灭陈亡张,登基为帝,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

登基后拜佛

太祖即位之初,也想学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他兴之所来,就想着回当初当和尚的皇觉寺去看看,去拜拜佛,名义上说是感激当时寺庙收留之恩,实则就是去炫耀武功。

来到皇觉寺后,住持听说皇帝驾临,急忙携全寺僧众出门迎接,一看是当年的小和尚朱重八,心中惊讶之余,不免也多了几分忧虑,因为当时可是他亲手赶走了朱重八。一番寒暄下来,住持见太祖并无怪罪之意,也就略微放下了心来,领着太祖往大雄宝殿中来。

一行人入得大雄宝殿之中,皆跪拜佛祖,朱元璋以前当和尚的时候,那是要每天跪拜佛祖的,只是如今身居帝位,贵为天子,跪是不跪,朱元璋心中产生了疑虑,于是便转身问向了身旁的住持,“朕是否需要跪拜呢”?

住持一听瞬间惊起了一身冷汗,看似一个轻飘飘的问题,可是住持内心清楚,一旦回答不当,就是全寺的祸患。

住持定了定神,回答道:“陛下无需跪拜”。

朱元璋不肯了,进一步问道:“天下人皆需跪拜,为何独朕不需要呢”?

住持答道:“现在佛不跪过去佛”。

短短八个字,既抬高了朱元璋的身份,将其称之为现在佛,又不贬低佛祖的地位,可谓是一番精心妙语,朱元璋听后大喜而笑,自此也就不再为难皇觉寺。其实朱元璋追求的也就是世人对其皇帝身份的一个认同。

俗语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其实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循环往复,因此我们读史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试想如果住持不是博闻强识,又怎能如此一番对答自如呢?或许僧录赞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话,几百年后竟然救了一寺人的性命。

0 阅读:2

恨玉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