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第三产业、释放消费需求:界面新闻2024年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界面新闻 2024-12-18 10:12:43

界面新闻记者|刘林毛盾

编者按:2024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继2023年民企大调研之后,界面新闻和界面智库2024年10月起再次开展年度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调研,以了解民营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政策和法律诉求,助力民企渡过难关。

2024年,我国经济在波折中前行。尽管第二、三季度GDP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随着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密集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完成。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受益于新一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周期启动,亦呈现边际改善的增长趋势。2024年前10个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民营企业出口、规模以上私营工业营业收入增速都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面临产业发展失衡、营运能力下降和资金周转不畅等阶段性“难关”。

新的宽松政策已在路上。从12月9日政治局会议通稿看,无论货币政策从稳健走向“适度宽松”还是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无论是国内需求的“全方位”扩大还是消费的“大力提振”,都在指向比2024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明确表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适时降准降息等。这些政策必然会继续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从现在到2025年“两会”前后,将迎来政策密集制定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应对当前及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与难关,民营企业亟需获得更加精细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措施。为此,界面新闻和界面智库2024年10月-11月再次开展年度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调研,以了解民营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政策和法律诉求,助力民企渡过难关。

本次问卷调研共收集了557家民营企业的有效反馈。从行业分布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2.2%、26.9%、71.1%,其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占比依次为22.1%、17.6%、13.8%。从用工规模看,千人以上占比近三成;50人以下与100-500人占比分别为35.9%和18.9%。从地区分布看,调研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占比依次为38%、27%和17%,其他地区合计占比为18%。

基于本次问卷调研反馈结果,我们有如下发现:

1、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有65.9%的调研民营企业反映,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在调研民企中,有一半的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的挑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面临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与此同时,认为成本费用和政策环境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3.3%和45.8%,而法治保障和政商关系方面的占比则分别为14.7%和14.2%。

与2023年相比,在市场需求方面,认为有所恶化的企业占比38.2%,高于略有改善的企业占比(30.5%),认为明显改善的企业占比仅为7.8%。

2、超半数调研民营企业认为成本费用压力来自工资:在调研民企中,认为成本费用压力与2023年相比没有变化的企业占比36.1%,有所恶化的企业占比31.1%,略有改善的企业占比28.2%。

民营企业的成本费用压力仍然主要来自人力,将工资作为主要成本费用压力来源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50.4%),与2023年的调研相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将社保和公积金作为主要成本费用压力来源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2.5%和22.3%,较2023年调研时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还有12.2%的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至于其他成本费用压力来源,对税收、原材料和租金感到较大压力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2.1%、32%和28%,与2023年的调研相比均小幅提高。

3、调研民营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制造业相对乐观:在调研民企中,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企业占比32%,认为经济形势总体改善的企业占比17.8%。对于近期是否有计划增加投资的问题,22.3%的企业表示仍在观望中,表示会扩大产能或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占比17.1%,不会新增任何投资的企业占比26.6%。

但在调研的制造业民企中,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的企业占比35%,较整体高7.7个百分点;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改善的企业占比也比整体高6.6个百分点;表示近期会扩大产能或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占比26%,比整体高近9个百分点。

此外,规模较小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在50人以下、50-100人规模的调研民企中,营业收入在前三季度同比出现下降的企业占比都超过一半;在500-100人、1000人以上规模的调研民企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企业占比则分别为25%、27.3%。50人以下、50-100人规模的调研民企,出现订单减少的企业占比也相对更高。

4、调研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最青睐东南亚与南亚地区:在调研民企中,有22.8%的企业已经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有13.8%的企业虽然还没有进行海外投资但已有明确的计划或方案,尚未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没有任何计划的企业占比63.4%。无论是已经投资还是计划投资,选择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企业占比都最高,分别为66.9%和70.1%。

在已经投资的海外区域中,北美地区占比超过四成、欧洲占近三分之一、中东不到两成,不过,计划投资的海外区域则略有不同,北美地区、欧洲、中东地区占比相近,均在22%附近。整体来看,调研民营企业在选择未来的海外投资目的地时,北美地区、欧洲和非洲等区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东南亚与南亚、中东的吸引力有所上升。

5、超七成调研民营企业在税收征管方面没有遇到问题:在调研民企中,75.8%的企业在税收征管方面没有遇到问题;被要求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的企业占比14.6%,其中认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的超过半数。此外,认为当地征管部门擅自增加预征项目的企业占比2.7%;对于部分按法律规定需要预征的税费,认为预征时间范围被扩大的企业占比7%、预征金额被扩大的企业占比6.3%。

对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以下简称“三乱”)问题,认为从未遇到“三乱”问题的民营企业占比接近八成;今年首次遇到“三乱”问题的民营企业占比都不足4%;遇到过“三乱”问题,但认为今年较往年有所减少的民营企业占比略超10%,认为今年较往年加剧的民营企业占比在5.6%-7.7%之间。

6、近七成调研民营企业的经营未受到监管执法影响:30.2%的民营企业认为监管执法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影响。在调研民企中,遇到选择性执法的企业占比11%,遇到趋利性执法的企业占比10.1%,遇到违规异地执法的企业占比5%。认为执法检查频次过多的企业占比9.9%,遇到多头检查的企业占比9.7%,认为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的企业占比8.1%。

7、账款回收是调研民营企业在资金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在调研民企中,认为存在账款拖欠、应收账款周期过长的企业占比44%,认为融资渠道少的企业占比超三成;认为贷款利率仍相对较高的企业占比14.0%,认为自身信用等级低、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的企业占比12.7%。此外,认为贷款周期过短、仍然需要过桥倒贷的企业占比9.0%。

8、超半数调研民营企业在2024年享受到新的优惠政策:在调研民企中,41.8%的企业在2024年享受到了一项新的优惠政策;13.1%的企业在2024年享受到了两项及以上新的优惠政策;13.2%的企业虽然没有享受到新的优惠政策,但原来享受的优惠政策全部或部分延期。不过,仍有四分之一的民营企业从未享受过任何优惠政策,还有6.3%的民营企业原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全部到期,并且没有享受到新的优惠政策。

在调研民企中,38.1%的企业希望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延期;17.8%的企业希望将免征文化事业费延期;16.5%的企业希望将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家电补贴政策延期。

从用工规模看,在50人以下、50-100人规模的调研民企中,从未享受过任何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5%、35.3%,显著高于500-100人、10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占比,二者分别仅为2.8%、4.2%。

此外,在调研民企中,进行了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企业占比42.7%,其中四分之一是受相关政策推动。此外,有12.6%的企业虽然还没有实施,但已经有了明确的方案或计划。在调研的制造业民营企业中,进行了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企业占比明显更高,较整体高出28个百分点,达到70.7%;未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并且暂时也没有这方面安排的企业占比仅为17.1%,较整体低27.6个百分点。

9、降低财税负担和刺激消费需求是民营企业的主要政策期待:对于本轮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着力点,在调研民企中,希望进一步降低企业财税负担的企业占比53%,希望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企业占比47.2%,希望拉动国内有效投资的企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此外,希望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的企业占比26.4%,希望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企业占比24.1%,希望优化收入分配、提高中低收入水平的企业占比19.4%,还有16.9%的民营企业希望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10、调研民营企业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满意程度较高:在调研民企中,对草案的总则以及7大主要章节都非常满意(选择5分)的企业占比在33.9%-38.4%之间、非常不满意(选择1分)的企业占比都在3.1%以下,满意程度在4分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63%。

此外,60%的调研民企希望草案能加强对民营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相关条款;46.3%的企业希望能细化“法律责任”等相关条款,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37.7%的企业希望《民营经济促进法》能明确地方政府负责民营企业促进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以加强统筹协调;35.0%的企业希望能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实绩指标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评价体系;23.2%的企业希望弱化“规范经营”相关条款,与“促进型”立法原则保持一致。

经过进一步交叉分析,我们还发现,相较于制造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中的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与困难。

目前,第三产业就业占我国就业人员总数的48%、占GDP的比重为54.6%。202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新注册主体占全国新注册企业的87.7%,而民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第三产业新注册主体中的占比则高达98%。此外,第三产业与出口的相关性显著弱于制造业与出口的相关性,在国际贸易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对稳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和释放消费需求尤为重要。

分行业来看,目前民间投资的结构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在三大产业中,拖累民间投资的主要是第三产业。2024年前10个月,第三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1%,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第二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突出,前10个月实现13.1%的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尽管不含房地产在内的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0%,高出全国现价GDP增速近2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低3.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含房地产在内的第三产业对现价GDP的拉动下降了1个百分点,也比2019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同时,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第三产业所有行业的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速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下降9.1个百分点,金融业下降4.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1.1个百分点,它们对现价GDP的拉动也分别下降了0.14、0.38、0.33、0.02个百分点。

本次调研发现,第三产业中的民营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第三产业民营企业营收增长态势弱于制造业:2024年前三季度,在调研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的企业占比24.8%,较制造业低了10.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企业占比38.5%,较制造业高出2.0个百分点;只有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小于10%的企业占比与制造业基本相当。

2、第三产业民营企业的观望情绪更为浓厚:认为经济形势总体改善的第三产业民企占比为14.2%,较制造业低10.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的是,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第三产业民企占比33.2%,高出制造业5.6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计划相对更为保守:在调研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中,近期不打算在国内新增投资的企业占比近三成,比制造业高7.1个百分点,仍在观望的企业占比较制造业高6.8个百分点。更为突出的是,近期计划在国内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占比只有13.9%,比制造业低12.1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民营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不及制造业:从调研结果看,第三产业民营企业认为政商关系、法治保障、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占比分别较制造业高出5.9、3.0、5.0个百分点,在税收征管方面遇到问题的企业占比较制造业高出8.7个百分点,在监管执法方面遇到问题的企业占比较制造业高出7.8个百分点。2024年新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较制造业低12.9个百分点,至今从未享受过任何优惠政策的企业占比高出制造业11.6个百分点。

此外,第三产业民营企业遇到乱罚款的比例高于制造业3.8个百分点;遇到乱收费和乱摊派的比例虽然略少于制造业,但认为今年比往年更严重的比例高于制造业,其中,认为加剧的企业占比分别高出制造业1.5、5.6个百分点。

5、第三产业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满意程度不及制造业:在五分评价机制下(1分为非常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对该草案主要章节打1、2、3分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占比高于制造业,打4、5分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占比低于制造业。在8个章节中,评价差距较大的主要在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方面。

6、第三产业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尚未明显好转:在调研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中,认为法治保障和政商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一年没有变化的企业占比都超过一半,也高于制造业企业;认为政策环境存在的问题较上一年没有变化的企业占比为44.1%,较制造业高7.47个百分点;认为市场需求、成本费用存在的问题较上一年没有变化的企业占比为25.6%、39.0%,分别高出制造业7.68、10.53个百分点。认为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一年有所改善的企业占比,第三产业全部都小于制造业,差值从7.61到14.6个百分点不等;认为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一年有所恶化的企业占比,除成本费用方面第三产业略低于制造业外,其余四个方面都高于制造业,差值从0.14到6.92个百分点不等。

7、第三产业民营企业面临的租金困境更为突出:在调研的第三产业民营企业中,在工资、社保方面感受到压力的企业占比49.9%、34.7%,租金存在压力的次之,为33.9%,税收紧随其后,为32.4%;在公积金、原材料、融资方面存在压力的企业占比则在21%-25%之间。与制造业相比,第三产业民营企业在租金方面存在压力的企业占比明显更高,二者差值高达21.7个百分点。

综合本次问卷调查和采访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优化投资政策以推动产业和地区均衡发展。我国投资政策主要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倾斜,尽管政策短期效果明显,二者投资增速都较上年同期加速,但进一步加码的空间较为有限。目前制造业产销率已创下2001年发布以来新低、产能利用率也连续第三年下降且是2018年发布以来的次低值(仅高于2020年),而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外需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不同地区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差异显著,2023年,各地区的私人控股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从同比下降23.8%(黑龙江)到同比增长16.3%(西藏)。因此,投资政策不仅应向第三产业倾斜,还需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增强政策的区域针对性和适应性。特别是,应推出更多针对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比如采取相关措施减缓第三产业面临的租金压力等。

2、短期刺激和长期改革都应以提振消费为着力点。2024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下降近2个百分点,目前,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最大的短板,也蕴藏了最大的增长空间,扩大消费已成当务之急。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条。本次调研中也有近半数民企希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短期来看,可能需要增加资金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以旧换新”、拓展能够较快显效的新消费点,覆盖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长期来看,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储蓄倾向、提高消费倾向。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同比增长10.6%、央行城镇储户调查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占比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一人户家庭占比上升、老龄人口占比上升、出生率下降等结构变化也会提高储蓄倾向和降低消费倾向。

3、加速收入分配改革破解用工成本与薪资收入矛盾。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均显示,民营企业在工资、社保、公积金方面感受到较大压力,不少企业抱怨人力成本在增加,并呼吁推出更为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劳动者周平均劳动时间上升、已连续21个月超过48小时,私营企业工资收入与非私营企业之间的差距拉大,劳动者对薪资收入与劳动时间的抱怨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劳资双方都在认为相关法律和执法部门在偏袒对方、对自己的保护不到位。而宏观经济层面又需要民企加大投资创造就业、需要居民收入增长以拉动消费。尽管短期内通过削减民营企业的综合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僵局,但最核心的解决之道在于加速推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改革。

4、助力民营企业开拓并挖掘新兴市场潜力。目前,多元化出口策略实施效果显著,在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整体出口增长相对可观。2024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7%,前三季度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但是,在本次调研中,不少民企对地缘政治及贸易保护主义表示担忧,希望有关部门在促进出口和稳定国内产业链方面提供更多的软性和硬性支持。比如,继续完善外汇方面的政策措施,降低企业汇兑等风险;发挥国家资源优势,减少语言、文化、法律不同带来的摩擦成本,缩短企业开拓新市场的时间、提升企业在新市场普及产品的速度;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特定产品的展会,减少企业出国参展成本、吸引更多国际潜在客户;缩短出口退税的审核周期等等。

5、采取综合措施全面缓解民企资金压力。部分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较大压力,营业收入下降、应收账款增加、账龄结构延长,再加上融资难,都可能导致经营性现金流不足。在本次调研中,不少民营企业希望能在资金层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加大对地方有关部门及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整治力度,打通资金链条;协助民企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目前在债务清理和融资等方面推出的助企政策等。此外,在2025年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应逐渐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进一步释放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下调空间。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6、进一步优化惠企政策、税收征管及监管环境。在本次调研中,不少民营企业希望在政策方面继续改进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继续加强政策宣导,并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少民营企业还呼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减少企业间恶性竞争、优化第三方平台与实体企业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政策制定前,相关部门应更多地组织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民营企业进行座谈研究,以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在税收征管方面,应避免出现擅自增加预征项目,擅自扩大预征时间范围或预征金额等现象。对于按照法律法规需要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的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补缴节奏和时间。在监管方面,继续治理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及违规异地执法,与此同时,继续平衡好过度检查和监管缺位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对违规违法行为监管不足的问题。

1 阅读:14

界面新闻

简介:界面新闻官方账号,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