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腺样体切除后不久,很快会再次出现鼻塞、打鼾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看来,手术切除腺样体,就像斩草不除根,腺样体肥大这棵草的“根”,就是黏滞在肺系的“老痰”,手术去标不去本,痰湿体质未调,复发自然难免。
为什么说腺样体肥大,是“老痰”堵在肺里?想象一下,孩子的呼吸道就像一条小河,正常情况下,河水清澈,流动顺畅,但当肺里有了“老痰”,就像往河里倒了一桶黏稠的浆糊:
这个时候,黏稠的痰液堵塞了河道,河水就会变得浑浊粘腻,河水流动速度也会变慢,泥沙开始沉积,最终在转弯处(腺样体位置)形成淤积堵塞。

孩子的腺样体,长期泡在这口“老痰”里,怎么可能不发炎呢?
重用一味药,把“老痰”挖出来在众多化痰药中,我最常用是浙贝母,因为这味药有3大好处:
一是能强力化痰:像一把小铲子,能把黏在肺里的老痰挖出来;二是能软坚散结:化解腺样体肥大这类顽固的痰核结块;三是不伤正气:药性平和,特别适合小儿娇嫩体质;
临床上,我常将浙贝母与其他药物配伍,组成一个“挖痰小分队”,来对付潜伏在孩子肺内的这块“老痰”:
浙贝母++ 瓜蒌——主力挖痰;
白术 + 茯苓 + 陈皮 + 山药——健脾渗湿,切断痰源;
辛夷——引药上行,直达病所;
门诊故事8岁的乐乐,腺样体肥大堵塞80%,由于孩子当时已出现腺样体面容,所以家长当时就给孩子做了手术。
谁知道术后娃儿顺畅呼吸就坚持了半年不到,晚上就又开始张嘴睡觉、呼噜震天,乐乐妈妈带孩子到医院一检查,孩子腺样体肥大居然又复发了!
医生说还是建议先用药缓解,等孩子腺样体肥大程度严重了,再做二次手术,这简直是踩了乐乐妈的逆鳞,毕竟孩子第一次手术遭了多少罪,她可是亲身经历。

后来听说中医可以保守治疗这个疾病,于是经人介绍找到我这里来。
经了解:乐乐腺样体堵塞40%,夜间鼾声如雷,晨起口苦黏腻,而且自幼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整个人又瘦又黄,身高只有125cm。大便还比较黏,天天粘马桶。
而且整天不爱动,从来不愿意出门跟小朋友们交流,体质也不好,三天两头总生病。
综合辨证后,我判定乐乐属痰热互结,兼脾虚肾弱。
于是开方胆南星、浙贝母、瓜蒌、白术、茯苓、淫羊藿、陈皮、薏苡仁;

并叮嘱乐乐妈,多给孩子按按丰隆穴,来加快“挖痰”速度。
腺样体肥大,不是简单的“割与不割”,而是需要从体质根源调理,只有治病治本,才能真正让孩子告别“腺样体肥大”困扰,重获顺畅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