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多惨!尼日尔,全国八成沙漠,首都贴边境,还是内陆国

吹来四面八方风 2025-04-08 18:14:48

在非洲大陆的心脏地带,有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内陆国家——尼日尔。这个面积达126.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有80%的国土被撒哈拉沙漠覆盖,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是世界上最炎热、最干旱的国家之一。

更艰难的是,尼日尔还是个内陆国,没有一寸海岸线,距离最近的大西洋港口也有1000公里之遥。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生活着2500万尼日尔人。

沙漠围城,尼日尔的极端地理环境

打开非洲地图,尼日尔就像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孤岛。北接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东邻乍得,南靠尼日利亚和贝宁,西连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所有邻国要么是沙漠国家,要么是贫穷的内陆国。

全国分为三个明显的地理区域:北部占国土面积60%的撒哈拉沙漠区,中部20%的萨赫勒半荒漠区,以及南部20%相对湿润的萨瓦纳草原区。

萨赫勒就是介于非洲草原和撒哈拉沙漠之间的地带,气候恶劣

最北部的阿伊尔高原和泰内雷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这里夏季气温经常突破50℃,昼夜温差可达30℃以上,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有时连续数年滴雨不下。

沙漠中分布着巨大的沙丘和裸露的岩层,植物稀少到几乎可以数清。中部萨赫勒地区稍好一些,年降水量能达到200-400毫米,但旱季仍然长达8-10个月,植被以耐旱的荆棘灌木为主。

全国唯一的水源命脉是西南部的尼日尔河。这条非洲第三长河在尼日尔境内流经550公里,沿岸形成了宽约20公里的绿色走廊。

正是这条狭长的生命带,养育了全国近70%的人口,包括首都尼亚美。尼日尔河年平均流量约1700立方米/秒,雨季时能形成广阔的洪泛区,为农业提供天然灌溉。

尼日尔河

首都只能设在临近边境的地方

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位于国土西南角,紧邻尼日利亚边境,距离国界线仅10公里。将首都设在边境的奇特布局,完全是受制于恶劣地理环境。

尼亚美坐落在尼日尔河畔,海拔仅200米,是全国海拔最低、气候最温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可达600毫米。

尼亚美是该国首都,降水较多,靠近边境,除了这里,大部分国土降水不足400毫米(比不上我国长城一线)

这座城市原本只是个小渔村,1926年法国殖民者因其地理位置而将其设为殖民据点。1960年独立后,尼日尔保留了这一选择,主要原因是全国其他地区实在不适合作为行政中心。

北部的阿加德兹夏季气温过高,中部的马拉迪又缺水严重,只有尼亚美能同时满足水源、交通和相对宜居这三项基本要求。

尼日尔河有一小段经过尼日尔,首都就设在河边

但边境首都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2011年利比亚战争后,大量武器流入萨赫勒地区,恐怖组织在边境地带活动频繁。

近年来,尼亚美已遭遇多起恐怖袭击,迫使政府加强安保,在市区设置大量检查站。连首都居民日常购物常常要跨境去尼日利亚的小城镇,因为那里的商品更丰富、价格更便宜。

在沙漠中的生存之道

在尼日尔,找水是每天的头等大事。北部沙漠地区的图阿雷格人发明了独特的蓄水方法——他们在岩石低洼处开凿蓄水池,雨季时收集雨水,上面覆盖树枝防止蒸发,这些水窖往往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

中部地区的豪萨人则擅长打深井,有些井深达百米,取水要用骆驼拉动长长的绳索。

畜牧业是沙漠居民的重要生计。富拉尼牧民世代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能准确记住数百公里内的每一处水点和草场。

雨季时向北进入沙漠边缘放牧,旱季则向南迁移。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这种传统的迁徙路线被打乱,经常引发牧民与农民之间的土地纠纷。

封闭之困,内陆国的贸易困境

作为内陆国,尼日尔的进出口完全依赖邻国。最常用的路线是通过贝宁的科托努港,货物从港口经公路运到尼亚美,全程约1200公里。

这条路线要经过多个检查站,运输时间长达两周,运费占到商品成本的30%以上。有时邻国政局不稳导致口岸关闭,尼日尔的商场货架就会空空如也。

靠公路和邻国联系

空中交通同样受限。尼亚美国际机场是全国唯一的国际空港,每周只有十几班国际航班,机票价格昂贵,普通民众根本负担不起。

封闭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尼日尔的人均GDP长期徘徊在500美元左右,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尼日尔河就经过尼日尔一小段

地下铀矿带来的希望与失望

尼日尔并非资源贫乏,相反,它是世界第五大铀生产国,已探明铀矿储量占全球总量的7%。北部沙漠中的阿尔利特和阿库塔两个铀矿,由法国阿海珐集团运营,年产铀矿石约3000吨,全部出口到法国用于核电站。铀矿收入一度占到政府财政的40%,是重要的外汇来源。

欧洲四分之一的铀来自这里

但普通民众从铀矿财富中受益有限。矿区位于沙漠深处,与世隔绝,雇佣的多是外国技术人员。矿工们抱怨工资低、辐射防护不足,经常举行罢工。

更糟的是,铀矿开采消耗大量地下水,导致周边绿洲水位下降,牧民的传统水源正在消失。2014年尼日尔重新谈判了采矿合同,将税率从5.5%提高到12%,但这仍然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尼日尔还是非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个妇女生育7.6个孩子。因为多数人认为"孩子是上天的礼物"。结果全国人口从1960年的300万激增到现在的2500万,给本就紧张的资源带来更大压力。

14岁以下人口占一半

尼日尔是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成人识字率仍只有30%。

感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