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黄纲存在北平认识了毕业于辅仁大学的卢桂芳,两人一见钟

史记峰会 2025-01-14 00:23:48

1946年,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黄纲存在北平认识了毕业于辅仁大学的卢桂芳,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结婚。婚后,卢桂芳就跟着黄纲存到了杭州。 1949年3月,黄纲存负责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物资运输工作,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要求空军飞行员将家属全部接到台湾,这让黄纲存感到很不理解。 到达台湾后,黄纲存在部队负责飞行员教练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收音机中听到祖国大陆“建设祖国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的号召,决定寻机回到大陆。 当时正值中秋节期间,黄纲存买好电影票,将一家四口送到电影院门口,称先去部队看看,一会儿回来陪他们看电影。家人没有想到,电影散场后,他们也没有见到黄纲存。 黄纲存怀着再有几年就解放台湾的梦想,于1956年8月毅然驾机来到大陆。在北京受到各界代表900多人的热烈欢迎。黄纲存在台湾时的朋友、比他早一步起义归来的蒋军空军人员黄铁骏也参加了大会。 黄纲存虽然投奔了光明,但内心却是异常沉重的,因为他背负着对台湾一家人的情债,有着对他们的无尽愧疚,这份债,他一直深深埋在心底。在北京休整期间,他专程去探望了妻子卢桂芳的母亲和她的妹妹卢慧芳。黄纲存斩钉截铁地说:“请放心,等台湾一解放,我就会接他们来见你。” 可是,黄纲存哪里知道,此时远在台湾的卢桂芳,正在那里经受着一场风暴。卢桂芳带着三个孩子看完电影回到家中,发现丈夫不在家。因为部队值勤是常有的事,当天并没有在意。第二天、第三天,还不见自己丈夫回来,卢桂芳有了一种不祥的预兆,她便打电话到丈夫所在部队询问情况。部队也没有告诉她实情,只是称执行任务去了。直到第四天,黄纲存在大陆公开露面并发表讲话,卢桂芳这才知道,丈夫真的回大陆了。 在丈夫驾机起义后,卢桂芳开始接受无休止的问话,并要随时准备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为了躲避,卢桂芳由高雄搬到台中,每天身上背着一个孩子、车上拉着两个孩子,奔波于三个私立学校之间当外语老师,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当局很快又找上门来问话,他们只好再到下一站躲避。一连搬了三四次家,将卢桂芳折腾得筋疲力尽。然而,怀着对丈夫和孩子的爱,再苦再累她都一直坚持着。 卢桂芳一直期盼着祖国统一,这样一来自己的家也就圆了,可是卢桂芳一直不能得到丈夫的任何消息,只有天天盼、天天等,在苦熬中度日。这一等就是几十年。 黄纲存回大陆以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特长,将他安排到新组建的位于四川的空军十四航空学校任副团长。由于他飞行技术好,教学认真,深得学员的爱戴。 三年过去了,黄纲存一直将对台湾家庭的爱埋在心里。学校领导对他的生活很是关心,考虑到年纪不小了,组织上决定给他物色对象。但黄纲存却不同意,称自己在台湾有家室,根本不可能再娶。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组织决定采取“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的方法,多方做工作,努力促成一桩美满婚姻。同校的一位热心老师杨世林愉快地接受这个任务,精挑细选,他便将自己在中学时代任教的优秀学生,远在山东济南师范学院就读的田峰玉介绍给了黄纲存。 当时,田峰玉一听黄纲存在台湾还有妻室,并且还有三个孩子,头摇得像拨浪鼓,根本就不同意,但中学时代教过她的老师杨世林一直称黄纲存英明壮举,是英雄所为,航空学校也开了一张证明信,证明他在学校的优秀表现,田峰玉这才同意谈谈。两人经过三年多的以书信为主的接触,彼此都有好感,也就结成了良缘。 由于田峰玉还有半年才能毕业,结婚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经过半年的苦熬,两人终于团聚。 1984年4月的一天,青岛统战部的同志找到了黄纲存。当他们将一张照片递到黄纲存面前时,黄纲存顿时惊呆了,这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在台湾的儿子黄心培吗?眼泪顺着面颊流了下来。1956年他驾机离开台湾的时候,儿子才7岁。 原来,青岛市外经贸局组织的纺织厂商去美国考察市场,他们到旧金山的唐人街去了解情况,在街的中心部位,发现了一家丝绸商店,便向店老板询问部分丝绸商品的价格,当店老板得知他们是从山东来的时候,高兴地说:“我原籍也是山东的,后来随父亲去了台湾,但我父亲已于1956年驾机回到了大陆,他叫黄纲存,我们已经30余年没有他的消息了。” 得知丝绸老板的亲人还有这样的特殊经历,一个叫李书亭当即答应下来:“只要你的父亲还在人世,我们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归国后,细心的李书亭并没有忘记嘱托,而是直接找到青岛市统战部,统战部的同志及时将这一喜讯告诉了黄纲存。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黄纲存好不容易熬到傍晚时分,在田峰玉的陪同下,到电信局通过中转台拨通了美国长途。问事业、问家庭,双方都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催促要下班了,黄纲存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电话。 让人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实行“三通”,黄纲存想去台湾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1986年初,黄纲存突发疾病病逝,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0 阅读:20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