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凌晨, 杜聿明将胡须剃掉,换上士兵服装,带着副官、卫兵共11人试图突围。当一行人来到张老庄村时,杜聿明的副官向村民打听:“这庄上有解放军吗?” 村民回答说:“这周围几十里路的范围内的每个庄上都有解放军。” 副官一听就紧张起来。随即拿出一枚金戒指,央求这位村民:“你不要告诉别人,不要报告解放军。” 村子附近就是解放军四纵十一师后方医院的包扎所,村民马上拿着金戒子就去包扎所,到包扎所正好碰到一个解放军小战士,村民开口就说:“村外有十一个国民党兵,你们赶快去抓。他们害怕解放军,叫我不要说,还送我一个金戒子,我现交公。” 小战士立即向包扎所所长报告,所长忙着包扎伤员,随口就说了一句:“你负责去抓就是了。” 小战士说:“我一个人怎么能抓十几个国民党兵呢,而且他们都有枪。” 所长说:“你们两个小鬼一人拿一支卡宾枪去完成任务。” 两名才十几岁的小战士,一个叫樊正国、一个叫崔雪云。他们两人商量后,埋伏在前进的路边可隐蔽的地方,两人成梯形一前一后。 当杜聿明一行走近障碍物附近时,前面的小战士突然冲出来,喝令:“站住!”并一个箭步上去,用枪对准那个当官的(即副官)胸膛,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向后退,后面的小战士紧接着跳出来在后面作掩护。 这11人一面将枪扔在地上,一面向后退。两名小战士立即将杜聿明等人扔下的枪支用脚拨成一堆,同时故意大声喊到:“通讯班都过来!”(实际上没有通讯班) 而那个村民当时一直在旁边隐蔽观察。听小战士一喊,他立即叫来了所长等医护人员、轻伤员和村民,将杜聿明等11人抓了起来,并报告了师部。 师部随即派人将杜聿明等人押走,而后将他们与其他俘虏关在一起。当时杜聿明的身份并没有暴露,但他却非常紧张。被俘后感到没有希望了,于是在地上找了一块石头,将头砸破了,当时血流满面。 杜聿明的副官见状在惊慌之余大叫:“不好了,杜长官的头破了!” 看管俘虏的战士听到“杜长官”一想,全军都在抓捕杜聿明,马上问:“你说他是谁?”副官说:“杜长官。”“叫杜什么?”“杜聿明。” 看守战士立即向上级报告,十一师很重视,立即将杜聿明又送回包扎所包扎止血。在十一师师长谭知耕亲自向四纵司令员陶勇作了报告后,陶勇立即让谭知耕派医护人员给杜聿明作认真检查和治疗,并让专人负责将杜聿明押送到纵队部来。 陶勇强调说:“送到纵队部的必须是活的杜聿明。” 谭知耕说:“请放心,保证将一个活的杜聿明送到纵队部。” 接着,陶勇和郭化若(四纵政委)将四纵机要参谋苏荣叫去,陶勇交待说:“十一师已将杜聿明押来正在途中,到达纵队后我和郭政委一起见他,搞六菜一汤款待他。然后就交给你负责看管,你直接对我和郭政委负责,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你安排好地方,要绝对保证他的安全。粟司令已给我下了死命令,杜聿明送到华野前指时,必须是活着的杜聿明。因此,你要用脑袋担保杜聿明活着押送到华野前指。” 郭化若补充说:“淮海大决战的空前胜利,活捉了杜聿明就更圆满了,是完全的胜利。所以你要知道你的责任重大,必须高度负责。” 苏荣说:“保证完成任务!” 杜聿明押到时躺在担架上,头部尽管作了包扎,但看得出流了不少的血,大衣上也有很多血迹不能再穿。苏荣当时就把自己穿的大衣脱下给他穿。陶勇、郭化若以六菜一汤款待了杜聿明,并与他作了简短谈话后,就由苏荣专门负责看管。 为防止杜聿明有可能再次自杀,苏荣预先作了充分的防范,将室内的一切有可能致伤的物品都清理干净。 杜聿明被押送到后,苏荣发现他一直精神不安。所以苏荣考虑在对他看管时要尽量做感化工作,要更多地进行政策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对话,让他安静下来。 当苏荣看到杜聿明的胡须剃得极不整齐,就问:“你的胡须什么时候剃的?” 杜聿明突然从床上猛坐起来问:“你怎么知道我有胡须?” 苏荣说:“42军参谋长被俘虏后,我参与了审问,对你有所了解。” 杜聿明一听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躺了下去,但像是在想什么。 接着为了缓和气氛,苏荣就与杜聿明聊了起来,说:“你认识陈赓吗?” 杜聿明说:“何止认识,我们是黄埔一期的同学。这个人很聪明、很活跃、也很顽皮,很会打仗,我们很谈得来,他现在怎么样?” 苏荣说:“陈赓司令现在很好。他打仗很有战略眼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他不断地点头赞成。 杜聿明很感叹地说了一句:“陈赓如不离开老头子就好了。” 苏荣说:“我看跟着老蒋好不了。” 杜聿明向苏荣提出:“我的脚趾甲长了,请向老百姓借把剪刀。” 苏荣告诉他:“老百姓的剪刀不快。我们是优待俘虏的,你现在受伤了,我们不会让你走路的。 苏荣又问:“你的头是怎么伤的?” 杜聿明不正面回答,而是重复说:“军人就是这样。” 苏荣说:“没听说军人是这样的。用石头砸自己的头,这算得上军人吗?” 杜聿明听了之后,无言以对。
1949年1月10日凌晨,杜聿明将胡须剃掉,换上士兵服装,带着副官、卫兵共11
市井老李
2025-01-23 22:58:24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