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后主以填词出名,诗也不错!重阳节后3首七律,有无限秋情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0-15 03:37:47

九月十日偶书 南唐 ·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首联“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晚雨绵绵、秋意浓浓的时刻,刚刚从酒醉中醒来。这样的环境本就容易引人愁绪,而诗人更是因时感事,心中充满了难以平复的情绪。这里的“晚雨秋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阴霾和不安。

颔联“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黄花(通常指菊花)在秋风中显得冷落而不再鲜艳,红叶则在风中飕飗作响,仿佛是在竞相发出鼓声。这里的“黄花冷落”和“红叶飕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同时,“竞鼓声”的意象也带有一种悲壮和激昂的情感色彩。

颈联“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多情的执着。诗人觉得自己已经背离了世俗,对世俗的种种虚伪和庸俗感到厌恶。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忘记自己的多情本性。这里的“背世”和“厌俗态”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而“偶缘犹未忘多情”则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执着。

尾联“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以诗人的自我形象作结。诗人感叹自己双鬓已经斑白,岁月无情地流逝。他提到“不学安仁”,这里的安仁指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他曾在《闲居赋》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人说自己虽然不学潘岳那样直接表达这种感慨,但内心却同样感到震惊和不安。这里的“自惊”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惊讶,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李煜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诗中既有对世俗的厌倦和反抗,也有对多情的执着和留恋;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惊讶和不安,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秋莺 南唐 ·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首联“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以问句开篇,写秋莺不知季节已入深秋,仍然独自在幽深的树林中飞翔。这里的“残莺”指的是晚秋的莺鸟,而“不知秋”则赋予了莺鸟一种不知季节变迁的天真或无知之感,与“横过幽林尚独游”的孤独形象形成对比。

颔联“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进一步描绘莺鸟的形象。老去的莺鸟用尽力气发出叫声,人们倾耳细听,却只见它深黄色的身影在如烟的秋雾中渐行渐远。这里“老舌百般”表现了莺鸟叫声的艰难与执着,而“深黄一点入烟流”则描绘出莺鸟在秋雾中的渺小与孤独。

颈联“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将莺鸟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莺鸟栖息迟缓,似乎与世俗背离,与诗人内心的悲凉相呼应。同时,莺鸟的叫声虽然浏亮如笙,却如同在缑山(古地名,此处泛指高山)上破碎一般,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破碎。这里的“悲鲁”可能暗指鲁国的悲剧,而“碎在缑”则形象地描绘了莺鸟叫声的破碎与消散。

尾联“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以劝诫的口吻结束全诗。诗人劝莺鸟不要再留恋此处,尽快归去,因为秋天的露水已经凄冷,连蓼花也感到了忧愁。这里的“露华凄冷”和“蓼花愁”不仅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与萧瑟,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莺的形象与叫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悼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意境。

病起题山舍壁 南唐 ·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搆强名。

这是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诗,名为《病起题山舍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病愈初愈后,于山中居所的闲适生活及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描述了诗人新建的山舍刚刚落成,而他此时也恰好病愈,身体轻盈了许多。他手持藜杖,身着粗布衣裳,这样的装扮与山中的闲情逸致相得益彰。这里,“杖藜巾褐”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朴素形象,也暗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颔联“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进一步描绘了山舍内的温馨景象和外部环境的美妙。小火在炉中燃烧,带来阵阵暖意,使山舍更显温馨;而新引的溪水在沟中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声响,如同天籁之音。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舍内外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开始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彭涓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或贤人,诗人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暂时安身于这朽坏的肉身之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在。然而,他的终极追求是向宗远(可能指佛教中的高僧或道家中的仙人)请教关于“无生”的奥秘,即探求生命的真谛和超脱生死的境界。

尾联“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搆强名。”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反思。诗人感叹道,有谁愿意在尘世中忙忙碌碌、为名利所累呢?那些贪图名利、与鱼龙混杂的人,不过是在为自己构建虚假的名声罢了。这里,“役役尘中累”与前面的“称闲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0 阅读:21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