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被人戏称“骂人专家”。当时整个文坛几乎都被他骂过。别人骂不过他的就气急败坏。《鲁迅文集》也是“骂人文选”。先生自己也说过,我的杂感不免于骂。——《鲁迅骂语》
我们来掰着手指数一数,胡适、郭沫若、陈西滢、杨荫瑜、林语堂等等等等,哪一个人不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哪一个人拉出来现在没有粉丝?当然还不止这些,当时上至政界高官,下至贩夫走卒,鲁迅骂过的人多了去了。
铺垫这么多,只是想引起接下来的这个话题。那就是鲁迅既然骂人骂的都这么厉害了,为什么当时算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核心级人物。慈禧、袁世凯以及蒋公,他却没有骂过一句话呢?
先生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的初心就是以笔为刃,将麻木而愚昧的人们给敲醒。这一点学过鲁迅的人,基本都很清楚,先生的文字大多写的也是他所见过的当下。那么基于这一点,先生不骂慈禧太后的原因便可以出来了。
至于袁世凯,先生对于袁世凯并不是没有骂过,在《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之中,他有这样写过:“袁世凯又攘夺国柄,以遂私图”。 但同时,先生对于袁世凯甚至是有着点褒义的意思在的,因为无论袁世凯是真革命还是假的革命,他对文人的态度一项很好。
这一点,无疑是讨了文人的欢心,毋庸置疑。鲁迅先生自己本身也是文人,自然如此。至于在复辟一事上,先生为何不发声?因为丧家之犬何必追打,先生从来也不是那种落井下石之人。
结果在骂完之后他就躲到日本去了,直到战后才归国。因为在这篇文章发布之后,蒋公的暗杀兵就无处不在了。鲁迅先生不骂蒋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命只有一条,要留着骂醒世人的。
关于这一点,倒是不用摆出个什么一二三的观点来,也不用争论了。因为鲁迅先生自己就将他为什么不骂蒋公的史实给说出来了。我党早期的干部李立三曾经与鲁迅有过一次会晤,希望他能用真名骂一骂蒋公,然后鲁迅先生说:
“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他干的坏事太多了,我随便拣来几条就可以写出来。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了。”
然后那人说,这个问题十分的好办。在黄浦江里面就停泊着许多的轮船,其中苏联船就在上面,只要鲁迅跳上苏联船,就可以去莫斯科了。但是鲁迅先生说不:
“对,这样一来他是拿我没办法了。但我离开了中国,国内的情况就不容易了解了,我的文章也就很难写了,就是写出来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发表。我主张还是坚守住阵地,同他们进行韧性战斗,要讲究策略,用假名写文章,这样,就能够真正同他们反动派战斗到底。”
当然,这其中“他”和“他们”是改了的,原来应该填上什么,大家应该都能懂。也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比对。这一段对话一放出来,大家应该就十分明白,为何先生不骂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