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整个蜀国悲痛万分,一人却仰天大笑:苍天有眼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27 08:38:01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三国时期堪称华夏辉煌历史一章,无数英勇武将及智谋过人的谋士纷纷登场,书写英雄史诗。

在明朝文学家吴承恩的巨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丰满立体,书中描绘他集智慧与正义于一身,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并在刘备离世后竭力辅佐刘禅,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使诸葛亮逝去,仍有人对他恶言相向,甚至称蜀国得救究竟何故?

李邈是何许人也

三国时期英才济济,而诸葛孔明、周公瑾等领袖人物的卓越表现使得其他人才略显黯淡,李邈即是其中之一,由于缺乏闪光点,往往被视为平淡无奇之人。

李邈生于贫困之家,原本难有出头之日,但幸逢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崛起,唯才是用不拘出身。因此,李邈得以凭借自身才能步入官场。

初时,李邈效力于刘璋帐下,刘璋身为益州之主,占据天府之国的优越地理位置,招致他人觊觎,刘璋不擅军事,最终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名发动起义,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璋深信其诚意,甚至邀其共守益州。

而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庞统劝其夺取益州,因其地广物丰,对蜀汉在三国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刘璋部属暗中联络刘备,在种种诱惑下,刘备决定攻打刘璋夺取益州。

李邈身为刘璋部将,对刘备的行径深感不满,刘璋对刘备毫无戒备之心,而刘备此举实则背叛。

尽管如此,刘备已成功占领益州,益州官员无人敢指责刘备。李邈却直言不讳,列举刘备罪状。

刘备身为统帅,礼贤下士,对敢于进谏的忠臣颇为宽容。

且刘备欣赏李邈的耿直性格,于是予以重用,李邈对此感激涕零,理应放下对刘备的敌意,接纳蜀汉。

而为何在诸葛亮去世后,李邈仍要羞辱其名声?诸葛亮乃蜀汉的功臣。

俩人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诸葛亮与李邈之间产生的分歧归结为刘备用兵之后蜀汉朝廷内出现的派系纷争。

当时的蜀汉朝廷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利益团体:主战派的荆州集团以及寻求安全发展的益州集团。特别是荆州失陷之后,这两个庞大的阵营开始相互融合。

在政治决策方面,诸葛亮坚决主张继承先帝遗愿,多次发动北伐行动,以期恢复汉室江山。

而以李邈为首的益州集团则担忧长期的战争会给国家的经济和民生带来沉重负担,尽管李邈的反对声音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但这种矛盾却在日积月累中愈演愈烈。

随着时间推移,连续不断的北伐行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例如,蜀汉军队在深入中原时面临的粮食供应问题,尤其是在首次北伐期间失去街亭后,粮食补给成为了蜀汉军队的致命弱点。

在接下来的北伐过程中,蜀汉的后勤保障问题变得更为严峻,再加上持续的战争导致的人力资源匮乏,使得蜀汉的战斗力量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诸葛亮甚至下达了让男性士兵出外作战、女性负责后勤运输的命令,这无疑是对蜀汉国力的再次消耗。

李邈原本出身贫困之家,后来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并投身于刘璋麾下,正是因为蜀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从未主动挑起过战争。

而诸葛亮频繁进军中原的行为,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实现刘备的宏图伟业,但对于两川地区的民众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因此,李邈与诸葛亮在观点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尽管此时的政治权力仍牢牢掌控在诸葛亮手中,他仍然坚持“深追先帝遗诏”,日夜梦想着复兴汉室,前后共进行了六次北伐,每次都意味着两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

最后,在第六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面对宿敌司马懿时,由于天意弄人,上方谷之战使其幸运地逃脱。

诸葛亮因此怒火攻心,病情迅速恶化。在五丈原对峙期间,诸葛亮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恶化,最终在祈祷星辰失败后“秋风星落五丈原”。

诸葛亮去世初期,众人因畏惧诸葛亮的威严而不敢公开举行葬礼,直至大军撤回成都后方才着手操办丧事,此时的蜀国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举国上下无不感到悲痛万分。

唯独李邈,由于与诸葛亮多年来积累的矛盾而感到欣喜若狂,甚至放声大笑,高呼苍天有眼。

李邈被诛杀

在诸葛亮逝世之后不久,朝廷中便有人提出应当为其修建庙宇来铭记他的丰功伟绩,而蜀汉皇帝刘禅却对此表示拒绝。

在此期间,身为朝廷重臣的李邈察觉到一丝异样气息,他深感蜀汉皇帝刘禅对于诸葛亮的不满情绪已经积压许久,如今诸葛亮已然离世,刘禅必定会对诸葛亮展开清算。

因此,李邈向刘禅呈递了一篇名为《丞相亮卒上疏》的奏折,在这份奏折中,他将诸葛亮与西汉时期的两位权臣吕禄以及霍禹相提并论,详细列举了诸葛亮执政期间的独断专行及诸多不足之处,并认为诸葛亮的去世实属大快人心之事。

当刘禅阅读完李邈的奏折后,立即下令将李邈投入狱中,随后又将其处斩。

是非对错谁有能说的明白呢?

众所周知,世间万事皆有其两面性,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美好或绝对的丑陋。

对待同一件事物,人们的观察视角和评断标准迥然各异,得出的结果自然难以尽如人意。李邈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而诸葛亮的决策亦有其深远的考虑。

蜀国原本便处于边陲之地,加之荆州战略要地的丧失,使得其在寻求自我保护方面尚能勉力为之,而欲图谋中原则几乎成为空想。

倘若等待蜀国自身逐渐壮大之后再行北伐,那无疑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罢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魏国更不会给蜀国独自强大的机会。

从这一层面来看,李邈的观点确实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无论战争的性质是正义抑或是非正义,承受苦难的终究是蜀汉的广大民众。

身为出身贫寒的李邈,深知其中的艰辛困苦,因此他坚决反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上书劝阻并在后期对诸葛亮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那么,诸葛亮的北伐是否存在过错呢?其实也不尽然。

曹魏对蜀汉、东吴的战略方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发展”,曹魏占据了天下九州中的大部分,而蜀汉与东吴仅拥有一两州之地。如果双方选择和平共处,差距将会日益扩大。

蜀汉凭借着山川之险、东吴依靠着长江天堑,曹操、曹丕等历代君主均曾在此遭受挫败。

而如果坚持用兵南下,最终受损的将是曹魏,如果选择和平发展,曹魏的综合实力必将逐步超越两国,届时无需交战即可令对方臣服。

诸葛亮深知曹魏的野心,因此他选择了北伐,实际上,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恢复汉朝的统治地位,而是为了减缓曹魏的发展步伐,从而延长蜀汉的国运。

蜀国采取孤注一掷的策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尽管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得多。

遗憾的是,在大势所趋以及实力悬殊的背景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即使诸葛亮具备扭转乾坤的神技,却仍然无法抵挡天命所归,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总体方向。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或许忽视了百姓的生活状况,但若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他的行为无疑是正确的。

李邈对诸葛亮的愤怒指责并无不当之处,对于儒家学者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他们的崇高理想,让人民安居乐业、使朝廷更为强大,这便是他们的信仰所在。

正如古诗中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亦各异,是非曲直,究竟何人能够说得清楚明白呢?

结语

尽管无法获知刘禅内心的真实意图,但面对李藐的胡言乱语,这位统治者并未有丝毫迟疑地将其处决。

显然,在益州这块土地上,刘氏王朝早已根深蒂固,无需再对本地势力进行安抚。

李藐因口无遮拦而丧命,死后声名亦远逊于诸葛亮,各位是否认同李藐言论中的合理性呢

0 阅读:376
杨司马说历史

杨司马说历史

每天解说不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