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瑞环给天津市委送去一遗嘱:我身后所有财产资助贫困学生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11-10 11:47:10

1998年的一天,曾长期在天津市政府工作,此时已经退居二线的天津市政府顾问方放郑重地交给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一个信封,并告诉他:“里面是李瑞环同志的遗嘱。”

其实张立昌和方放一样,在最初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都十分疑惑:1934年生的李瑞环同志当年才64岁,身体也很好,为什么要立遗嘱?毕竟在中国一般人对“立遗嘱”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忌讳的。

和李瑞环共事多年,既是老下属,又是老朋友的方放在得知他要立遗嘱的时候当面就问他:“你才60多岁,身体又非常好,这么着急立遗嘱干什么?”

李瑞环解释说:“不少人的遗嘱都是在弥留之际立的,很难真实体现本人的意愿。我现在头脑清醒,天津熟悉我的人也都在位,正好把我的心愿告诉他们,如实记录在案。”

张立昌打开信封,见上面写的是:“我对天津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孩子们都不继承,全家商量好了,统统变成现金资助天津贫困学生。”

1988年视察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

其实,李瑞环帮助天津贫困学生的“秘密行动”已经持续两年了,早在1996年他就拿出了5万元稿费交给天津市委教卫工委,拜托他们资助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贫困学生。

这笔钱很快就发放下去了,一共资助了12位来自甘肃、湖南等省份家境贫寒的学子。

但他在捐款的时候特别嘱咐,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当教卫工委的同志向他反映“学校方面也想知道捐资的好心人到底是谁”的时候,他言简意赅地说:“一定要严守秘密,若实在推不过去,就说是‘一位老共产党员’。”

后来他解释说,那时候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身为党员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事情,影响很坏,我用“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共产党员绝大多数还是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和好事的。

在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李瑞环一共捐了53万多元,资助了天津19所大学的148名大学生,2004年,他把自己的稿费和其他天津知交好友捐的钱一共凑了600万元,委托方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

1994年在新疆考察水利工程

到了2009年时,因为受助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助学资金的标准也从2600元/人/年提高到了3000元/人/年,最初的基金不够用了。

当方放告诉李瑞环,现在每年光发出去的助学金就有50多万元,现有资金恐怕用不了几年的时候,李瑞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放心,资金的问题自己会妥善解决。

李瑞环并没有多少积蓄,但业余时间会写写书法的他和著名画家吴冠中是多年好友,当年吴冠中曾经送给他一幅力作《北国风光》,该画作笔力雄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上品。

那是在1979年兴建首都机场时,包括吴冠中在内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作组承担了为机场绘制内部壁画及装饰画的任务。

而当时李瑞环同志领导机场建设工程,他曾经多次和参加重大项目的画家们座谈,对画家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宝贵建议,他的高度专业的工作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态度让众人十分敬佩。

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局部

当时,由袁运生绘制的机场巨幅壁画《泼水节》因为出现了女性人体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换掉或者“起码穿上短裤”,但关键时刻李瑞环支持了袁运生,最终使画作顺利揭幕。

工程结束时,绘画小组决定将吴冠中的《北国风光》画稿以集体的名义赠给李瑞环同志作为纪念,此时这幅画在他家里已经珍藏了30多年。

简单考虑之后,李瑞环让儿子拜访了吴冠中,向吴老透露了自己想把这幅画拍卖掉,用拍卖款助学的事情。

吴冠中的画作珍贵到什么程度呢?2005年11月,他的一幅画《鹦鹉天堂》在北京保利首届拍卖会上拍出了2750万元,而吴老却坦言对这幅画并不满意,因为“内心流露得不够”。

2011年,他画于1988年的作品《秋瑾故居》亮相保利秋拍,整幅画的结构非常简单:一扇黑漆漆的大门,白墙黑瓦,后面几根细线算是电线,上面还有几个黑点算是燕子。就这么一幅画,居然拍出了7475万元的天价。

《秋瑾故居》

而吴冠中对《北国风光》的画稿是怎么评价的呢:“画稿并不小,并且是尽了全力的,所以其实不再是‘稿’,已体现了巨幅作品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他对画作是十分满意的。

在得知李瑞环的打算后,吴冠中欣然同意,表示完全支持李瑞环同志的善举。

2009年10月《北国风光》经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成功,起拍价1200万元,最后被拍出3024万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助学基金会。

此时,李瑞环已经先后为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业捐出了3600多万元款项,这笔钱的金额不少,为此他自己也怕引起误会,所以嘱咐经办人员在捐款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资金的来源。

为什么李瑞环对资助贫困学生有如此深厚的情结呢?这要从他年轻时的经历说起。

《北国风光》画稿

出生在天津宝坻农村的李瑞环从小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地里拉犁,帮忙割麦子,赶大车,还织过布。

旧社会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可以去学堂念书,可李家连吃饭的钱都凑不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供他读书,所以他从小就失学了。

有一件小时候的事情让他几十年后还是记忆犹新:那是一年除夕,母亲交代李瑞环,让他挑两捆楂子去城里卖,然后拿卖的钱买几根棒槌馃子(油条)回家包饺子过年。

拿油条包饺子是当年天津卫的一种传统吃法:先把油条切成块,然后磨碎了,再把切碎的面筋、豆芽、白菜拌在一起,加点芝麻酱,香油做饺子馅,味道喷香可口。

所谓的“楂子”,就是高粱、玉米把秸秆割掉以后剩在地里的部分,在耕地之前先要把楂子刨出来才能播种,这种楂子可以当柴烧,也能卖钱,而谷子、麦子的楂子小不耐烧,所以没人去拾。

运楂子

每年春天播种之前,一般都是孩子们背着筐,拿着木榔头,到地里抡起榔头反复地打,把根上面沾的土都打干净,然后一捆捆地装筐里挑回家。

只不过留在地里的楂子刚刨出来的时候又湿又粘,非常难打,属实是个体力活,这活性价比很低,大人是不会去干的,一般都是那个年纪的李瑞环这样的小孩子“承包”了。

李瑞环兴冲冲背起两捆楂子,走十几里地到了县城,拿楂子卖了钱,结果回来的路上却看到有个老头在摆摊卖连环画书。

李瑞环到他的书摊上翻书,看到有一套叫做《巧合奇缘》的书,觉得很有意思,问了老头价钱,觉得不贵,就把卖楂子的钱买了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至于买油条的事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到了家里,李母一问儿子油条在哪,李瑞环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拿钱买了书,这可把李母气坏了:过年没有油条怎么包饺子,这个不听话的娃是要把老母亲气死啊?

修建人民大会堂时期的李瑞环和工友在一起

她一见门边倚着笤帚,顺手操起笤帚就打,李瑞环则光着脚往外跑,那时可是腊月三十晚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李瑞环光着脚踩在地上,冻得瑟瑟发抖。

这一幕被隔壁屋的大婶看到了,她心疼李瑞环,赶快把孩子拉到自己家里,用被子给他暖脚,还对李母说:“油条我家有,分你两根好了,把孩子冻坏了可怎么办?”

李母此时也很后悔,她拉着李瑞环的手流泪说:“妈妈知道你喜欢书,喜欢书是好事,可是咱们家哪有钱给你买书呀?”

童年时的艰苦岁月在李瑞环小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新中国成立以后,17岁的他到北京给人打工谋生,一开始就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来做木工,但一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

但李瑞环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他在打工的间隙一直不断自学,不仅学到了相当于高中水平的数学、物理,还看了各种理论著作、哲学著作。到后来,他甚至能够基本背诵60多万字的《简明哲学词典》。

学习不辍

通过自学,他在1958年考上了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当时和他一起考学校的小伙伴很多,但最后考上的却寥寥无几。

论李瑞环的起点可谓不高,但他一直坚持毕生学习,毕生进步,就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李瑞环取得了后来普通人所不能及的成就。

而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瑞环之所以致力于资助贫困学生,就是为了让更多有志向却和他一样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能够安心学习,不错失成长的机会。

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李瑞环将个人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教育事业的决定,恰恰反映了老一辈领导人风光霁月,小我无私的卓越品格。

0 阅读:0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