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时期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认的正统女皇帝。也就是说,除了武则天之外,历史上也有那么几个不被承认的女帝。
北宋时期的刘娥便是其中之一,后世评价她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吕武”指的是历史上的吕雉跟武则天,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一个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女帝,后世人将刘娥与此二人并提,可见刘娥的分量。
然而这个与“吕武”相提并论的刘娥,早年却出身低微,甚至还是被一个工匠给抛弃的歌女!
刘娥祖籍太原,祖父是五代十国的将军,父亲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
本该是大家闺秀的刘娥,刚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便一直寄养在母亲的娘家。
刘娥寄人篱下,自幼歌声婉转动听,便成为了一位歌女。十几岁的时候,刘娥嫁给了蜀地一个名叫龚美的工匠。
龚美带她离开了蜀地,来到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谋生。
龚美跟刘娥,像极了现代的小年轻,结婚之后两人一同前往大都市谋生。然而原本志得意满的龚美,却并没有在京师为刘娥打下一片天地。
京师可不是好混的,来到京师的龚美由于生计艰难,便有了卖妻的想法。
这对小夫妻都没有想到,多年以后刘娥竟能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当时宋太宗第三子赵恒看上了刘娥,并将刘娥给带入王府。原本生计都艰难的刘娥,一跃成为了当朝皇子的女人,这仅是刘娥一飞冲天的开始。
赵恒的乳母不喜欢刘娥,于是就将此事告知宋太宗。
宋太宗听闻堂堂皇子竟整日跟一个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勃然大怒,非但让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还为赵恒赐婚,新娘是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
赵恒不敢忤逆父皇,把刘娥藏在了指挥使张耆家中,张耆知道赵恒跟刘娥的关系,为了避嫌,甚至不敢回家居住,而是在外面另选了一处宅子安身。
宋太宗驾崩后,赵恒承继大统,他就是宋朝历史上的宋真宗。即位不久,刘娥就被赵恒接入皇宫。然而此时的后宫,已经有了皇后以及众多嫔妃,刘娥反而没有名分。
直到七年后,刘娥才被封为四品美人。
刘娥自幼就是个孤儿,这在王公贵族看来,就是一个来历不明的民间野丫头,能被赵恒看上接入皇宫,已经是她祖上冒青烟了,何谈名分?
因此在皇后去世后,赵恒有意立刘娥为后,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这是大臣们反对的理由。宋真宗即便不悦,也没能办成此事。
数年后,刘娥的侍女李氏为宋真宗生下一子,此子还在襁褓中时,刘娥就将真宗的这个皇子取为己子,并且让杨淑妃代为养育,这便是日后的宋仁宗。
又两年,宋真宗终于得偿所愿,册封刘娥为皇后。
刘娥当上皇后,不仅将后宫之事处理的很是妥当,还时常陪伴宋真宗处理国事、政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宋真宗病重之际,朝政多由刘娥决断,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
刘娥掌权期间,终结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存在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以东汉贤后马邓为榜样,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然而刘娥虽治国有方,却也眷恋权位。
为了自己的权势,刘娥长期隐瞒宋仁宗的身世,并且让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为真宗守灵,以隔绝仁宗母子,直到刘娥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
影视剧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情节,便是取之于这段历史。
刘娥的晚年亦有野心,她曾询问朝臣,“唐朝时期的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充分的证明,刘娥是在暗示朝堂大臣。
朝臣怎能听不懂刘娥话中的含义,当即回道:“唐之罪人,差点断送了大唐江山”。刘娥闻言,只能沉默不语。
刘娥的心腹大臣,曾暗示刘娥效仿武则天称帝。刘娥就此事询问朝臣们的看法,众臣皆不敢言,唯刚直的鲁宗道说:这样做,又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处?
没能得到群臣的拥戴,刘娥便将劝进的奏折撕碎,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要说刘娥没有称帝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否则也不会询问朝臣们的看法。只是她终归没有迈出那一步,可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后世才评价她说:“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吧。
虽然没能称帝,刘娥却在宋朝太庙行祭祀大典时,身着皇帝服饰,朝臣多有反对,却仍然改变不了刘娥的决定。
从史书中刘娥晚年的诸多举动来看,最起码她是有意称帝的。一直到去世之时,刘娥仍然身穿天子服饰。
刘娥刚刚去世,宋仁宗便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悲痛欲绝之际,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然而当他看到生母李宸妃被以厚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之时,瞬间明白那些说刘娥坏话的都不能信。
于是,宋仁宗率领群臣将刘娥下葬,陪葬宋真宗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去世,宋仁宗身世真相大白的事情,在当时轰动朝野;也是因为刘娥的权势,宋仁宗的生母去世时,都没能与儿子相认。
可即便是这样,宋仁宗也没有追究刘娥,并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即刘娥)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