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讲论清朝灭亡前的那段历史时,由湖北新军发动的武昌起义,往往被视为压倒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在武昌起义之前数月,四川曾爆发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而这场运动才是真正终结帝国的最后“稻草”。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根导致帝国崩塌的“稻草”,却是由300万两白银的亏空引发的。
01由股灾引发的亏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慈禧太后终于意识到改革的急迫性,为此她尚在西安避难期间便宣布实施“新政”,内容涉及政体、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各个方面,而大规模修建铁路也包括在其中。其实,早在1876年,中国境内便已经建成首条铁路-吴淞铁路,但此后多年修路运动进展极其缓慢,直到“新政”措施颁布后,才真正迎来大发展期。
慈禧太后旧照
不过,修建铁路的成本高昂,而历经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场惨败,欠下十几亿两白银外债的清政府,根本没钱投资铁路建设,而破解之道无外乎举外债、向民间集资两种途径。不过,在历经多次挫辱、举国痛恨洋人的大背景下,向列强借债建铁路虽然很划算,但会背负“卖国”的骂名。因此,在权衡再三后,清廷决定走“官督商办”之路。
由于投资铁路建设的回报丰厚,因此短短数年间,包括湘、粤、川等省份在内,各地掀起商办铁路运动的高潮。仅以四川而论,1903年成立的半国企性质公司-川汉铁路公司,取得川汉铁路的修建权,并为此募款1400万两白银。不过,由于川汉铁路公司技术落后、管理混乱,在耗时7年、花费700万两白银后,最终只完成湖北宜昌到四川万县之间30里长的一段铁路,效率之低下令人瞠目。
川汉铁路公司股票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就在修路期间,担任川汉铁路总公司总收支及上海办事处保款委员的施典章,出于投机的目的,伙同公司高层挪用350万两白银的集资款,用以购买在沪上市、不断高涨的橡胶股票。就在施典章等人大做名利双收的美梦时,上海股市在1910年7月突然崩盘,在极短时间里,便导致铁路公司被挪用的300万两银子的投资款灰飞烟灭。
02保路运动的真相
商办铁路计划耗时多年、所费不赀,非但没有建成一条铁路,并且还暴露出严重的管理问题,清政府忍无可忍,于是由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出面,在1910年推出“铁路国有”计划,即由国家出面来修路,至于修路费用和专业人才,需要由外国引进。为此,盛宣怀跟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签订约6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并积极招聘外国工程师,准备举外债来修路。
盛宣怀旧照
平心而论,盛宣怀推出“铁路国有”计划立足于当时的国情,是在权衡利弊得失后不得已采取的补救措施,为了加快铁路建设,这无疑是当时最佳方案。但是,在民族主义空前高涨、革命运动风云激荡的晚清,“铁路国有”计划无疑属于“政治不正确”,有向洋人出卖国家路权的嫌疑,从而给某些人提供攻击口实。
盛宣怀既然打定主意要由国家来出面修路,那么该如何处理原来的民间集资?他的应对之策是“原价赎买”,既由国家按原价买回股东手中的铁路股票。由于广东、湖南等省份的股东人数较少,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上层乡绅阶层,深知跟朝廷对抗没有好果子吃,加之“原价赎买”政策对自己并无损失,因此并未提出异议。但是,四川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晚清时期的成都民众
首先,四川绝大部分铁路集资款并非来自上层乡绅,而是通过全民加税的形式收上来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包括农民、小商贩等在内的四川全体纳税人都是川汉铁路公司的股东,要想实施“原价赎买”政策,动员力度之大、之难可想而知。更何况,川汉铁路公司还留下300万两白银的亏空,这笔钱该有谁来拿,同样也是个大难题。
在盛宣怀看来,300万两白银的亏空要由铁路公司高层来承担,朝廷没有义务为他们“擦屁股”,但后者却坚持要由朝廷兜底。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盛宣怀提出折中方案,即由朝廷给股东一律换发国家铁路股票,但原集资款概不退还。对于该方案,铁路公司高层当然不能接受,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亏空300万两白银集资款的真相便会曝光,愤怒的川人肯定会把他们撕成碎片。
保路运动形势图
为了活命,川汉铁路公司的高层干脆煽动不明真相的民众,喊出“拒借洋款,废约保路”的口号,以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并要挟朝廷为他们“擦屁股”。在这种情况下,四川“保路同志会”在1911年6月17日成立,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此爆发。历史就是这样吊诡,这批损公肥私的“蛀虫”一旦打出爱国主义的旗号,竟摇身变成为民请命的“英雄”。
03蝴蝶效应
后续的发展,想必熟读历史的朋友都清楚。“保路运动”爆发后,清廷委任驻藏大臣赵尔丰为四川总督,坐镇成都以平息事态,但不久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数十名和平请愿的群众被总督的侍卫开枪打死。血案发生后,官民之间谈判的通道彻底被堵死,各地“保路同志军”闻风举事,旬月之间便攻占全省大半州县,连首府成都也陷入包围当中。
武昌起义油画
面对危局,清廷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急调鄂、湘等6省援军赴四川镇压,其中尤以湖广总督端方统帅的湖北新军最为精锐。但令清廷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端方等人弹压四川乱局之际,防务空虚的武汉被革命军夺取,辛亥革命由此爆发。而为了扑灭革命,清廷不得已起用袁世凯做总理,而后者正是终结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掘墓人”。
04砖家点评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清廷能预见到300万两白银的亏空会成为压倒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即使这个数字再扩大100倍,恐怕它也会心甘情愿地填补上。毕竟,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江山丢了却再难挽回。可惜历史不能假设,立国近300年的大清王朝因为区区300万两白银,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宜万铁路
说句题外话。川汉铁路的建设历经清朝、民国、共和国3个时期,虽然时间已过去百余年时间,但至今依然未能建成,只有从清末便开始建设的湖北宜昌到重庆万州的铁路最终竣工,但直到2012年才正式开通。说句不中听的话,当年四川人拼死保卫的,竟然是一条耗时百余年都没有画完的“大饼”路权。
参考书目
谢青、吴红颖等:《四川保路运动史料书影汇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
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1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小雷
第一次知道保路运动真相[笑着哭]
吉吉 回复 03-03 19:21
所以历史往往比小说有意思。。。
成住坏空 回复 03-03 11:20
这种谣言你还信
撒旦说白种人你们大胆去干上帝会原谅你们的
满清运气好,退位还有优待,崇祯要是有三百万两,也不至被逼到去上吊!
用户16xxx17 回复 03-06 13:13
明粉就是这么喜欢强词夺理,但凡翻翻上下文,也可以看到你们有多自相矛盾
相逢 回复 03-23 12:04
那是牺牲自己权力换来的利益,是一种妥协
用户33xxx33
宜万铁路1400万哪里够!当时的人都低估它的难度!100年才修成,以前从汉口到重庆要绕道陕西宝鸡,然后过成都,再到重庆!宜万铁路放在私人企业还是修不成,成本太高,一路上桥梁隧道不计其数,占总长70%以上!
用户33xxx33 回复 03-06 18:34
1979年前真的走宝成线,还真先到成都!
用户33xxx33 回复 03-06 18:33
搞错了,不过也要过陕西,也绕了很远!
天哥
300万两,对于和珅和大人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惟天有汉
慈禧虽然宣布了全面改革的宣告,但是她明显驾驭不了这次的改革
秋水长天2021
只是一个导火索,但不是致命因素
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回复 02-27 18:51
辛亥革命的时候预备立宪还有七八年,等嘛,到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了,日本刚好借口灭了中国
小小一虫子 回复 02-28 14:05
只要不走君主立宪制迟早是个死
用户88xxx37
只能说清已经千疮百孔,这只是最后那根稻草罢了
拉稀登的球迷都是nc
满清也能叫帝国????他配帝国这个称号???[得瑟]
草上飞
不知道真假?晕了
分分钟就需要你
这文章,真有可能是真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以前只知道宝路运动,第一次知道什么原因[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5544223
就是拿去炒股票把钱亏了的,后面剩的钱又给熊克武买了军火,在四川打的稀里哗啦
你若自在清风自来
她亡于 新军袁世凯的叛变
雨中漫步
那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云飞扬
资本家的钱莫抢
红楼梦已完 回复 03-01 21:32
还真的不是资本家的钱。四川的都是普通劳苦大众抱着发财梦买的股权,结果碰上盛怀宣这个大贪,想用空头支票换他们的真金白银,四川人什么性格,当然不干啦。
大老虎
区区三百万,区区三百万。少了那三百万会被连锁杠杆放大到三千万,五千万。
浮云
如果你欠了几笔贷款,信用卡,最后出现一个逾期,那么全部都要逾期,资金链断了,哈哈哈,简单的公式
Aspiring_扈先生
那时候就有炒股了。现在还没普及
九月秋长
清末,民风淳朴,吏治腐败,农民只要有一口米饭吃,也不至于把头拴在裤腰带上,搞革命。
用户96xxx91
好文
自由永恒存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隋,民国
泽枫经济有道
满人最有才能的端方做了替死鬼,脑袋都割下来了。四川人好野蛮。
成住坏空
一本正经的拉着名人瞎几把扯[呲牙笑]
众志成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