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叫来徐达,直截了当地说:“徐兄,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你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青史如烟啊 2025-04-03 10:59:59

朱元璋叫来徐达,直截了当地说:“徐兄,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你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自古以来君臣相互投和合的,一般都成了姻亲。你看我几个儿子,你看好那个,今天我让你做主,只见徐达高兴的说谢谢皇上。 向来以谨慎著称的徐达,又把球踢给了朱元璋:“陛下,皇子们个个才俊,还是由您来定夺吧。” 朱元璋请徐达入宫前,心里早已有了主意,他微微一笑:“朕的第四子气质不凡,我看就他吧。” 徐达立刻起身,跪倒在地,叩首拜谢。 于是,徐达的长女,就成了朱棣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仁孝文皇后。 徐达被朱元璋称为“万里长城”,他22岁加入朱元璋的红巾军,曾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又在平江剿灭张士诚,还曾挥师北上,驱逐元廷,常年镇守北平。 尽管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深谙伴君如伴虎的徐达见了朱元璋,总是竭尽谦卑。 朱元璋听说徐达棋艺高超,总是邀请他与自己对弈。 可徐达碍于君臣之礼,一直让着朱元璋。 有一回,朱元璋命令徐达不必拘束,拿出真正的棋艺。 一盘棋下完,徐达赢了,朱元璋面露沮丧之际,徐达说:“陛下请看”。 朱元璋一望棋盘,棋子的走势竟然成了“万岁”二字。 龙颜大悦的朱元璋,下令把莫愁湖赏给了徐达。 徐达不像其他开国功臣那样招摇撞市,以至于多年来一直没有宅邸。 朱元璋就想着把自己当吴王时住过的宅院赐给徐达,徐达诚惶诚恐,坚决不答应。 朱元璋的试探还没结束,他把徐达领来宅子喝酒,故意将徐达灌倒。 接着,又将徐达抬到殿内,给他蒙上被子入睡。 半夜徐达醒来,问旁边的奴仆:“此为何处?” 奴仆答:“旧内。” 徐达赶忙穿好衣服,整理衣冠,跪在台阶上朝北面磕了三个头,这才离开。 朱元璋听说,喜出望外,对徐达的信任又加深了一步,专门给徐达建了一座豪华庭院,并将整条街改名为:大功。 朱元璋与他结为姻亲,一方面是他对徐达的绝对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想巩固朱、徐两家的关系,让徐达更努力地为大明卖命。 朱元璋也不是乱点鸳鸯谱,徐达的长女出落得亭亭玉立,学识和修养也非常人能及。 徐氏幼时过目不忘,总能读懂大人心思,徐达就和妻子商量着给女儿请个老师。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徐氏可谓鹤立鸡群。 她的记忆能力非比寻常,往往是一览成诵,连老师都感到诧异。 每当读到发人深省的故事,徐氏都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而后想法效仿古代先贤。 徐氏的才能在明廷里人尽皆知,大家都称之为“女诸生”。 马皇后对徐氏也很是喜爱,在她12岁那年,就进宫聆听马皇后的圣训。 朱棣经常去马皇后那里看望,这一来二去就与徐氏互生情愫。 两人的浓情蜜意被马皇后看在眼里,她索性直接和朱元璋说,想收徐氏当自己的儿媳妇。 这才有了开头,朱元璋召徐达觐见的那一幕。 洪武九年正月,徐氏正式成为燕王妃。 当时的朱棣还没有就藩,徐氏白天去陪伴马皇后,晚上回来侍奉朱棣。 朱棣对徐氏的表现非常满意,将万千宠爱都集在了她一人身上。 朱棣每晚都与徐氏共度良宵,以至于朱棣的九个孩子中,有七人是徐氏所生。 徐氏在世时,朱棣并未与其他妃子有过一男半女。 不论朱棣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徐氏都在尽心竭力地扮演着好妻子的角色。 不论朱棣做什么决策,徐氏都是义无反顾的支持。 就藩北平后,徐氏是燕王府的贤内助;靖难之役时,徐氏又成了朱棣的军师。 徐氏毕竟是徐达的女儿,将门虎女,在起兵之前徐氏曾参与了靖难军的路线制定,辎重运输等多项重大决策。 当朱棣率军围攻大宁时,李景隆趁机向北平发动突袭,徐氏担任起了北平总指挥。 她与儿子朱高炽和众多守城官兵有条不紊地梳理好各项事务,还动员城中将领及士兵、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战,每人发给一副盔甲。 大战当日,徐氏亲临城上,在她的鼓舞下,城中妇女披甲上阵,抛石块、掷瓦砾,与李景隆大军展开殊死战斗,支撑到朱棣顺利回师。 如果不是徐氏的沉着冷静,朱棣的靖难之役刚开始打,他就丢了大本营。 朱棣对徐氏赞不绝口,他说:“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

0 阅读:50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