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这个名字,跟胶东这个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27军,是许世友一手从胶东地区带出来的部队。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许世友都是优秀的将领,27军都是优秀的部队。
这也属正常,正所谓“兵熊是熊一个,将熊是熊一窝”,强将和强军是紧紧连在一块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许世友27军麾下3个师的师长,在55年都是什么军衔呢?
27军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战前的胶东游击队。1935年,红军胶东游击队成立,这是一支专门在胶东地区抗日的武装力量。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胶东游击队被改编为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又改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5支队。1940年,改编为山东纵队第5旅。
1943年,又跟胶东军区合并,成为一体。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前后,胶东军区部队,被整编为山东军区第5师。1947年,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下辖第25、26、27师。1949年,纵队改称27军,下有3个师,原25师改79师,原26师改80师,原27师改81师。
他们的师长分别是,79师师长肖镜海,80师师长张铚秀,81师师长孙端夫。
肖镜海是山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入党。他参加革命的时间虽然晚,却在战争中表现出战斗英雄般的英勇果敢,因此迅速从普通士兵,一路升至副营长、军区参谋长、军分区副司令。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作为79师师长的肖镜海,率部镇压敌人徒劳的抵抗,瓦解敌人困兽般的攻势,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1955年,肖镜海被授予大校,不过在6年后升为少将,曾在兰州军区担任副司令。2004年,他因病逝世,享年88岁。
张铚秀是江西永新人,井冈山就在这个地方。这位永新的井冈山老表,在13岁那年参加革命,18岁时加入红军,19岁入党。张铚秀是当之无愧的老革命,随红军主力经历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张铚秀部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中大放异彩。他部作为先头部队,顶着敌人猛烈的炮火,不断向前推进,张铚秀本人一直在最前线指挥作战。
建国后,张铚秀参加过援朝战争,1955年授少将。他在济南、昆明的军区担任副司令、司令,又在山东、云南地方政府工作过,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铚秀负责指挥西线部队,东线部队则由许世友指挥。西线部队本该由昆明军区司令杨得志指挥,奈何他身体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张铚秀活到2009年8月14日,亲眼见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和闭幕,享年95岁。可以说,他见证了腐朽落后的旧中国到强大繁荣的新中国。
孙端夫是河南人,是我们初期革命队伍中名副其实的高材生,19岁高中没毕业就考入了北大法学院。在“七七事变”前,他主要参加的是学生运动,跟红色革命没什么接触。他教过书,在军政两界混过一段时间。
抗战全面爆发后,短暂接触马列主义后,孙端夫幡然醒悟,在1937年12月入党。在革命战争中,他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既能带兵打胜仗,又能团结好干部群众治理地方。孙端夫因传达错命令,在济南战役中闹出了个大乌龙:9纵本是助攻任务,奈何在战斗命令传达时,孙端夫误将“助攻”说“主攻”,于是9纵跟兄弟部队一同攻下济南。
1955年孙端夫被授少将,在此之前他作为81师师长兼政委,参加援朝战争。孙端夫是许世友麾下3位虎将中最早去世的,于1974年6月8日因心脏病离世,终年63岁。
许世友与27军之间,还有一件有趣的事。1967年初,面对气焰嚣张的造反派,许世友悄悄离开南京,来到27军的驻地无锡。由此可见,许世友对作为一手从胶东带出来的老部队27军是多么信任。当时27军的军长,是八路军129师出身的开国少将尤太忠。
用户10xxx65
共和国功勋
海纳百川
越战东西线主将都是27出来的